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3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比較

1.3.1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

1. 工作的側重點不同

財務會計的側重點在于根據日常的業務記錄,登記賬簿,定期編制有關的財務報表,向企業外界具有經濟利害關系的團體、個人報告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其具體目標主要為企業外界服務,財務會計又可稱為“外部會計”。

管理會計的側重點在于針對企業經營管理遇到的特定問題進行分析研究,以便向企業內部各級管理人員提供預測決策和控制考核所需要的信息資料,其具體目標主要為企業內部管理服務,管理會計又可稱為“內部會計”。

2. 工作主體的層次不同

財務會計的工作主體往往只有一個層次,即主要以整個企業為工作主體,從而能夠適應財務會計所特別強調的完整反映監督整個經濟過程的要求,并且不能遺漏會計主體的任何會計要素。

管理會計的工作主體可分為多層次,它既可以是整個企業的主體,又可以將企業內部的局部區域或個別部門甚至某一管理環節作為工作的主體。

3. 作用時效不同

財務會計的作用時效主要在于反映過去,無論從強調客觀性原則,還是堅持歷史成本原則,都可以證明其反映的只能是過去實際已經發生的經濟業務。因此,財務會計實質上屬于“呆賬”的“報賬型會計”。

管理會計的作用時效不僅限于分析過去,而且還在于能動地利用財務會計的資料進行預測和規劃未來,同時控制現在,從而橫跨過去、現在、未來三個階段。管理會計將面向未來的作用時效擺在第一位,而分析過去是為了控制現在并更好地指導未來。因此,管理會計實質上屬于“活賬”的“經營型會計”。

4. 遵循的原則、標準不同

財務會計工作必須嚴格遵守《企業會計準則》和行業統一會計制度,以保證所提供的財務信息報表在時間上的一致性和空間上的可比性。

管理會計不受《企業會計準則》和行業統一會計制度的完全限制和嚴格約束,在工作中可靈活應用預測學、控制論、信息理論、決策原理等現代管理理論作為指導。

5. 信息的特征、載體不同

財務會計能定期地向與企業有利害關系的集團或個人提供較為全面的、系統的、連續的和綜合的財務信息。財務會計的信息載體是有統一格式的憑證系統、賬簿系統和報表系統,統一規定財務報告的種類。

管理會計所提供的信息往往是為滿足內部管理的特定要求而提供的有選擇的、部分的和不定期的管理信息。管理會計的信息載體大多為沒有統一格式的各種內部報告,而且對報告的種類也沒有統一規定。

6. 方法體系不同

財務會計的方法比較穩定,核算時往往只需要運用簡單的算術方法。

管理會計可選擇靈活多樣的方法對不同的問題進行分析處理,即使對相同的問題也可根據需要和可能而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處理,在信息過程中大量運用現代數學方法。

7. 工作程序不同

財務會計必須執行固定的會計循環程序,從制作憑證到登記賬簿,直至編報財務報告,都必須按規定的程序處理,不得隨意變更其工作內容或顛倒工作順序。同類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程序往往是大同小異的。

管理會計工作的程序性較差,沒有固定的工作程序可以遵循,有較大的回旋余地,企業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設計管理會計工作的流程。這樣會導致不同企業間管理會計工作的較大差異。

8. 體系的完善程度不同

財務會計就其體系的完善程度而言,已經達到了相對成熟和穩定的地步,形成了通用的會計規范和統一的會計模式,具有統一性和規范性。

管理會計體系尚不夠完整,正處于繼續發展和不斷完善的過程中,缺乏統一性和規范性。

9. 觀念和取向不同

財務會計將其著重點放在如何真實準確地反映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人、財、物要素在供、產、銷各個階段上的分布、使用及消耗情況上,十分重視定期報告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質量。

現代的管理會計不僅著重實施管理行為的結果,而且更為關注管理的過程。

10. 對會計人員素質的要求不同

鑒于管理會計的方法靈活多樣,又沒有固定的工作程序可以遵循,其體系缺乏統一性和規范性,所以在很大程度上管理會計的水平取決于會計人員素質的高低。同時,由于管理會計工作需要考慮的因素比較多,涉及的內容也比較復雜,這也要求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員必須具備較寬的知識面和果斷的應變能力,具有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財務會計工作則需要基礎知識比較扎實、操作能力強、工作細致的專門人才來承擔。

