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偵查
- 從1986年開始
- 兩條泥鰍
- 2043字
- 2020-07-07 19:03:44
陳愛生從省城回來之后,把在宜城攤子上的事情交給了自己的弟弟。專心做起了包車運輸販菜的生意。夏天的茄子辣椒豆角多,幾乎每一個禮拜都能發兩車貨去省城,生意越做越大。
趙正找到他的時候,這貨正在和人玩牌,一毛錢一張的跑得快。他手氣似乎還行,面前贏了一堆毛票。
“玩兩把?”陳愛生呶了呶嘴,趙正則搖了搖頭,“一副撲克牌里有幾張我都不知道,這玩意玩不來。贏夠了嗎?贏夠了找你談點事。”
“得嘞!”陳愛生把牌一扔,站起來就想走,可牌友們不樂意了,贏了錢就想跑,哪有這樣的好事?陳愛生笑了一聲,把桌上贏來的錢一推,都別客氣,自己拿。
裝大發了。
趙正看時間還早,不到飯點,于是找了個賣涼粉的攤子,兩人往屋檐的陰涼處一座,一人叫了兩碗黑涼粉,一邊吃一邊問魚攤子的事。
陳愛生這個人挺義氣的,對于他知道的事從來不隱瞞,雖然他和那些魚販子也都曾經有過交情。聽趙正打聽魚市的消息,便一五一十地娓娓道來。
宜城的魚市,分兩塊。
一塊是供銷社,國營單位。對于每日的水產,和公家買賣糧食一樣,采取的是統購統銷政策。收購價低,而且價格相對固定。但盤子大,吃得多。
另一塊就是市場魚攤子,這年頭各種攤子都屬于黑市,但從眼下形勢看并不會取締。二道販子們賺錢,靠的就是在市場上擺攤子。和國營單位比起來,市場攤子有個優點,就是機動靈活,價格都跟隨市場規律漲跌。但缺點也很大,因為魚是鮮貨,保質期有限,所以抗風險能力不足。
所以這決定了,市場攤子的魚販子,沒冰箱沒冷庫,進貨量不能太大,他們需要把握一個度。至于趙正說的每天到雙林鎮河邊收魚的,就是這些二道販子們自己成立的一個組織。他們有專人負責進貨,然后協調分發到各個市場和攤子上。
陳愛生估計,整個宜城市區十幾個交易黑市,加上供銷社,大約一天要賣掉兩到三萬斤魚。所以五千斤的量,說大并不大,說小也不算小。而這些魚的來源,主要靠的是河。如果壟斷掉雙林鎮的魚市,大概能在宜城掀起一片浪花來。
只不過,擋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趙正要是真的這么做,就會讓那些靠雙林鎮河魚養家糊口的販子們丟了飯碗,怕是會被人蒙起頭來敲悶棍。
陳愛生“咕咚”一口,吞下了最后兩塊黑涼粉,然后語重心長道:“有一說一,老弟。做人嘛,胃口不要太大了。大家出來嘔心瀝血的,就是為了一斤幾分錢的收入。你要是真把人逼急了,你在市場上是站不住腳的。”
趙正笑了笑,輕輕地用調羹在碗里撥弄,“純靠河產來養家糊口,約等于看天吃飯。怎么不人工養殖呢?”
“養殖?算了吧。”陳愛生苦笑一聲,“農村地金貴,這個就不說了。我們宜城小地方,沒什么水產大戶,也沒什么水產專家。而且,養殖辛辛苦苦忙幾個月,到頭來隨便漲個水,就血本無歸。還不如用養殖的錢去河里包幾條船,不管多少,至少旱澇保收。說到底,還是覺得我們宜城水產豐饒,沒必要挖坑養魚。”
這么一說,趙正就徹底明白了。
宜城的魚販子,有幾伙人互相為陣。他們從各處河道收購水產,然后拿到宜城來賣。有組織,有規模。趙正想要插一腳進去,可能不能立足。這個社會才剛剛起步,但排外思想卻根深蒂固。
趙正沒接著往下說,吃完了涼粉付了錢,就跟著陳愛生逛了一圈馬路。趙正順手買了兩身的確良襯衣,又買了一大一小兩身連衣裙。然后又專門去了供銷社在宜城飯店的百貨公司,花了八十塊錢給自己買了塊上海牌手表。
陳愛生就一直陪著他,還幫他砍價,看得出來,這伙計現在甩手掌柜當得有模有樣,挺閑情逸致的。一想到這回自己要大動干戈,赤膊上陣,趙正就屬實羨慕陳愛生這種心大的人,可以什么事都交給別人。
這次宜城之行,趙正摸清了魚市的規模和規律。他沒有聽從陳愛生讓他安分守己的勸告,反而更加堅定了自己要殺一條血路出來的決心。
這已經無關于顧翠文學費的事情了,他就是覺得宜城市場上太安穩了,太按部就班了,這小小的一座城市,每天朝五晚九的,需要一點活力。
反正山里賣木頭還有那么些頭疼的苛捐雜稅,而且種地還不到時節。
閑著也是閑著。
三天后的清晨,依然是四五點的光景。上趙村的趙之風早早的起床到了河邊,劃著他的小舢板飄蕩在河面上。今天的漁獲比較豐盛,兩網甩下去,就已經收了快四十斤的魚了。趙之風心里挺高興,于是坐在船頭點了支煙,想休息一會。他每天一船魚,少點能賣個十二三塊錢,多點能賣個二十來塊錢,一個月下來煙錢有了酒錢有了,連幾個小孩讀書的學費也有了。
卻不想朦朧中有一條舢板靠了過來,趙之風瞪圓了眼睛,卻見船上搖著船櫓的人有些眼熟,仔細一想,這不是三天前聊了兩句的那個前屋村叫趙之中的小伙子么。
“老弟,又起這么早啊?”趙之風打了聲招呼,趙正在那條船上也很高興的樣子,“風哥,真巧啊,又看到你了。”
趙之風丟了根煙過去,趙正撿起來點著抽了起來,兩條船靠在一起,趙正便問:“今天怎么樣?打了不少魚吧?”
“馬馬虎虎!”趙之風謙虛道,“你今天到河面上來,又收魚來了?”
“啊,對。”趙正深吸一口香煙,緩緩地吐出了一蓬白色的煙霧,“我這不包了兩個山頭嘛,請了砍樹的、做飯的,加起來二十幾個快三十個人了,包吃包住還給工資。住也就算了,搭幾個木棚子就能湊活,不過吃……就不能馬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