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公司的動態股權分配機制
- 廖連中
- 4780字
- 2020-06-29 13:01:35
1.3 不合理股權分配的慘痛教訓
實行動態股權分配制度能增強公司的整體活力,促進公司的發展。然而,如果實行了不合理的股權分配方式,則會給公司帶來致命性的打擊。事實上,有關這方面的慘痛例子也不在少數。所有的事例都在警示著大家,在選擇股權分配方式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否則,一不留神就會釀成無法挽回的大錯。與其等失敗的結果發生后再追悔莫及,還不如趁早行動,杜絕一切不利的結果的發生。
1.3.1 錯誤的股權分配給創業公司致命打擊
2015年11月2日,鄒玲發表了一篇名為《很遺憾,“首席娛樂官”即日起將暫停更新!》的文章。“首席娛樂官”是一個娛樂產業垂直媒體微信平臺。而鄒玲是這一平臺的聯合創始人之一。此文的發表,也就意味著她與另一合伙人陳妍妍因股權分配產生的糾紛正式公開了。而在這個過程中,受到最大影響的莫過于她們的心血之作——首席娛樂官了。
首席娛樂官微信公眾號自運營以來,就受到了粉絲的一致好評。經過一年多的發展時間,首席娛樂官成功積累了數以萬計的粉絲。可以說,此時正是它發展的上升期。此時宣布暫停更新,無疑是對該公眾號的一個致命性打擊。但由于合伙人之間的股權糾紛,使得其不得不暫停更新,這就是不合理的股權分配制度所帶來的影響。
首席娛樂官微信公眾號是鄒玲和陳妍妍合伙創辦起來的。在進行公司股權分配的時候,陳妍妍說考慮到鄒玲有懷孕的打算,可能會影響正常的工作,于是要求確保自己的大股東地位。鄒玲也答應了這一要求。最終兩人的股權分配結果是,陳妍妍占股60%,鄒玲占股40%。
當首席娛樂官發展到一定的階段,需要進行融資時,陳妍妍對此前約定的股權分配額度表示出了不滿。她堅持要以稀釋鄒玲的股權為前提進行融資,認為鄒玲的懷孕影響到了公司的運作。在此過程中,為了讓鄒玲能答應她的條件,陳妍妍甚至不惜做出了一些十分過激的舉動。
然而,兩位合伙人這樣做并沒有使各自的利益有所增加,反而給合伙創辦起來的首席娛樂官帶來了致命性的打擊。暫停更新也就意味著粉絲的流失,甚至意味著公眾號將會逐漸淡出粉絲的視野。要知道,對于公眾號來說,粉絲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沒有粉絲,就相當于公眾號失去了存在和發展的價值。
首席娛樂官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歸根結底是因為其股權分配存在問題。陳妍妍在公司中占據了大份額的股權,使得她有了更大的決定權。而且,這兩位合伙人之間沒有制定動態股權制度,也沒有制定權利約束機制,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大股東決策的隨意性。這樣一來,極容易使合伙人之間產生矛盾,導致辛苦建立起來的公司面臨解散。
制定合理的股權分配制度,將會對公司中所有人員都起到激勵作用。進而能夠提高所有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促進公司的發展。假如首席娛樂官的兩位創始人一開始就為公司制定了動態股權分配制度,那么在此后的過程中,陳妍妍也就無法提出稀釋對方股權的要求。即便她希望增加自己的股權,也只能通過努力為公司做貢獻,增加公司的收益的方式來實現。如此一來,也就不至于給公司的發展造成嚴重的不利影響。
對于一個創業公司來說,股權制度直接關系到公司之后的生存和發展。所以,創業者在創業初期就制定好股權分配制度,能夠為公司的后期發展節省許多人力物力。
1.3.2 真功夫:股權架構不明晰
1990年,潘宇海先生在東莞長安開設了一家甜品店。此后,他的姐姐、姐夫加入其中共同經營。而甜品店也開始轉型,并更名為“真功夫”。憑借蒸品這一特色,真功夫迅猛發展,如今已經成為一家全國連鎖餐廳,并成功躋身中國本土快餐行業的前五強之列。在全國的50余個城市中,都能看到真功夫的身影。然而,這家被譽為快餐行業的領軍品牌的餐廳,最終因為股權問題導致估值迅速縮水,發展速度也一度停滯不前。
潘宇海的姐姐、姐夫加入其中一起經營后,他們三人的股權分配是這樣設定的:潘宇海占股50%,姐姐、姐夫分別各占股25%。后來,隨著公司的發展,甜品店逐漸變成了“雙種子公司”,到最后的“真功夫”。盡管公司在不斷擴張、不斷發展,但是這三位合伙人并沒有就公司發展現狀對股權分配問題做出相應調整。
