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史·少年簡讀版·第9卷:遼金元
- 何孝榮
- 2710字
- 2020-07-02 10:18:09
遼太祖本紀
說到我們下面要介紹的人物,首先不得不介紹一下這個部落民族——契丹族。關于契丹族的來源,在契丹族內部流傳著一個美麗的故事。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位騎著白馬的神仙與一位乘著青牛的天女,他們分別順一條河流往下走,結果在一個叫木葉山的地方相遇了。于是那位神仙和天女就產生情愫,結為夫妻,他們就是契丹族認為的祖先。他們一共生下了八個兒子,就形成后來的契丹族的八個部落。這就是契丹族形成的傳說。當然這只是傳說,真實的契丹族是我國古代的游牧民族,它起源于我國的東北地區,生活生產上采取半農半牧的方式。契丹族在唐朝末年分為八個部落,后由迭剌部耶律氏族統一了整個契丹聯盟。統一后的契丹王稱為“可汗”,后期契丹可汗基本在耶律氏族中產生。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就是來源于這個神奇的部族。
奇異身軀
耶律阿保機是契丹族人。他姓耶律,叫阿保機,是遼國的第一代皇帝。據說,他的母親夢到太陽墜入她懷中,之后便懷上了他。等到他出生的時候,房間里充滿了神奇的光輝和奇異的香味。他剛出生,身體就像三歲的小孩子一樣,能爬著走。他的祖母簡獻皇后覺得十分神奇,于是就把他當作自己的孩子親自撫養,經常把他藏在別的帳幕中,在他的臉上涂抹色彩,不讓別人見到他的本來面目。等到出生后第三個月,他就能走路了,滿一周歲時就能開口說話,甚至他還知道一些還未發生的事,并自稱身旁好像有神人幫助。雖然他很年幼,但是一開口就必然會涉及國家大事。當時他的伯父執掌著國家大權,所以有什么疑難問題都會向他詢問。

據說耶律阿保機的母親夢到太陽墜入她懷中,之后便懷上了他。
當耶律阿保機長大成人后,身高達九尺(那時的一尺約為現在的三十厘米),他有著寬寬的額頭,尖尖的下巴,還有著一雙明亮的眼睛,拉動弓箭時臂力能達三百斤。放到現在,簡直就是個大力士??!
創建遼國
耶律阿保機生在貴族家庭,所以作為繼承者的他,必然很早就要替父親分憂。在耶律阿保機剛開始任達馬狘沙里(古契丹語,即侍衛親兵的首領)的時候,當時的小黃室韋不依附他們,耶律阿保機就使用計謀令他們歸降。之后又征討越兀、烏古、六奚、比沙狘各部,都戰勝了他們,由于他的功績,當時國家中的人稱他為阿主沙里(古契丹語,對父親和祖父的尊稱)。隨著年齡不斷地增長,耶律阿保機在軍中更是大放異彩,立下了卓越的功績。后來可汗就把耶律阿保機封為本部夷離堇(官名,契丹各部軍事首領),讓他專門負責征伐各部,他接連打敗和俘虜了很多的敵人。不久就因為戰功赫赫,受到部落所有將士的尊敬和愛戴,更深得“可汗”的信任。
公元906年,痕德堇可汗病逝,臨死之前任命阿保機為可汗。按照傳統的契丹族舊制,可汗之位原本是要任期三年之后再改選一次,但是耶律阿保機想要永久坐在帝位。所以在他任期到時仍不肯交出國家大權,底下的大臣都很愛戴他,當然希望他繼續做可汗,但是他的那些弟弟們持相反的態度。在阿保機當上可汗之前,他們就對“可汗”之位虎視眈眈,他們并不認可耶律阿保機的地位,所以他們仍然在暗中做著推翻阿保機的準備。終于有一次讓他們等到了機會,那是在阿保機征討完其他部落的時候,他的弟弟們在他返回的路上暗中埋伏,由于沒有任何防備,所以成功抓獲了阿保機。阿保機只好被迫辭去“可汗”之位,帶著他的部族的忠誠之士遷移到現在的灤河一帶,從此在這兒生根扎足。
