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頭條思維:打造企業網紅型領導力
- 陳金平
- 3678字
- 2020-07-02 17:35:20
馮侖——自媒體金句大咖
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是一個新媒體新銳,2015年11月23日,微信公眾號“馮侖風馬牛”上線,24小時“粉絲”就超過3萬。馮侖的自媒體是團隊化運作的,有文字,有脫口秀視頻。馮侖用“淺入深出”“似非而是”的特有方式,跟廣大“粉絲”聊風馬牛不相及之事,一起行走看世界。
馮侖是一位商業圈子達人,長江有他,正和島有他,中國企業家俱樂部有他,企業家圈子,馮侖幾乎無處不在。作為一個精通企業戰略、綜合管理、策劃咨詢、公司戰略、公司治理的管理咨詢專家,馮侖有許多經典語錄。下面先來看看“馮式語言”,分享他的一些商道感悟和快意人生:
1.職業董事長的三件大事:第一,看別人看不見的地方;第二,算別人算不清的賬;第三,做別人不做的事情。
2.學好要有行動力,這是成事的基礎。
3.起點公平就像運動會上跑步,槍一響,大家都從同一起跑線出發,但速度總會有快有慢,否則劉翔也當不了冠軍。強調起點公平暗含著終點上是有差距的、不公平的。
4.大錢是生產資料,小錢是生活資料,想吃肉就吃肉,就是幸福;人類的很多痛苦都跟時間不自由有關,睡覺睡到自然醒,時間自我支配,就是幸福;角色和身份常讓人不舒服,假如你不介意自己的角色和周圍人對你的評價,而是有自己的是非標準,那么你就幸福了。
5.必須要志向非常遠大,毅力才會頑強。過去常講“君子立恒志,小人恒立志”。一個偉大的人一生選擇一次,一個平凡的人每天都在選擇。
6.一件事、一個公司,其價值往往并不取決于它本身,而是取決于它所存在的時間,生命力越久就越有價值。所以,一個偉大的人或者杰出的企業家,你要想擁有未來的事業,首先要對準備付出的時間在內心有一個承諾:一生一世,還是半輩子、三五年。
7.無論企業如何發展壯大,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忘記創業的艱辛,不能忘記做人的準則,不能忘記企業肩負的社會責任。這就是要艱苦奮斗、刻苦忍耐、不斷進步。這是萬通企業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精神。
8.管理者和創業者要有適度的區分,創業者可以作為股東代表,管理者發揮管理作用,這就是我們說的“經理職業化”……我們要使股東安于股東地位,經理安于經理地位,讓人力資本與貨幣資本很好地結合。
9.偉大是熬出來的,“熬”就是看你能否堅持得住。不是指每一個細節都想到了,而是在特別痛苦的時候堅持住了,并把痛苦當營養來享受。
10.一個管理者容易犯錯誤的地方在于,弄不清楚管理自己還是管理別人。公司領導者管理自己永遠比管理別人重要,行為管理、行為矯正的關鍵是校正自己的行為。偉大的人管理自己而不是領導別人。
11.過去,我們老以為偉大是領導別人,這其實是錯的。當你不能管理自己的時候,你便失去了所有領導別人的資格和能力……偉大首先在于管理自己,而不在于領導別人。
12.人生最重要的還是應當在價值觀的培養上下功夫。在價值觀上的投資相當于給人生裝上一個GPS,人生觀就是人一生的GPS,有了它,在人生的任何時候都能找到方向,找到了方向,一個人就有了生存能力。
在馮侖眼里,網紅是高度人格特質的內容制造者。現實中,盡管很多網紅被貼上了個性、創意和幽默等共性的標簽,但“內容為王”這一定律卻在更大程度上主宰著靠網絡棲身的網紅。對于網紅而言,要想走得長久,離不開持續推出的大眾喜聞樂見的內容,還要有能力將內容發布渠道升級,進而引領消費習慣。在這方面,馮侖在微信公眾號“馮侖風馬牛”中有一篇文章叫《網紅的速朽》,強調“眼球經濟”時代“內容為王”對網紅的重要性。
在這篇文章中,馮侖首先對網紅的定義做了闡述。馮侖曾經接觸過許多做網紅的人,有人對他說網紅應該有一定的標志:一是要有50萬以上的“粉絲”,當然這些“粉絲”主要是指在微信或直播上的“粉絲”;二是能帶來流量,而且能創造收益和持續被關注的網上紅人。有人對他說,做網紅就是展示才藝,直播上的大部分網紅都是這樣的,就是靠一些才藝表演而成為網紅的;有人對他說,網紅的定義現在有很多說法,自己也很困惑。
對于網紅的定義,馮侖認為,網紅無非就是一個媒體上的紅人。他說:“在以前的報紙時代,很紅的人叫‘聞人’,比如‘上海(樓盤)灘十聞人’‘北京(樓盤)城聞人’,這個聞是新聞的‘聞’。聞人,就是有名的人。后來,到了雜志時代,再到電視時代,無非就是換個叫法,‘聞人’又成了電視上的明星,或者叫名人。以前的那些聞人,他們也賺錢,只是每個人的特征不一樣,賺錢的方式也各有不同,但并不會被冠上‘經濟’兩字,比如‘聞人經濟’之類。而現在的網紅,已經形成了一個經濟利益關系的鏈條,形成了所謂的‘網紅經濟’,甚至有專業的公司來經營這種網紅經濟價值鏈上的各個環節,進而形成了一種有規模的產業。”
