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進行投資組合
- 左手趨勢投資,右手價值投資
- 康成福編著
- 1957字
- 2014-02-19 09:17:54
“那些賠錢的股票讓我注意到很重要的一點,即你沒有必要在所選擇的每一只個股上都賺錢。依照我個人的經驗,在我們所構造的資產組合中如果有60%的個股能夠賺錢,這就是一個令人非常滿意的資產組合了。”
將1 000美元投資于一只業績很差的股票,最壞的情況也就是損失1 000美元。而將1 000美元投資于一只行情不錯的股票,也許幾年之后投資者可以賺到10 000美元、15 000美元,甚至20 000美元。投資者只要挑選到少數幾只業績非常好的股票,就可以獲得一生的投資成功,他們從這幾只業績不錯的股票上賺到的錢會遠遠超過在那些比較差的股票上遭受的損失。
長期以來一直存在集中投資與分散投資兩種完全對立的投資組合管理觀點,林奇卻并不偏執于某一種組合模式:“尋找一種固定的組合模式不是投資的關鍵,投資的關鍵在于根據實際情況來分析某只股票的優勢在哪里。”
林奇認為,確定投資的前提是研究分析股票價格是否合理:“假設你做了正確的研究并且買了價格合理的股票,這樣你就已經在一定程度上使你的風險最小化了。”相反如果購買了一只價格高估的股票就是一件不幸的事。因為即使這個公司取得了很好的業績,投資者仍然難以從中賺錢。
林奇認為,應該盡可能集中投資優秀企業的好股票,而不能單純為了實現多元化投資的目標而選擇自己不了解的股票。投資者應該盡可能多地持有下列公司的股票:一是你對該公司有一定的了解;二是你通過研究發現這家公司擁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投資者應該根據自己的研究判斷來決定投資組合持有股票的種類和數量。
但林奇同時也認為,為了避免一些不可預見的風險發生,只投資于一只股票是不安全的,一個小的資產組合中應含有3~10只股票較為適宜,這樣既可以分散風險,又有可能產生更多收益。
(1)如果你希望尋求“10倍股”(ten bagger),那么你擁有的股票越多,在這些股票中出現“10倍股”的可能性就越大。
(2)擁有的股票越多,資產組合調整的彈性就越大,這是林奇投資策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些人認為,林奇的投資成功在于其只投資于增長型股票,其實林奇投資于增長型股票的資金從未超過基金資產的30%~40%,余下部分被分別地投資于其他類型的股票以分散風險。“盡管我擁有1 400只股票,但我的一半資產投資于100只股票,2/3投資于200只股票,1%的資金分散投資于500只定期調整的次優股。我一直在找尋各個領域的最有價值的股票,卻并不執著于某一類型的股票。”
(3)選擇中小型的成長股股票是林奇的投資策略之一。增長理所當然是一家公司首要的優勢,成長股股票在林奇的投資組合中占最大的比例,其中中小型的成長股更是林奇的偏愛。因為在林奇看來,中小型公司股價增值比大公司容易,一個投資組合里只要有一二家股票的收益率極高,即使其他的賠本,也不會影響整個投資組合的成績。不過,林奇在考察一家公司的成長性時,對單位增長的關注甚至超過了利潤增長,因為高利潤可能是由于物價的上漲,也可能是由于巧妙的買進造成的。林奇不斷追求的是實際單位銷售量的增長數目。他曾向投資者建議:“賺錢的最好方法便是將錢投入一家近幾年內一直都出現盈余,而且將不斷成長的小公司。”
(4)選擇業務簡簡單單的公司的股票是林奇的又一投資策略。一般的投資者喜歡競爭激烈的行業內有著出色管理的高科技業務公司的股票,例如寶潔公司、3M公司、德州儀器、道化學公司、摩托羅拉公司等。經過數十年的成功奮斗,它們已經形成了有效率的隊伍來利用機會、爭奪市場,并通過創制新產品來推動增長。毫無疑問,你真希望自祖輩起就持有這些公司的股票。但在林奇看來,作為投資者不需要固守任何美妙的東西,只需要一個以低價出售、經營業績尚可,而且股價回升時不至于分崩離析的公司就行。
(5)最恐怖的“餡餅”之一就是購買了一家振奮人心的公司的股票卻沒有獲利。以前,林奇曾看上這類公司,是因為他的消息來源(通常很可靠)低聲告訴他:“我有一家很好的公司,但規模太小,不適合基金投資,不過你可以考慮自己投資。”當然,伴隨著可靠資訊的,常常是一些動人的情報,但林奇無論是在阿爾漢市納礦業公司上,還是在美國太陽王等公司上都無一例外地賠了錢。
林奇認為,在選擇分散投資的對象時應考慮下列因素:
增長緩慢型股票是低風險、低收益的股票;大笨象型股票是低風險、中等收益的股票;如果你確信了資產的價值,資產富余型股票是低風險、高收益的股票;周期型股票取決于投資者對周期的預期準確程度,可能是低風險、高收益,也可能是高風險、低收益。同時,10倍收益率股票易于從快速增長型或轉型困境型股票中獲得,這兩種類型的股票都屬于既是高風險又是高收益類型的股票,越是有潛力增長的股票越有可能下跌。
林奇認為,在投資組合管理中,要不斷地復查自己的股票,同時仔細觀察股市動態,根據公司及股市的變化對股票進行適當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