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史·少年簡讀版·第1卷:史記
- 何孝榮
- 1116字
- 2020-07-02 09:56:41
智淹周昭王
周朝自成王姬誦后,又經歷了康王姬釗的統治。康王在位四十年間,周朝的政治清明,統治也比較鞏固,奴隸制經濟發展到了高峰,因此在歷史上留下了“成康之治”的美談。而到了康王的兒子昭王姬瑕時,周朝卻開始衰落了。
姬瑕自小長在深宮,每天養尊處優,根本不知道外面老百姓的生活情況。加上周圍的大臣對他也是百般奉承,沒人指出他有什么不對的地方,姬瑕就更加肆無忌憚地玩樂,根本不理朝政。他最喜歡的是養些奇花異草、珍禽異獸,有了這些,什么國家大事他都可以不聞不問。
有一天,楚國來了一個使者,他告訴姬瑕說,楚國得到了一只很珍貴的白雉,要獻給周王,可考慮到路途遙遠,白雉又難以飼養,擔心路上死掉,希望周王親自到楚國看一看。姬瑕一聽,心里特別高興。他心想,這樣既可以看到白雉,還可以到諸侯國擺擺周天子的架子,就爽快地答應了楚國國君的請求。
姬瑕南巡的消息傳出,各地的地方官員都想方設法地討好國君。這可害苦了沿途的老百姓。男人們被拉去給姬瑕駕車、挑擔、運送糧草,女人們則被拉去做飯、洗衣。百姓辛辛苦苦養的雞鴨也都被搶去供應姬瑕車隊了。
就這樣,姬瑕走了很多天,這天來到了一條大河邊。這河雖然不寬,但水流很急。姬瑕派人抓來幾個漁夫一問,才知道這就是漢水。要到楚國的國都丹陽,就非得過這條河不可。姬瑕就下令,把附近的漁夫全部抓來,來往擺渡了兩天才把南巡大軍渡了過去。
與此同時,楚國的君主卻宣布不再服從周天子的統治,他也稱王了,與周王平起平坐。原來讓姬瑕南巡是楚王的計策。他就是想騙姬瑕勞師動眾來到遙遠的楚地,然后趁機打敗姬瑕,取代周的位置。姬瑕聽說楚國反叛的消息,十分震驚,他就決定攻下楚國的都城,平定叛亂。于是周的軍隊就向楚國的都城發起了進攻,可是楚國早就有準備,打了幾仗,姬瑕都沒占到什么便宜,沒辦法,姬瑕只好拿老百姓出氣,他縱容他的軍隊從老百姓那搶劫了大批財物,就準備班師回朝。

姬瑕和他的軍隊都葬身在奔騰的水流中。
到了漢水邊,姬瑕的軍隊大吃一驚,原來河邊一條船也沒有。這下可壞了,沒有船怎么過河啊。姬瑕趕忙派士兵到附近的村莊搜索,可搜了半天也沒找到一條船。于是,姬瑕斷定是那里的村民成心和軍隊過不去,把船都藏起來了。他便命令附近十里八鄉的百姓為軍隊造船,要求三天內造出三十條船來,誰不服從命令就殺誰。
第三天的中午,三十位村民果然劃著三十條小船來了。周軍歸心似箭,就爭著跑上船去,還把搶的東西也拉上了船,船向河中央駛去。
哪知道,到了河中央的時候,船的下面竟然都漏了水。原來,村民恨透了姬瑕的軍隊,就有意地將船造成這樣。這樣一來,姬瑕和他的軍隊在河中央看著船漏水,沒有辦法,最終,這三十條船以及船上的姬瑕和他的軍隊都葬身在了奔騰的水流中。
這就是智淹昭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