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幾歲必須要知道的1000個心理學常識(圖解案例版)
- 匯智書源
- 1101字
- 2020-06-28 16:55:12
七、“選擇恐懼癥”:陷入A還是B的僵局
人們常常會陷入一種“選擇僵局”——兩個選項A和B,都有可取的地方,又都有不可取的地方!我們往往在兩個選擇之間猶豫徘徊,遲遲做不出決定。我們的生活似乎也被這一道道選擇題弄得無比糾結。那么,如何才能打破這種僵局呢?
林萱是一個非常容易陷入糾結的人,選擇多對于她來說非但不是好事,而是一種痛苦、一種折磨。
當林萱和朋友一塊去逛街的時候,總是要把能逛的地方全逛完,最后選擇幾個自己感覺還可以的店,留下來慢慢選擇。可是當面對同樣兩件喜歡的衣服時林萱就犯愁了。店里的導購員還有幾個朋友對著兩件衣服把所有的優缺點都說了一遍,可是林萱到最后還是不能確定要買哪一個。
這種無法抉擇的情況還不只發生在買衣服這一件事上,生活和工作上的其他事同樣令林萱猶豫不決。要不要跳槽?該不該接這個項目?今天上班穿什么衣服呢?每當面臨選擇,林萱的內心都是崩潰的。為此,她也非常苦惱。
心理解讀
“選擇恐懼癥”,也稱為“選擇困難癥”。有此病癥的患者在面對選擇時會異常艱難,無法正常做出滿意的選擇,導致對于選擇產生某種程度上的恐懼。
導致“選擇恐懼癥”的原因大致可以分成三個:第一,不能確定自己內心最重要的需求,無法獲得心理平衡;第二,害怕承擔抉擇的后果;第三,對自我不滿,將對不滿“投射”出來,變相逃避自己。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成長起來的年輕人是選擇恐懼癥的高發人群,因為他們在面對生活中的問題時經常遵循著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很少思考問題本身是否存在問題,總是“見題答題”,并試圖尋找所謂的“標準答案”。這樣就很容易陷入選擇的旋渦中無法自拔,甚至引起恐懼。

心理自愈
想要克服“選擇恐懼癥”,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可以采用以下3點建議:

1.自我分析,學會改變
要進行自我分析,分析出自己為什么害怕選擇,是因為害怕承擔責任,還是因為自己拒絕成長,或者說這是一種習慣性的依賴。要學會改變自己,只要分析出自己,那么就要根據自己的分析,來對自己進行改變與完善。
2.悅納自己,樹立自信
很多恐懼癥患者就是因為不悅納自己、對自己不自信造成的,所以,要改變首先就得在心里接受和悅納自己,樹立起對自我的信心。過于追求完美,對自己要求過高,就容易患得患失。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一心想要得到別人的承認,就會迷失自己。接受自己的現況,不要去管別人怎么看,人們越害怕出錯,就越會感到手足無措。
3.堅信自己是對的
當面臨選擇困難時,可以嘗試著只選擇其中一項,不論對錯,也不去考慮更多,堅定這一選擇。選擇完成后不要后悔,也不要做任何對比,相信自己的選擇是最好的。這事實上是一種正面的心理暗示,患者可以通過不斷重復這樣的心理暗示,來逐漸走出選擇障礙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