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創新思維與創新方法
- 李瑞星 周蘇
- 592字
- 2020-06-29 14:32:16
原理10:預先作用
本原理是指在真正需要某種作用之前,預先執行該作用的全部或一部分。
指導原則:
(1)預先對某對象進行所需的改變,這種改變可以是整體的,也可以是部分的。例如:
① 方便面。
② 建筑業中大量使用的預制件。
③ 紙上預先印刷好表格。
④ 計算機軟件中,根據用戶當前狀態而彈出的上下文關聯菜單列表。
⑤ 在大型機械設備總裝過程中,大量使用的預先裝配好的組件(例如,在汽車的總裝線上,只需安裝一個已經裝配好的發動機,而不需要在總裝線上臨時用零件組裝出一個發動機)。
(2)將有用的物體預置,以便使其在必要時能立即在最方便的位置發揮作用。例如:
① 制造業中的流水線。
② 戰爭片中,進行陣地戰的時候,戰士們會預先將手榴彈的后蓋打開(指導原則1),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指導原則2)。
典型案例:
(1)預先被打孔的郵票(見圖3-1)。如今,已經很少有人知道最早的郵票是以沒有打孔的整版形式銷售的。早期的郵票用戶必須將郵票一張一張剪下來,然后用膠水粘到信封上。

圖3-1 郵票上打孔
(2)新的棉布水洗后通常會“縮水”。如果用沒有經過“縮水”的棉布做成衣服,用水洗后就會變小,影響正常使用。因此,當棉布被紡織出來后,通常要進行預先縮水處理。這樣,制造出來的衣物在水洗之后就不會再縮水了。
運用技巧:
在某一事件或過程之前采取行動,目的在于增強安全性、簡化事情的完成過程、維持正確作用、減輕疼痛、增強智力、產生某種優點及使用過程簡單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