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幾歲必須要知道的1000個心理學常識(圖解案例版)
- 匯智書源
- 1058字
- 2020-06-28 16:55:15
九、在陌生的城市做陌生的事為什么會覺得時間過得很慢
在陌生的環境里,我們驚奇地發現時間流逝的速度變慢了。相反,在熟悉的地方時間又好像過得很快。同一時空里,時間流逝的速度永遠不會改變,之所以有不同的感覺,是因為我們自己心中的意念在作怪。
霍曉達平時在一家外企工作,節假日的時候喜歡獨自一個人背包旅行。這次他利用公司一個星期的年假時間去了一個他向往已久的城市。
在那里,霍曉達感受到了心靈的放松和自由。他漫步在街頭,仔細地欣賞著這座城市的每一處風景和文化,細心感受著每一種風格和韻味。
平時匆匆忙忙的時間在這里似乎流逝得很慢,平時單調的生活也在這里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滿足。
待到霍曉達回到公司,覺得過去的一個星期如一個月一樣長,為此他不禁大發感慨。

心理解讀
在陌生地方做陌生的事,會感到時間過得慢。對這種現象,心理學家總結出了一個規律叫作“陌生時長定律”,并且認為,之所以導致出現這種感覺,是我們自己心理的原因。
首先,在陌生的地方,我們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人總是對陌生的環境感到新奇,留意和觀察每一個細節,這些新鮮的體驗就會刺激大腦,讓大腦產生一種迫切的體驗感。因此,從感覺上來說時間走得慢了。而一旦在這個環境里待久了,由陌生變成了熟悉,大腦受到的刺激降低,對周圍的事物興趣減少,時間又會重新“恢復正常”。
其次,我們對陌生地方的期待心理也會導致產生“時間變慢”的感覺。在去陌生城市之前,會有一段到達的旅程,由于期待心理的影響,我們對將要抵達的地方會產生一種莫名的期盼。所以,當進入這個環境后大腦就會格外注意這里的每一個細節,在感官上我們當然就會發現時間變慢了。
陌生時長定律在很多方面都有體現。比如,到外地出差,明明只去了三天,回來后卻感覺去了半個月。的確如此,在陌生的地方,時間永遠處于一種“慢行狀態”。生命的長度未必會增加,但生命的質量卻是切切實實地提高了。
好多人總是嗟嘆“人生苦短”,在看到這個定律之后,是不是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問題呢?如果生活豐富多彩,每天都有新的刺激和挑戰,生命就會以另一種方式延長,肯定不會給你這種悲涼的氣息。如果你整天顧影自憐,把自己關在一個密閉的熟悉的小空間里,不肯出去走一走,不想迎入新空氣,壽命即使超過100歲,對你來說可能也只相當于60年的價值。
陌生時長定律告訴我們,只有增加生命的質量,才能擴展生命的長度和寬度。就像一句經典的廣告語說的:生命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生命本來就應該是一個充滿挑戰的過程過程,不斷地向陌生地進發,才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應該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