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創新思維與創新方法
- 李瑞星 周蘇
- 500字
- 2020-06-29 14:32:09
1.3.1 發明的創新水平
在18世紀,為了鼓勵、保護、利用發明與創新成果,以促進產業發展,各個國家紛紛制定了專利法。在阿奇舒勒開始對大量專利進行分析、研究之初,他就遇到了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如何評價一個專利的創新水平?
一項技術成果之所以能通過專利審查,獲得專利證書,必定有其獨到之處。但在眾多的專利當中,有的專利只是在現有技術系統的基礎上進行了很小的改變,改善了現有技術系統的某個性能指標;而有的專利則是提出了一種以前根本不存在的技術系統。顯然,這兩種專利在創新水平上是有差別的,但是如何制定一個相對客觀的標準來評價它們在創新水平上的差異呢?
從法律的角度來看,專利的定義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改變。即使在同一歷史時期,不同國家對專利的定義也有所差異。專利的作用就是準確地確定一個邊界,只有在這個范圍之內,用法律的形式對技術領域的創新進行經濟利益的保護才是有意義的。但是,從技術的角度來看,判斷一個產品或一項技術是否具有創新性,其創新的程度有多高,更重要的是要識別出該產品或技術的創新的核心是什么,這個本質從來沒有變過。從技術角度來說,一項創新通常表明完全或部分地克服了技術系統中存在的矛盾,一直是創新的主要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