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抖音運營:自媒體流量獲取與變現營銷技法
- 共響新商業研究院
- 2394字
- 2020-07-03 12:57:51
3.4 美食類內容:區域美食號+教程美食號
有人之處必有江湖,有江湖則必有美食達人,當下抖音風靡于日常生活,有非常多的美食都是通過抖音流傳開來的,在抖音的不斷推薦下,大批美食達人們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看盡世間美味,去一個又一個美味之地感受幸福。
抖音上的山珍海味原本并沒有那么誘人,但是加了各種魔性的濾鏡功能后,就看得讓人味蕾大開。這些充滿了色香味的、具有上千萬點擊和點贊的、區別于游戲舞蹈的美食類視頻,如今已經成為抖音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通常,餐飲市場大約只需要兩年就會重新洗牌。也就是說,人們現在看到的餐廳、飯店,可能過了兩年就換成別的門店了。
但是,不論線下的美食市場怎么變化,線上的美食達人們卻能牢牢地守住自己的“陣地”,可以活躍多年。這主要得益于美食自媒體的發展,不依靠在廚房內與油鹽醬醋打交道,只需做好各類美食的推薦,就可以穩坐“釣魚臺”。
美食推廣最早是從微博上興起的,開始比較常用的推薦方式是圖文推薦。通常是由美食達人寫一篇圖文并茂的長微博,在微博中介紹美味食物的特色,用文字來描述美食的吸引力。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圖文美食介紹已經輝煌不再,很多都已經被視頻類美食推薦所取代,而其中最火爆的當屬抖音。現如今,在抖音中搜索“美食”二字,會出現一大批美食大號。
抖音上的美食賬號主要分為以下兩大類。
1. 區域類美食號
區域類美食號在抖音上是很多美食類型的總稱,可以分為個人區域美食號和地區區域美食號,同時又可以按照賬號經營方式分為探店式美食號和網紅店打卡類美食號,這些類型有時互相交錯,因此可以統稱為區域類美食號。
個人區域美食號真人入鏡,通過吃某地的美食來宣傳個人賬號,這一方面體現了自己的美食達人身份,另一方面又可以將某個地區的美食推薦出去。
例如,抖音賬號“花吃成都”如圖3-17所示,這個賬號的視頻內容皆來源于主人公吃的成都美食。賬號中的主人公是一個女孩,她的每個視頻都在為粉絲介紹一種成都的美食,而且是邊吃邊講、反饋給粉絲,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這款美食的獨到之處。
“花吃成都”這個賬號是個人區域美食號中較成功的例子,經過長時間的運營,如今這個賬號已經收獲304.8萬個粉絲,獲贊數達到了2 130.9萬個,而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加。
“花吃成都”這個賬號除了屬于個人區域美食號以外,還屬于探店式美食賬號,因為每期視頻主人公都專門到店鋪中去品嘗美食。

圖3-17 “花吃成都”抖音賬號
2. 教程類美食號
教程類美食賬號也是抖音上較為火爆的一種類型,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普通類教程美食賬號,另一種是搞笑類教程美食賬號。
普通類教程美食賬號在抖音上線初期較為活躍,諸多賬號都規規矩矩地剪輯做視頻。這種通過視頻來教給用戶各種美味食物的做法,讓很多愛好下廚的用戶紛紛關注點贊。
例如,抖音賬號“懶人美食”如圖3-18所示,這個賬號的特色是每期視頻只用30秒的時間就能夠將一道美食的制作方法講解清楚,而且將制作步驟進行簡化處理。雖然制作過程有所簡化,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毫不遜色。
“懶人美食”正如其昵稱一樣,給很多不喜歡做飯甚至懶于做飯的網友帶來了福音,使他們不用費很大力氣就能吃到自己做的美食,同時也給不會做飯的人增加了成就感,激起很多用戶做飯的欲望。
“懶人美食”教授的做飯過程雖然中規中矩,但仍然讓人看過后十分喜愛,如今這個賬號坐擁189.3萬粉絲,成了大型美食賬號,獲贊數更是達到了506.7萬個。

圖3-18 “懶人美食”抖音賬號
搞笑類的美食教程賬號多以獨辟蹊徑的策略甚至稍顯“奇葩”的方式來博得用戶的眼球,還有的通過幽默的語言風格來展現制作美食的教程。
例如,抖音賬號“盤古教做菜”如圖3-19所示,這個賬號在簡介中介紹了自身的屬性,即一個愛做飯的非專業廚師。
這個賬號通過在野外用大鍋炒菜來彰顯獨特性,獲得了很多用戶的關注,粉絲數量已經高達138.9萬個,獲贊數高達725.5萬個。
除了在野外用大鍋做菜這個特色以外,“盤古教做菜”還具有其他特點,比如,在視頻教程中用夸張的行為和語言來為每一步加分。同時,其在食材選用上也極為夸張,常常會選擇用奇奇怪怪的東西來做菜。

圖3-19 “盤古教做菜”抖音賬號
“盤古教做菜”的運營者通過這樣滑稽搞笑的方式來做美食教程類視頻,是比較聰明的方法,畢竟如今美食號越來越細分,同質化競爭激烈。“盤古教做菜”的運營者能夠想到用“奇葩”的方式來獲得關注,難能可貴。
在運營一個美食類的抖音賬號時,可以參照以上兩種類型,同時也可以考慮其他類型,諸如山間美食、野外美食等。
另外,美食類抖音賬號在運營的時候要注意:美食達人不要只會吃,還要有頭腦。因為只會吃必然沒辦法在現在廝殺如此慘烈的美食類賬號戰場上存活。
例如,美食達人“阿牛”在選擇運營美食類賬號時做了詳細的調查。他認為,如今的美食賬號們,除了“辦公室小野”“野史小哥”及“李小柒”等幾個明確做出了差異性以外,其他美食賬號多數都停留在炫技階段。同時他還認為,很多自媒體要想從美食自媒體中沖出來,“人設”是至關重要的。
“阿牛”覺得,如今市面上流行的山野的、專業大廚的、路邊攤吃貨的、元氣美女吃播的賬號類型都已經有人在經營了,但是在魔術與美食結合這方面還有些空白點。
于是,“阿牛”開始構思文案,在修改了無數次之后,他想出了一個叫“魔鬼面”的美食視頻,但反響平平,視頻點擊量僅僅過千。隨后,“阿牛”又開始通宵鉆研腳本,把重點放在拍攝角度和后期特效這兩方面,終于制作出了他的第一個魔術類美食作品,并且點擊量破萬。
所謂的魔術類美食其實就是將食材嫻熟地灑在餐具里,用抖音特有的工具讓食材有飄落感,再通過剪輯省去了烹飪或者調制的過程,讓食材在下一秒就如同變戲法似的變成一道美食。
用戶們經常見到常規的美食做法,突然看到變戲法一樣的魔術美食,難免會產生興趣。魔術美食類視頻之所以會受歡迎,是因為這類內容不僅抓住了用戶們的獵奇心理,而且還體現了運營者的機智和敏銳。
美食類視頻是抖音運營中的一塊精美的“蛋糕”,運營者只有努力讓自己腦洞大開,才能夠吃得到這塊“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