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人體的奧秘與健康的秘密
- 求醫不如求己大全集(超值金版)
- 陽春白雪編著
- 5176字
- 2014-02-14 15:08:04
你了解你的身體嗎?
§§§第一節人體可分為10大系統
人體首先是一個精密的、有機的整體,各部分通力協作、密不可分。無論多微小的地方出現了差錯或疾病,都會引起全身的反應,正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研究者們根據人體內各組成部分生理功能的相對不同,常常把人體分為許多個系統。按照解剖學的學說,人體可以分為以下10個系統。
1.皮膚系統
由皮膚、毛發、指/趾甲、汗腺及皮脂腺所組成,覆蓋體表的器官。
2.呼吸系統
由呼吸道和肺兩部分組成。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氣管和支氣管。臨床上將鼻腔、咽、喉叫上呼吸道,氣管和支氣管叫下呼吸道;呼吸道的壁內有骨或軟骨支持以保證氣流的暢通。
肺主要由支氣管分支及其末端形成的肺泡共同構成,氣體進入肺泡內,在此與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內的血液進行氣體交換。
呼吸道吸入的氧氣,透過肺泡進入毛細血管,通過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各個器官組織,供給各器官氧化過程所需;各器官組織產生的代謝產物,如CO2,再經過血液循環運送到肺,然后經呼吸道呼出體外。
3.消化系統
消化系統由消化管和消化腺兩大部分組成。消化管是一條自口腔延至肛門的很長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十二指腸、腔腸、回腸)和大腸(盲腸、結腸、直腸)等部分。
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兩種。小消化腺散布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內,大消化腺有唾液腺(腮腺、下頜下腺、舌下腺)、肝和胰這三對,它們均借導管將分泌物排入消化管內。
4.運動系統
由骨、關節和骨骼肌組成,構成堅硬骨支架,賦予人體基本形態。
骨骼肌附著于骨,在神經系統支配下,以關節為支點產生運動。骨骼肌屬橫紋肌,接受神經支配,隨人的意志而收縮,又稱隨意肌。成人約有600多塊骨骼肌。
骨骼主要由骨組織構成,有一定形態及構造,外被骨膜,內容骨髓,含有豐富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經。成人有206塊骨,可分為顱骨、軀干骨和四肢骨。
骨骼與骨骼之間借纖維組織、軟骨或骨相連,稱為關節或骨連結。可分為纖維連結(纖維關節)、軟骨和骨性連結(軟骨關節)以及滑膜關節三大類,滑膜關節常簡稱關節。
5.神經系統
由腦、脊髓以及與之相連并遍布全身的周圍神經所組成。其中腦和脊髓被稱為中樞神經系統。
6.循環系統
又稱心血管系統,由心臟、血管及血液所組成,負責體內物質運輸功能。
7.內分泌系統
由身體不同部位和不同構造的內分泌腺和內分泌組織構成,其對機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和生殖活動等進行體液調節。
8.淋巴系統
由淋巴器官、各級淋巴管道和散落的淋巴組織構成,其中流動著無色透明的淋巴(液)。其主要功能在于協助靜脈運送體液回歸血循環,轉換脂肪和其他大分子,且參與免疫過程,是人體重要的防護屏障。
9.泌尿系統
由腎、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組成。
機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廢物(尿素、尿酸、無機鹽等)及過剩的水分,需要不斷地經血液循環送到排泄器官排出體外。排泄的渠道有二:一是經皮膚汗腺形成汗液排出,二是通過腎形成尿再經排尿管道排出。經過腎排出的廢物數量大、種類多,腎不僅是排泄器官,對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也有重要作用。
10.生殖系統
由內生殖器與外生殖器組成。其中男性生殖系統由生殖腺/睪丸、管道(附睪、輸精管、射精管)、附屬腺體(精囊、前列腺、尿道球腺)、陰囊、陰莖組成。
女性生殖系統由生殖腺/卵巢、輸送管道(輸卵管、子宮、陰道)、女陰(陰阜、大陰唇、小陰唇、陰道前庭、陰蒂、前庭球、前庭大腺)組成。具有繁衍之功能。
§§§第二節鮮為人知的人體數據