1.3.2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聯系

自20世紀50年代會計逐步形成了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大分支以來,人們一直認為財務會計是按照特定的會計準則或會計制度對企業的經濟業務活動進行核算和監督,即單純地提供信息和解釋信息,屬于報賬型會計;管理會計則是按照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靈活采用多種會計處理程序和方法,其不僅反映過去,而且要能動地利用歷史信息,來預測前景、參與決策、規劃未來、控制和評價一切經濟活動,屬于經營型會計,以至于“財務會計對外、管理會計對內”似乎成了“金科玉律”。但從根本上來說,會計系統是由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結合而成的,它是企業管理系統的核心子系統。尤其是在知識經濟條件下,隨著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及其在會計中的廣泛應用,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進一步融合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1. 二者在本質上都是一種管理活動

企業會計自產生以來就是為企業管理服務的。只是由于客觀條件及技術水平所限,企業會計的功能被局限于核算上。就本質而言,企業會計是一種管理活動會計,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通過收集、加工處理和利用經濟信息,對經濟活動進行組織、控制、調節和指導,促使人們權衡利弊、講求效果的一種管理活動。在這個過程中,財務會計側重于實際運行狀態的記錄和總結;管理會計則是利用經濟數據通過各種方法來幫助企業管理當局做出決策,側重于過程控制,運用預測、決策和預算編制等技術方法完成其設定的管理目標。但是作為企業會計的兩個分支,都是為企業管理服務的。

2. 二者都具有控制與考核的職能

財務會計的基本職能是核算與監督,財務會計的監督實質就是對企業實踐經營活動過程中的成本進行考核、檢查,主要是考核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與所制訂的目標、成本預算是否相符,如果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就要找出原因,并想出有效的辦法進行解決。管理會計主要是實現對企業經濟活動預算的控制、企業成本費用控制以及對企業人員進行考核評價。在這一點上,其與財務會計的監督職能本質上是一致的。從本質上來講,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都是對資源要素的交易和產權變動的確認、計量和控制。二者由于不同的分工,在會計方面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是財務會計的主要研究對象,而管理會計是對財務會計對象的再加工,是利用財務會計相關信息指導、控制、組織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管理會計是對財務會計的延伸和發展,二者在提高企業效益、維護相關利益者的權益方面始終保持一致。

3. 二者的基本信息來源一致

管理會計之所以能為企業內部管理者謀劃企業未來提供有效幫助,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可以從不同的方面取得很多相關資料,但其中最重要的資料還是會計核算資料,也就是財務會計通過固定的方法和程序記錄的賬簿和編制的報表。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雖是會計信息系統的兩個分支,但它們最基本的信息來源脫離不了那些直接反映生產經營活動的原始資料,也就是說,它們的基本信息來源是一致的。

4. 二者的會計最終目標相一致

管理會計是基于會計的發展和管理的需要,在原來主要為財務報告服務的財務會計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它是從傳統的單一的會計體系中分離出來的,甚至可以說是脫胎于傳統的財務會計。也正是在管理會計產生之后,會計管理的內容和方法才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發展。不管是財務會計還是管理會計,內部報告還是外部報告,它們的日常工作一般都是基于同一財務與會計基礎理論進行的,二者的理論基礎有其同源性。財務會計核算的目的在于通過提供信息來影響人們的決策及其行為;管理會計只不過運用了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術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及人的行為進行管理和控制。二者統一服務于現代企業會計的總體要求,共同為實現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目標和滿足外部各利益相關者的要求服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青县| 千阳县| 麻栗坡县| 鹤峰县| 东乡族自治县| 界首市| 平原县| 平和县| 铁岭市| 岳西县| 大兴区| 屏山县| 亳州市| 台南市| 谷城县| 伊宁市| 万安县| 信丰县| 万山特区| 霸州市| 焦作市| 安西县| 育儿| 团风县| 江孜县| 顺义区| 崇仁县| 合江县| 温泉县| 格尔木市| 黔江区| 大姚县| 黔东| 泗洪县| 睢宁县| 石城县| 绥中县| 丰镇市| 山西省| 红桥区| 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