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1 鐵路物流概述

3.1.1 鐵路物流的內涵

鐵路物流(Railway Logistics)是依托鐵路的點、線集合,發揮基礎設施和生產運營兩個層面的網絡經濟特征,連接供給主體和需求主體,根據鐵路資源配置和優化條件,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功能有機結合,是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實體流動的計劃、實施與控制的過程。

鐵路現代物流的內涵在于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目標,以信息化為支撐,通過發展全品類物流,提供全流程服務,開展全方位經營,實行全過程管理,實現運輸、倉儲、加工和信息服務等業務融合發展。建設電子商務平臺恰恰是實現這種融合發展的最佳方式,“互聯網+貨運”意味著跨界融合,是智能與傳統行業的融合、創新基礎的融合、服務舉措的融合,有助于充分激發鐵路貨運的活力,創造新的增長點。

1.發展全品類物流

除法律法規明令禁止運輸的貨物外,對客戶提出的所有運輸需求,不區分貨物的品類、體積、重量、批次、運到時限、裝載要求、運載工具,全部納入鐵路物流服務范圍,敞開受理,直接辦理。

2.提供全流程服務

根據客戶提出的物流需求,鐵路為客戶提供站到站、站到門、門到站、門到門運輸以及倉儲、裝卸、包裝、加工等綜合物流服務。

3.開展全方位經營

全面全方位深入開展物流經營工作,對生產制造、商貿等企業的原材料、產成品全面推行物流總包及供應總包,滿足企業外銷外運的全部時限、服務需求和物資供應需求。深度介入企業內部供應鏈,開展企業內部生產物流總包,擴展企業內部生產物流市場。

4.實行全過程管理

將運輸組織管理拓展為對物流全過程各環節管理,對運輸能力、調度指揮、設施設備、人力資源、價格收費、物流服務、成本支出、信息服務等各要素實行一體化管理。

3.1.2 鐵路物流的特點

鐵路物流有鐵路自身的屬性與發展特點。我國鐵路是國民經濟大動脈,是國家重要基礎設施和大眾化的交通工具,這種特點不僅在我國存在,在世界其他國家也普遍存在。所以,鐵路物流定位,首先要考慮鐵路的三大特點,即“基礎設施”“大動脈”“大眾化”,同時還要考慮其網絡性和快捷性等特點。其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鐵路物流的網絡性

網絡是點和線連接形成的集合。鐵路作為自然壟斷行業,通過網絡協調運作實現產品位移。鐵路物流基礎設施網絡由實現空間效應的線路和實現時間效應的節點兩部分組成,其連接方式以鐵路線路為主,拓撲結構比較簡單,網絡治理模式為單主體形式。鐵路天然具有集中調度指揮、按圖行車、運輸進款清算、承擔社會公益性等基本特點。

2.鐵路物流的干線性

鐵路是我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該體系中,干線鐵路網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動脈,地區鐵路網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支動脈。因此,鐵路干線運輸能力是鐵路物流的主能力與主動力,它是鐵路物流的重要支撐,承擔著鐵路運輸的重要任務,是鐵路運輸的基礎。充分發揮鐵路干線的優勢,實現鐵路干線的三大特點(即運輸強度大、里程較長、匯集和輻射范圍廣等)是鐵路運輸優于其他運輸方式的主要特點。

3.鐵路物流的大宗性

鐵路作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骨干,承運的主要產品是大宗貨物。煤炭、石油、礦石、鋼鐵、焦炭、糧食等大宗物資是鐵路物流的主要產品。主要運輸產品的大宗性,決定了鐵路物流具有大宗性、一般性的特點。發展大宗物流、實施大客戶戰略,是鐵路物流的發展方向。

4.鐵路物流的環保性

鐵路發展綠色物流具有先天條件。在諸多交通方式中,鐵路是能耗最低、能源結構合理、機車牽引基本電氣化、污染最小、占地最少、安全最有保證的交通方式。各種交通工具的單位能源消耗中,私人小汽車是鐵路的9倍,飛機是鐵路的6倍,公共汽車是鐵路的4倍。鐵路每公里占地27畝,4車道高速公路每公里占地39畝,是鐵路的1.44倍,6車道、8車道則占地更多,而一條鐵路相當于5條4車道高速公路的運輸能力。因此,發展鐵路綠色物流是趨勢,也是各種運輸方式重組格局后,鐵路物流凸現優勢的根本。

5.鐵路物流的快捷性

鐵路物流具有準時、快捷的先天條件。我國鐵路經過第六次大提速后,鐵路的運行速度得到了較大提高。客運專線的建設為鐵路客貨分線運輸創造了條件,高鐵貨運建設也為鐵路的快捷運輸創造了條件,再加上鐵路的運行速度和正點率都較高,充分體現了鐵路物流的快捷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为县| 南丹县| 南华县| 奎屯市| 吉木乃县| 子长县| 绥德县| 寿光市| 静海县| 察雅县| 沂水县| 新和县| 清流县| 镇远县| 曲沃县| 凌海市| 双柏县| 襄城县| 井研县| 台北县| 平定县| 南宁市| 湘阴县| 怀柔区| 全椒县| 眉山市| 盐池县| 洪洞县| 祁阳县| 友谊县| 怀安县| 当涂县| 买车| 营山县| 正镶白旗| 达州市| 新乡市| 繁峙县| 永宁县| 双桥区| 新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