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貨運與報關代理(第2版)
- 王洪 徐德嶺
- 676字
- 2020-06-19 15:06:32
3.1 節我國入世后的配額管理
為了調整國際收支和保護國內工農業生產,我國實行進出口配額管理。配額(Quota)是指一國政府在一定時期內對某些敏感商品的進口和出口在數量或金額上進行控制的一種手段。
1.進口配額
我國對進口商品的配額管理是根據1993年10月7日頒布的《機電產品進口管理暫行辦法》和1994年1月1日頒布的《一般商品進口配額管理暫行辦法》執行的。1994年共有53種,至2004年已減少為8種。凡有資格的企業要獲得進口配額應先向配額管理機關提出申請,管理機關根據配額數量,審核申請企業對配額的用途、支付能力、生產和經營能力,對符合規定的申請企業簽發“一般進口配額證明”或“機電產品進口證明”。取得配額證明的企業,應在3個月內憑該證明向有關主管部門申領進口許可證,過期該證明便作廢。海關憑進口許可證驗放貨物。凡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均屬違反管理行為,一經海關發現,便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下稱《海關法》)及其行政處罰實施細則的規定處理,情節嚴重、觸犯法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①未按規定辦理進口配額證明而對外簽約并到貨的;②擅自涂改或偽造進口配額證明的;③將機電產品化整為零、分簽合同或分口岸分散進口逃避監管的;④擅自轉讓和倒賣進口配額證明的;⑤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貨物許可證制度暫行條例》的。
2.出口配額
出口商品配額管理是根據1992年12月29日頒布、1993年1月1日施行的《出口商品管理暫行辦法》和《關于紡織品出口配額管理辦法》執行的。1994年共為138種出口商品實行計劃配額管理,至2010年已減少為49種。對配額出口商品,出口企業必須憑“配額證明”向有關主管機關申領出口許可證,海關憑出口許可證驗放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