2006年,潘宇海的姐姐潘敏峰與姐夫蔡達標協議離婚。由于潘敏峰主動出讓了自己的股權,所以蔡達標此時實際掌握真功夫50%的股權。也就是說,潘、蔡二人的股權是處于對等狀態。2007年,真功夫欲謀求上市,于是開始引進投資基金。蔡達標在這個過程中提出去家族化內部管理的改革。
此后,在蔡達標的主持下,真功夫開始進行管理改革。蔡達標聘請了一些職業經理人取代之前的家族內部管理人員,來對公司進行管理。由于這一切都是由蔡達標主持進行,所以潘宇海的實際權力基本被架空。這一結果也引起了潘宇海的強烈不滿,蔡、潘兩人的矛盾不斷升級。
最后,潘宇海狀告蔡達標挪用公司資產。一經查實后,蔡達標被逮捕,而潘宇海也由此重新執掌了真功夫的控制權。至此,真功夫的股權之爭落下帷幕。然而,此次股權糾紛給真功夫帶來的消極影響卻不是立馬就能消除的。
很多創業者都是與自己的朋友或者親人合伙創業的。在創業初期,出于朋友或親人之間的情誼,往往會提出平分股權的想法。可能在創業初期,涉及經濟糾紛的可能性較小,這種股權分配方式的弊端不會表現得太明顯。但如果在公司的后期發展過程中還不對股權分配問題予以足夠的重視,那么就極有可能導致種種不良后果的出現。
毫無疑問,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會面臨發展規劃的問題,會面臨重大事項的決策等問題,如果公司的股權架構不明晰,在面臨以上問題的時候,就不能高效地得出一個較好的結論來。不僅如此,當這些問題一旦涉及合伙人的利益,更是極容易引起各種糾紛。為了避免這些不良后果的產生,應該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制定明確的股權分配制度。
1.3.3 西少爺:均等的股權架構
2012年年底,在西安交通大學北京校友會上,孟兵、宋鑫、羅高景三位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相識了。宋鑫原來供職于一家投資機構,產生了自己創業的想法。孟兵學的是自動化專業,曾先后在騰訊和百度擔任過高級工程師。而羅高景也是一枚標準的IT男,計算機技術能力非常強。于是,宋鑫與這兩位技術型人才一拍即合,踏上了創業之路。
2013年4月,三位年輕人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取名“奇點兄弟科技公司”。孟兵負責主要產品的研發工作。正因為這樣,他們三人在公司中的股權份額分配為孟兵占40%、宋鑫占30%、羅高景占30%。但是,由于公司的業績不佳,這次創業活動持續到10月份,便宣告破產。
與此同時,孟、宋、羅三人將創業的方向選在了肉夾饃上。經過一番調查和商議之后,第二次創業活動拉開了帷幕。不過,這時的創業團隊由于袁澤陸的加入,由原來的三個人變成了現在的四個人。
2014年4月8日,西少爺肉夾饃店在北京五道口正式開業。當天中午,西少爺就賣出了1200個肉夾饃。這家以互聯網思維賣肉夾饃的店鋪開業后,其生意非常火爆,也因此吸引了很多媒體和投資者的注意。于媒體面前頻頻亮相后,有投資機構開始主動找到西少爺,并為其估值4000萬元。
四個合伙人一致認為需要擴大業務,但這是一項需要資金支持的工作,因此他們一致同意了通過引入投資的方式來解決業務發展所需的資金問題。然而,就在引入投資、協商股權架構的過程中,四個共苦過的合伙人之間的矛盾被徹底激發了。因為此時孟兵提出了要讓自己的投票權是其他人的3倍的要求。
其他三位合伙人開始對孟兵的這一要求都表示不能接受。但經過協商,羅、袁兩人表示只要雙方各做出一些退讓,即孟兵擁有其他人2.5倍的投票權,就能接受這種股權架構的分配。宋鑫卻始終表示不能接受這一結果,除非得到投資人對此事的肯定。就這樣,這件事情被擱置了起來,沒有得到最終的解決。
后來,袁、陸、孟三人要求宋鑫退出合伙團隊。而這個事情的決議,并沒有進行面對面的股東大會,更沒有正式的結果宣布,其他三位合伙人只是在微信上將這個結果告訴了宋鑫。之后,四個人再一次聚到一起就這件事情進行洽談。袁、陸、孟三人提出要用27萬元加2%的股權回購宋鑫手中30%的股權。但是,宋鑫沒有同意,他提出要1000萬元。
在整個事件中,孟兵無疑是處于“風暴”的中心地位的。異常冷靜、鮮少發聲的孟兵在媒體的追問下,只是說了這樣一句話:“這個事給我最大的經驗是,股權的平均化是不可取的,這會給公司埋下一個定時炸彈。”