耶律阿保機雖然失敗被逐,但是他并不氣餒,他深知自己要發展實力,才能和他那幾個弟弟抗衡。他致力于經濟的發展,大力發展農業和鹽鐵業,很快他的實力又恢復過來。而且最為重要的一點,他掌握著鹽鐵,這就相當于掌握了契丹的經濟命脈,為他以后統一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耶律阿保機的實力日漸壯大,他就把“東山再起”的計劃漸漸提上了日程。這時他的妻子也給他提了一個建議:讓他以提供鹽鐵為理由吸引他的弟弟們過來集會,然后趁機消滅他們。耶律阿保機同意了這個建議。于是他就召集七部酋長給他們說要開一個慶祝大會,幾個弟弟如約而至,然后在宴會上喝得酩酊大醉,耶律阿保機看到時機已到,就命令暗中埋伏的士兵一舉把他們都拿下了。耶律阿保機重新成了契丹族的“可汗”。阿保機順利統一了契丹八部。之后,耶律阿保機仿照中原地區的國家制度正式建立了契丹國,在公元916年登基稱帝,確定了皇位終身制。自此,契丹第一個皇位世襲制的國家正式建立。
機智過人
耶律阿保機不但強壯勇猛,而且機智過人,在戰場上善于運用計謀取勝。公元904年,耶律阿保機在征討黑車子室韋時,唐朝盧龍節度使劉仁恭發兵數萬,派遣他的養子趙霸來抵抗耶律阿保機的進攻。趙霸到達武州時,阿保機通過打探得知,他埋伏強兵在桃山下,便派遣室韋人牟里欺騙趙霸說,他是酋長所派來的,約定趙霸在平原上交戰。而耶律阿保機事先在約定地點埋下伏兵,等到趙霸到達約定地點后,四面的伏兵突然沖出,趙霸猝不及防,阿保機全殲了他的部隊,又順勢打敗了室韋。
耶律阿保機有一個弟弟名叫剌葛,時常幻想著自己能當上皇帝。他之前有過好幾次反叛行徑,都沒有成功,但依舊不死心。有一次,他率領他的部下到達乙室堇淀,放置象征天子才能用的旗鼓,準備自立為皇帝。這時恰逢弭姑乃、懷里楊謊稱皇帝的車馬馬上就要到了,他的部下聽后十分驚慌,掠奪當地的居民后,便向北方逃跑了,耶律阿保機就派人追擊。剌葛一邊逃跑,一邊派遣他的黨羽寅底石帶兵偷襲皇帝的行宮,見人就殺,并火燒行宮。等到耶律阿保機到了土河,聽到這個消息后,他卻并不驚慌。反而下令息養馬匹,休整士卒,好像并不將叛軍放在心上。他手底下的將領都十分著急,請求他火速追擊叛軍,但耶律阿保機卻說:“等到叛軍走遠了,他們就會懷戀家鄉的故土。既然懷戀家鄉十分急切,他們的軍心就會離散,這時我們再趁機追趕,打敗他們就是必然的了!”于是等到叛軍走遠的時候,阿保機才開始追擊剌葛。結果正如耶律阿保機所料想的那樣,敵軍思念故土,導致軍心渙散,追軍打敗了剌葛。這充分證明了耶律阿保機的高超謀略和卓越軍事才能。

耶律阿保機召集七部酋長開一個慶祝大會,在大會進行時阿保機命令暗中埋伏的士兵一舉把他們都拿下了。
耶律阿保機不僅擁有傳奇的出生,就連死亡也和常人不同。公元926年,耶律阿保機駐軍在扶余府,因為長年的征戰,疲勞過度,害了大病。這天夜里,病情開始加重,有人看見有大星隕落在皇帝行營帳前。等到第二十七日清晨,子城上又出現大約有一里那么長的黃龍,不斷在天空盤旋,光耀奪目,最后飛入皇帝的行宮。這時便有一股紫黑之氣遮蔽天空,過了一整天才散去。就在這一天,耶律阿保機死了,享年五十五歲。
讀史學成語
東山再起:指退隱后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后重新恢復地位。
例句:一個人只要不甘心失敗,總會有東山再起的時候。
猝不及防:形容事情來得突然,來不及防備。
例句:一場暴雨驟然降臨,令人猝不及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