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史·少年簡讀版·第1卷:史記
- 何孝榮
- 538字
- 2020-07-02 09:56:41
道路以目
周王朝傳到第十代國君周厲王姬胡的時候,就已經很衰落了,加上姬胡又是一個殘暴的君主,喜歡揮霍國家的財富,使得周朝面臨著崩潰的局面。
厲王為了繼續過花天酒地的生活,就決定增加對百姓的賦稅。可各種收稅的名目已經很多了,如何巧立名目多收稅呢?這可愁壞了厲王。這時候,一個叫榮夷公的大臣給厲王出了一個餿主意,讓他對一些國家的重要物品采用“專利”收稅。比如,如果有哪個人想到山上砍柴,就要收砍柴稅,要下河捕魚,就要收捕魚稅,反正所有的國有資源都要收稅。這項措施一出臺,百姓的負擔大大加重了。大自然是人的衣食父母,誰能離開大自然而生存呢,可厲王這樣做,百姓又怎么交得起這么多項目的賦稅呢?于是,老百姓紛紛反對厲王的這項舉措,不僅是百姓,連厲王周圍的一些大臣也出于對國家的擔憂而向厲王進諫,可厲王根本聽不進去,他繼續實行這項不得人心的措施。
于是,百姓的反對越來越激烈。厲王根本不理睬百姓的意見,可又害怕百姓聯合起來反對他,他就派了很多密探,去監視百姓們的一舉一動,看誰有不滿意的言論和舉動就把他抓起來。從此,人們只有把滿腹的牢騷都咽在了肚子里,誰也不敢說出來。熟人在路上見了,也只是互相使個眼色。后來,人們把這種情形稱為“道路以目”,用來形容嚴酷的政治環境下,人民的自由被極大地限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