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殺敵一千 自損八百
- 從1986年開始
- 兩條泥鰍
- 2037字
- 2020-08-04 21:52:38
可趙正擔心的事情終于還是發生了。
陳愛生回了宜城后,就直奔雙林鎮去了。按照每人每天十二塊錢的工錢,招了幾十個挖筍的小工,一天挖三四千斤,多的時候一天挖了六千斤,挖了整整一個月。這些筍用扁擔,一擔一擔地挑到路邊,然后裝上卡車,源源不斷地從綠翡翠出發。負責把秤的趙仁云都看不下去了,這么多的筍,這是要運到哪去賣呀?
陳愛生在省城租了一個倉庫,除掉在宜城本地和周邊市賣的,其余幾十噸的貨都進了庫。省城這邊菜販子們也都收到了他的消息,每天都到倉庫里來進貨。一開始,人流不絕,車水馬龍的。可不到半個月,來進筍的人就越來越少了。陳愛生一打聽,原來是有人了在背地里使了手腳。
省城的市場里有個姓劉的,叫劉建國,是省城本地人。這人年輕的時候插隊去了顛省,結識了一群義氣兄弟,80年知青大批回城的時候他沒趕上趟,聽說是在顛省好勇斗狠,打架斗毆被關了幾天,悶在牛棚里寫悔過書寫了幾年。直到去年才終于回到了省城。三十幾歲的人了,打架是打不動了,于是劉建國跟著先回來的幾個弟兄找了關系去鄉下承包了幾座荒山,想要發家致富。只是幾人都沒什么經驗,只能靠山吃山,販賣一些木材和竹子。而現在這時節,剛好是出筍的日子。
但當劉建國運了幾車冬筍到省城一看,結果卻發現有個叫陳愛生的已經占據了半邊江山,市場上屬他家的筍品相最好,也賣的最好。劉建國一看這不行,讓個外地人跑到省城來稱王稱霸,這成何體統?更關鍵的是,陳愛生手里的貨源也充足地很,一時半會劉建國拿他沒辦法。
這時候,就有個一起插隊的弟兄跳出來了。
這幫人是怎么操作的呢?
陳愛生做生意其實很實在,講的是一個薄利多銷。這也是他為什么能在省城站下腳跟最根本的原因,攤販們從他這里進貨,比別人的總是要低一些。要想讓陳愛生徹底斷頓,劉建國使出的第一招就是囤積存貨,哄抬筍價。
劉建國的狗頭軍師給他算了一筆賬,只要拿出幾萬塊錢來,就可以打下一片天地。劉建國沒那么多錢,但他對自己人非常講義氣,所以本地朋友多,有幾個做生意的還特別有錢。于是這個湊一點,那個湊一點,一家伙就給他湊了個十萬整。于是,他拿著這筆錢就開始了騷操作。
陳愛生的冬筍批發價是六毛二,市場零售價大約七毛到七毛五之間。劉建國根本不怕虧本,照單全收。只要市場上出現了新鮮冬筍,都照七毛甚至更低的價格全部收購。說不上強買強賣,但擺攤子做生意的,一個是不愿得罪人,二個是六毛二的批發價,再七毛或者六毛八六毛七地批發出去,不用自己辛苦擺攤,就能脫手,還能小賺一筆,何樂不為?
而陳愛生的賬目上一開始非常好看,日銷量刷刷刷地增長不少。他哪里知道,那些攤販連市場都不去了,從陳愛生那里拿了貨,轉身就送去了劉建國的倉庫里。結果市場上,冬筍頓時成了稀缺貨。
這日子大約持續了十四天的樣子。
到了第十五天,劉建國的倉庫里,已經堆積了大約五、六十噸的貨,這些,全部都是從陳愛生那里收購來的。而現在市場里冬筍的零售價格,已經八毛出頭了。
劉建國掛出了免戰牌,不收筍了。轉而,他開始大量地低價拋貨。
這是他的第二個騷操作。
按理說,他拉高了筍價,平穩出貨他能賺更多。但他并沒有這么做,因為這么做的話,會便宜陳愛生。劉建國不是為了雙贏,他是為了打斷陳愛生的兩條腿。讓他知難而退,從此以后退出省城市場。
六毛,他的出貨價就比陳愛生低兩分錢。
但就這兩分錢,要了陳愛生的老命。
陳愛生的倉庫里,現在就剩下了十幾噸的存貨。但是,劉建國的六毛低價,直接斬斷了他的出貨渠道。沒有人愿意多花兩分錢去進他的貨,所以,如果陳愛生不降價的話,這十幾噸冬筍要么變成積壓貨等著發霉,要么就得虧本甩賣。
劉建國的準備非常充分,他吃下了陳愛生這五六十噸的筍,表面上看似虧了一萬多。但其實他還有自家產量做了風險對沖。他自己承包的荒山,雖然面積沒有綠翡翠大,但三、四十噸的產量總還有的。而這些存量就算全都以六毛的價錢批發出去,劉建國也能賺三到四萬。
所以,如果算上把陳愛生徹底擊潰,其實他并不虧。
就算賣個菜,也和打仗一樣。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是逼不得已的,但如果能取得勝利,那將會是打下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從今往后,不說別的,就說筍這個東西,在省城,劉建國就是第一把交椅,誰也撼動不了。
趙正趕到陳愛生租住的倉庫時,明顯能感覺到那門可羅雀的凄涼場景。倉庫大門口的桌子上,陳愛生正趴在那打盹,他的身后,空著大半個倉庫,但另一小半,還堆滿了從綠翡翠運來的新鮮冬筍。
它們被編織袋裝著,一袋五十斤。幾百個袋子碼得整整齊齊,就堆在那,靜靜地。
趙正走了進去,這倉庫里因為常年不見陽光,有些陰冷潮濕,趙正打了個激靈,感覺鼻腔里有一股淡淡的霉味漸漸地縈繞開來。
陳愛生聽見了腳步聲,他抬起了頭,看向趙正的時候,眼神里充滿了無助但又倔強的神色。
“還有十三噸貨,賣完了我給你結賬。”
趙正點點頭,“虧了多少?”
“暫時還沒虧。”陳愛生道,“賣完這些,還能賺四、五千。”
他沒敢說,這十五噸筍如果再不賣出去的話,就得全爛在倉庫里。
但是他不甘心啊!辛辛苦苦跑一趟,忙前忙后前后將近一個半月,結果按照合同來算,他只能賺兩千來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