人體有許多的奧秘,從一組有趣的數字就可見一斑。
美國科學家研究統計出了如下一些鮮為人知的人體數據。
1.一個健康成人每天脫落大約45根頭發,有些人可達60根。但是人的頭皮上天生約有12萬根頭發,所以幾十根頭發脫落的損失無關緊要。多數健康人的頭發在脫落與再生之間保持相對平衡。據上述脫落數據估算,一個人一生喪失的頭發可以達到150多萬根,相當于全部頭發數量的12.3倍。
2.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小時可脫落60萬個壞死上皮細胞。據此推算,他每年將喪失重達0.68公斤的皮膚。如果他可以活到70歲,那么其一生中將失去47.7公斤皮膚。
3.人的大腦總共擁有100億個神經細胞,每天能夠接受和處理8600萬條信息。據研究,人的記憶系統具有很大潛力,一生能容納100萬億條信息,這是一個十分龐大的天文數字。如果一個人生下來就按每秒兩個數讀,每天24小時不停,到70歲時也數不夠50億,倘若數到100萬億則需要140萬年。
4.人體血液中的紅血球平均壽命為4個月。根據其在血液中的循環速度,一個紅血球總共可以游走1600多公里。
5.如果把人的大腦完成一次新陳代謝的能量直接進行轉化的話,能讓一只20瓦的電燈泡發光。
6.人的大腦結構復雜、功能精妙,其神經系統比今天全世界的電話網還復雜1400多倍。目前科技水平下,科學家只能描繪出大腦很小一部分的工作原理圖。
7.人通過嘴和咽喉,一生中可吃掉40噸食物,吸入約500萬立方米空氣。咽喉是人體最繁忙的通道之一。
8.天黑1分鐘后,人的眼睛對光的敏感度即可增強至原來的10倍;天黑20分鐘后增至6000倍;在天黑40分鐘后,眼睛對光的敏感度達到極限水平,比天黑前增強25000倍。
9.一個人說話時發出的聲波能量非常有限,但若讓全球的人同時講話,那么他們發出的聲波總能量可以超過一個大型發電站1個小時輸出的電能。
10.人的大腦中發生著十分復雜的化學反應,平均每秒鐘達到10萬次。
11.眼、耳、鼻、舌、身是我們的5種感覺器官,它們不斷接收外界的各種信息。但是所接受的信息中,通過大腦加工處理的只有1%,而其余99%的數據則被當作無關緊要的信息而篩選掉。
12.健康成人的嗅覺感受斑只有3/4平方英寸那么大,而獵狗的嗅覺斑至少有10平方英寸,鯊魚有24平方英寸,老鼠的嗅覺感受器幾乎與它整個身體的皮膚面積相等。
13.在一個物體的反射光第一次進入眼睛之后,人的大腦僅用0?郾05秒鐘的時間就可以辨認出這個物體。
14.人體每平方英寸體表面積平均寄生著3200萬個細菌,據此,人體上共寄生著1000億個細菌。由于人體與細菌之間、細菌與細菌之間存在著微妙的關系,而且人體皮膚是一道天然防線,所以正常情況下并不表現出病害癥狀。
15.人的心臟晝夜不停地搏動,它每天消耗的能量相當于把重約2000磅的物體舉到41英尺高度所需的能量。當一個人50歲時,他的心臟所完成的總工作量相當于把18000噸東西舉到142英里的高度。
16.人靜躺在床上,每分鐘只需吸入大約8.8升氧氣;靜坐時則需翻倍,消耗17.6升;散步時的耗氧量為每分鐘26.4升,是靜躺的3倍;跑步時則高達每分鐘55升。
17.正常人的眼睛十分敏銳。夜晚,人在山頂上可以看見50英里之外的一根火柴發出的光芒。
18.每2平方英寸的人體皮膚約有645條汗腺、77英尺神經、1000個神經末梢、65根發囊、75條皮脂腺和19英尺毛細血管。
19.人腦傳送神經沖動的最快速度可達每小時250公里。
20.睡眠不足比饑餓更容易致人死亡。人不睡眠持續10天即會死去,而饑餓則可能堅持幾周。
21.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在其60歲生命中進出身體的水分高達75噸,糖17.5噸,蛋白質2.5噸,脂肪1.3噸,合計96.3噸。這些東西可裝滿24輛載重4噸的卡車,相當于其自身體重的1600倍。
22.人體總共約有100萬億個細胞,一生中大約有10000萬億次細胞分裂。一個人如果能活100歲,那么他平均每一天都有3000億個細胞在分裂,平均每秒鐘有300萬個細胞在分裂。
§§§第三節人體的比例規律
一、達·芬奇的人體繪畫規律
歐洲文藝復興時代意大利著名的畫家達·芬奇在長期的繪畫實踐和研究中,發現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人體繪畫規律,即標準的人體比例。達·芬奇認為,凡符合下述比例的人體就是美的。在今天,這一人體比例規律仍被認為是十分有價值:
1.頭是身高的1/8;
2.肩寬是身高的1/4;
3.平伸兩臂的寬度等于身長;
4.兩腋的寬度與臀部寬度相等;
5.乳房與肩胛下角在同一水平上;
6.大腿正面厚度等于臉的厚度;
7.跪下的高度減少1/4。
二、人體對稱規律