馮侖認為做網紅很容易,問題是如何持久地“紅”。馮侖指出:眼下最火的網紅能賺錢,這方面也有極端的例子;同時,現在網紅的總體年齡都偏小,會不斷利用移動互聯網上的各種方式來增加自己的關注量,或者通過線下的一些活動,甚至通過一些流量上的操作來抬高自己的人氣。實際上,當一個人被人們關注、被媒體塑造成一個焦點,然后利用這種關注度來牟利,這并不是一件新鮮事,以前可能就叫“紙紅”“視紅”或者“電紅”,只不過是現在加上了“網”字,就有了時代特征。
要想“紅”得持久,馮侖認為要實現產業化。也就是說,必須“使一個網紅能夠帶有幾十萬或上百萬的流量,然后不斷挖掘出跟他的人格特征相吻合的產品進行營銷。這些產品的發掘、制造、宣傳和物流都由各個專業公司負責,通過這種自帶流量的電商方式持續地做,使網紅、產品、‘粉絲’之間產生強烈的互動,從而使網紅們的價值觀輸出成為護城河,最終形成品牌,這就是所謂的‘第三代電商’。”
在這一過程中,要把一個“粉絲”轉化為購買者,其實并不容易。那么,什么樣的“粉絲”是愿意購買產品的?什么樣的“粉絲”是只關注不購買的?馮侖分析說,有很多所謂的“粉絲”關注只是圖熱鬧,這樣的“粉絲”是不會掏錢買產品的。“只有當‘粉絲’對網紅的相貌、價值觀、人格特質都非常喜歡、迷戀甚至上升為信仰的時候,才會把網紅的一舉一動帶入到自己的生活場景,也才能完成購買環節。
馮侖在文章中闡述了“內容為王”的重要性。“要把圍觀者變為追隨者,最重要的是網紅本身要輸出自己獨特的價值觀,而不是輸出一兩個搔首弄姿的形態。這時,輸出價值觀的網紅,其實就變成了一個內容的制造者,要持續地制造出讓人喜歡的內容。”其實,網紅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內容制造者并非易事。“要做到這一點不僅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生活閱歷和觀察問題的獨特視角,還要能夠一以貫之且準確清晰地表達自己的價值觀,更重要的是,網紅自身的行為還要和自己表達的價值觀是完全吻合的,說到也要做到,做到的事情再說出來,才會更感染人。”
那么,網紅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內容制造者?馮侖強調指出:一個內容制造者,只有持續地輸出令人信服的、受人歡迎的價值觀,才能夠持續地讓你的追隨者有一種精神上的寄托,同時也愿意為此付出一定的代價。所以,有持續生產內容能力的網紅,實際上是有非常強的人格特征的人,而這種人格特征表現出來的就是價值觀,并且這種價值觀是其他任何網紅不能夠模仿的。一旦到了這樣的境界,這種類型的網紅就變成了某一個價值觀的符號,因此也就成了追隨者心目中的精神領袖,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電商活動才具有持續的價值。一個網紅要想長生,要想持續地創造價值,核心還是要持續地生產內容,而這些內容必須帶有一種明確價值觀的符號,這種價值觀又能滿足當下一部分人的內心寄托,同時也使這一部分人有了更明確的生活方向和事業走向。
對于網紅的價值觀,馮侖在文章中首先旗幟鮮明地亮出自己的觀點:網紅如果脫離價值觀,必然速朽!在馮侖看來,作為一個網紅,其價值觀并不一定都是高大上的,有的甚至可能是低小下。為了證明這一點,馮侖舉了兩個例子。第一個例子是有一個叫“虛度時光”的公眾號,它的價值觀就非常清楚,反對當下的人什么都要求有意義,什么都要能掙錢,什么都一定要和物質利益聯系在一起,使生活非常乏味。“虛度時光”所強調的價值觀就是虛度時光,就是讓我們的每一天、每一個時刻不一定要活在金錢和物質當中,而要活在自然的美好、人性的美好、生活的美好當中,也就是說把時間放在一些美好的事物上,而不一定要把時間都拿來賺錢。這個價值觀猛一看不很高大上,但是只要他表達得非常清晰,一樣能影響很多人,甚至給很多追隨者帶來一種興奮感,于是很多人開始理直氣壯地去旅行,理直氣壯地去挑選美食,也理直氣壯地去聽音樂、看畫展,甚至曬曬太陽、發發呆。第二個例子是馮侖自己的微信公眾號“馮侖風馬牛”,其所倡導的價值觀是“自由與創造”,表達價值觀的方法就是“淺入深出講故事,似非而是觀世界”,強調精神的自由、生活和生命的自由狀態,同時,也去創造美好的事物,去探索我們不知道的世界,無論是文學的創造、科技的創造,還是思想的創造,總之,在追求自由的狀態下,同時去創造一些能給我們生活和社會提供更好選擇的可能性。
總之,網紅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遙不可及的事物,也不是一個讓我們琢磨不透的神話,我們可以把網紅歸結為一種事物現象的符號,歸結為一個具有高度人格特質的內容制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