起初一拍即合的合伙人,在創建公司的時候還是秉持著“好朋友不應過于計較”的原則。所以,宋、孟、羅三人的股權分配幾乎是按照平均主義的原則進行的。然而,事情發展進程的復雜性沒有人能預料得到。換句話說,曾經最好的合伙人也可能由于種種原因而心生隔閡,甚至反目成仇。在這種情況之下,平均股權分配不僅不利于公司的發展,反而還會對公司的發展產生巨大的阻礙。西少爺就是一個非常具有說服力的例子。
此事也就告訴了廣大公司經營者,尤其是合伙創業者,既然要一起合伙開公司,就應該用成年人的方法、成年人的思維來處理問題。千萬不能因為朋友之情,就省略了合理的股權分配方式的制定。對于公司運營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也應該做好最壞的打算,并為之制定相應的對措。先小人后君子,才是真正對朋友負責的表現,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證公司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
1.3.4 羅輯思維:前期股權分配不公平
提起羅輯思維,想必大家一定不會陌生。這是中國知識型社群的典型代表,更是中國目前最大的知識型社群。它包括微信公眾訂閱號、脫口秀音頻、會員體系、百度貼吧等互動形式。在廣大的“80后”、“90后”心目中,羅輯思維無疑已經成為一個必備的知識獲取途徑。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極具生命力和發展前景的社群,卻也面臨著合伙團隊解散的窘境。究其根源,就是因為其股權分配存在嚴重不公平的問題。
羅輯思維之所以會用這個“羅”字,是因為它的創始人是羅振宇。很多用戶已經將羅振宇與羅輯思維等同起來了,認為羅輯思維就是羅振宇一人創立的。的確,我曾經一度也這樣認為。但據羅輯思維官方注冊資料顯示,這是一個合伙創業的結果。除了羅振宇之外,羅輯思維還有一位合伙創業人申音。而且,在羅輯思維中,羅振宇只占了17.55%的股權,申音占股82.45%。也就是說,羅輯思維的大股東是申音,而非羅振宇。
而這種差別懸殊的股權分配方式,使得兩人之間更像是老板與員工的關系,而非合伙人。這也就為之后兩人散伙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毋庸置疑,不合理的股權分配方式會導致合伙人之間權利的不平等。同樣都是為公司做貢獻,兩人的付出不相上下,甚至羅振宇的付出比申音還要大。然而,羅振宇從中享受的權利,以及所得到的好處卻遠遠少于申音。這必然會激發兩人之間的矛盾。
值得慶幸的是,羅振宇與申音最后是以較為君子的方式將團隊解散的,沒有出現股權爭奪丑聞。這大概與兩位合伙人的性格和修養有關吧。試想,如果他們兩人中的任何一人對團隊解散的有關事項提出了異議,那么就很有可能出現爭吵甚至爭斗。而這些事情若被媒體捕捉到暴露到公眾面前,最終受影響的,就是好不容易打造起來的羅輯思維了。
羅輯思維合伙人的組合形式,與明星和經紀人之間的組合形式非常相似。羅振宇本就是央視的主持人,他在這其中充當了明星的角色,而申音充當的則是經紀人的角色。所以,他們兩人之間的合作關系也有一種捆綁意味在其中。眾所周知,捆綁式的合作往往是因共同的利益所趨,而這利益,也極有可能導致兩人之間關系的破裂。
尤其是羅輯思維中還存在著股權分配嚴重不公的問題,這種情況本身就是一個導火索。由此導致合伙團隊產生種種矛盾,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當然,諸如羅輯思維出現的這種問題也并非不可調和,由于其問題癥結就在于股權分配不公上,因此在創業之初就重視股權分配制度的合理性,避免不公平的股權制度的出現,也就能有效避免這種不良后果的出現。
不論是真功夫、西少爺,還是羅輯思維,它們在創業之初的前景都是一片光明的,都是受到社會大眾的廣泛看好的。然而,就是這樣極具潛力,甚至已經在行業內打造出一定名氣的公司,最終卻面臨著或內斗或解散的不歡局面。這些事例共同說明,在創業之初一定要重視股權分配問題,順應時代的潮流,采用動態股權分配制度,能有效避免諸如此類的股權糾紛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