經進一步研究,對稱也是人體美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外部形態上,人體的形體構造和布局是左右對稱的,比如身體后以脊柱、前以胸骨為中線,乳房、肩及四肢均屬左右對稱;面部以鼻梁為中線,眉、眼、顴、耳、兩側的嘴角和牙齒都是左右對稱的。
如果這種對稱受到破壞,就不能給人以美感,所以對稱修復是人體美容的重要原則之一。但是,如果人體各部分假如真的絕對對稱,那就反而會失去生動的美感。可見對稱也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三、黃金分割定律
“黃金分割定律”的發現是關于人體美的規律的最偉大發現。所謂黃金分割定律,是指把一定長度的線條或物體分為兩部分,使其中一部分對于全體之比等于其余一部分與這部分之比。這個比值是0.618∶1。
人體局部有3個黃金分割點:
一是喉結,它所分割的咽喉至頭頂與咽喉至肚臍的距離比也為0.618∶1;
二是肘關節,它到肩關節與它到中指尖之比還是0.618∶1;
三是手的中指長度與手掌長度之比、手掌的寬度與手掌的長度之比都是0.618∶1。
牙齒的冠長與冠寬的比值也與黃金分割的比值十分接近。
就整體結構而言,人體部位也是遵循黃金分割定律進行分割的,例如肚臍是身體上下部位的黃金分割點:肚臍以上的身體長度與肚臍以下的比值是0.618∶1。
因此,有人提出,符合以上比值的人體,就算得上一個標準體形美的美男或美女。
人們還發現一個更為有趣的現象:遵循黃金分割定律的作息時間,即每天活動15小時,睡眠9小時,是最科學、最有益于人體健康的。因為9個小時的睡眠,可以使機體細胞、組織、器官的活動和機體各系統的協調最優化,有利于機體的新陳代謝和體力、精力的恢復。
神奇的黃金分割定律在人體中表現得如此充分,使人們把它視為人的內在審美尺度。據此觀點,任何東西只要符合黃金分割,就一定是美的。例如,電視機的熒屏、電冰箱的開門、門窗的設計等等,無一不是有意或無意地遵循著黃金分割定律;我們的各種家具肯定不能都做成正方形,而幾乎都要做成有一定長度比的形狀,而這個比值一定與0.618接近;舞臺上報幕員所出現的位置,也大體上是在舞臺全寬的0.618處,此處觀眾視覺享受最好。
黃金分割規律能在人體中得到如此完美的展現,實在是大自然造化之神奇所為。是不是很神奇呢?
§§§第四節人體功能時刻表
就像24小時周期循環的鐘表一樣,生物體本身也大都存在著一種功能的時間節律,所以稱之為“生物鐘”節律。以24小時為周期,人體各項功能呈現如下的變化規律:
凌晨1時:大多數人已入睡數小時,此時處于易醒的淺睡階段,對疾病特別敏感。
2時:在這段時間里,肝臟活動異常活躍,加緊生產人體所需要的物質,同時加緊清除肝臟和血液中對人體有毒害的物質,仿佛進行著人體內的“大掃除”。而大部分器官工作效率減慢。
3時:肌肉完全放松,血壓降低,呼吸和心跳次數均減少,全身進入休息狀態。
4時:腦部供血進入一天中的最低點,血壓進一步降低。全身器官工作節律雖較緩慢,但聽覺靈敏,稍有響動即驚醒。此時是各種嚴重疾患者易死亡的時刻。
5時:經歷了淺睡、做夢、深睡幾個階段之后,人的精力基本恢復。此時起身,會有精神飽滿之感。腎臟幾乎不進行工作。
6時:心跳加快,血壓開始回升,往往不想起床,具有不安全的感覺。
7時:人體免疫功能已經達到高峰狀態,此時對病菌或病毒侵襲的抵抗力較強。
8時:肝內有毒物質排除殆盡,不宜飲酒。
9時:心臟進入全負荷狀態,反應性及活動性提高,痛感降低。
10時:精力十分充沛,是工作、學習和運動的最佳時期。
11時:心臟工作仍然非常努力,人體不易有疲勞的感覺。
12時:各器官和系統活躍,人體全身進入總動員。此時最好推遲一會兒再吃午餐。
13時:上半天最佳工作時間已經過去,容易感到疲勞,最好進行午休。部分糖元進入血液,肝臟逐漸進入休息狀態。
14時:人腦反應遲鈍,是一天24小時中的第二個活動能力最低點。
15時:情況開始好轉,工作能力逐漸恢復。人體器官此時最為敏感,特別是嗅覺和味覺。
16時:血糖增加,但很快會降下去,因而一般不會引發疾病。
17時:此時工作效率較高,是運動員強化訓練的最佳時機。
18時:痛感重新下降,可以適當增加活動量。
19時:血壓增高,情緒變得不甚穩定,容易發脾氣。
20時:此時反應敏捷,體重達到一天中的最高值。此時司機較少出車禍。
21時:反應迅速,記憶力增強,可記住不少白天沒記住的東西,是最適宜于記憶和學習的時刻。
22時:血液中的血球含量增加,可達每立方厘米12000個;體溫下降。
23時:精力下降,疲憊感逐漸增強,肌體功能期待恢復,人體應該進入休息時刻。
24時:一天當中的最后時刻,大多數人進入甜蜜的夢鄉;人體各器官和系統活動能力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