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國際貨運與報關代理(第2版)作者名: 王洪 徐德嶺本章字數: 3484字更新時間: 2020-06-19 15:06:30
1.5 節報關管理的基本制度
報關是向海關辦理運輸工具、貨物、物品的進出境手續及其他相關手續的行為,因此,海關是報關管理的法定行政機構。報關管理制度是海關對報關人、報關員及其報關行為實施管理的基本業務制度,報關人員必須掌握其內容。
1.5.1 報關概述
從廣義上講,報關是指進出境運輸工具負責人、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進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或者他們的代理人向海關辦理運輸工具、貨物、物品進出境手續的全過程。其中,進出境運輸工具負責人、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進出境物品所有人或者他們的代理人是報關行為的承擔者,是報關的主體,也就是報關人。這里所稱的報關人既包括法人和其他組織,如進出口企業、報關企業,也包括自然人,如物品的所有人。進口貨物的報關人也稱報關單位。報關的對象是進出境運輸工具、貨物和物品。報關的內容是辦理運輸工具、貨物和物品進出境手續及相關海關手續。
報關,尤其是進出口貨物的報關,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包括許多步驟和工作環節,其中按規定的內容以規定的方式向海關報告進出口貨物的情況是報關工作的核心環節。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有時人們把向海關申報也稱為報關,這是狹義的報關概念。除另有說明外,本書所指的報關一般是廣義的報關概念。
1.報關的范圍
我國規定,所有進出境運輸工具、貨物、物品都需要辦理報關手續。報關的具體范圍如下。
(1)進出境運輸工具:指用以載運人員、貨物、物品進出境,在國際運營的各種境內或境外船舶、車輛、航空器和馱畜。
(2)進出境貨物:主要包括一般進口貨物;一般出口貨物;保稅貨物;暫時(準)進出口貨物;特定減免稅貨物;過境、轉運和通運貨物及其他進出境貨物。另外,一些特殊貨物,如通過電纜、管道輸送進出境的水、電等和無形的貨物,如附著在貨品載體上的軟件等也屬報關的對象。
(3)進出境物品:指進出境的行李物品、郵遞物品和其他物品。以進出境人員攜帶、托運等方式進出境的物品為行李物品;以郵遞方式進出境的物品為郵遞物品;其他物品主要包括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的外國機構或者人員的公務用品或自用物品,以及通過國際速遞進出境的部分快件等。
2.自理報關與代理報關
由于海關對進出境運輸工具、貨物、物品的監管要求各不相同,報關可分為進出境運輸工具的報關、進出境貨物的報關和進出境物品的報關三類。其中,進出境運輸工具作為貨物、人員及其攜帶物品進出境的載體,其報關主要是向海關直接交驗隨附的、符合國際商業運輸慣例、能反映運輸工具進出合法性及其所承運貨物、物品情況的合法證件、清單和其他運輸單證,報關手續較為簡單。進出境物品由于其非貿易性質,且一般限于自用、合理數量,報關手續也很簡單。進出境貨物的報關就較為復雜,為此,海關根據對進出境貨物的監管要求,制定了一系列報關管理規范,并要求必須由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且經海關注冊的專業人員代表報關單位專門辦理。本書主要闡述進出境(或進出口)貨物的報關。
進出口貨物的報關又可分為自理報關和代理報關兩類。
(1)自理報關。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自行辦理報關手續稱為自理報關。根據我國海關目前的規定,自理報關單位必須具有對外貿易經營權和報關權。
(2)代理報關。代理報關是指接受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的委托代理其辦理報關手續的行為。我國海關把有權接受他人委托辦理報關納稅手續的企業稱為報關企業。報關企業從事代理報關業務必須經過海關批準且向海關辦理注冊登記手續。
根據代理報關法律行為責任的承擔不同,代理報關又分為直接代理報關和間接代理報關。直接代理報關是指報關企業接受委托人(即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義辦理報關手續的行為。間接代理報關是指報關企業接受委托人的委托以報關企業自身的名義向海關辦理報關納稅手續的行為。在直接代理中,代理人代理行為的法律后果直接作用于被代理人;而在間接代理中,報關企業應當承擔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自己報關時所應當承擔的相同的法律責任。
1.5.2 報關員的職業資格與行為規范
報關員是指代表所屬報關企業向海關辦理進出口貨物報關、納稅等業務的人員。報關員主要負責在進出口貿易中辦理海關及其他進出口貿易手續。我國海關總署決定自2014年起不再組織報關員資格全國統一考試,報關員由企業自主聘用,由報關協會自律管理,海關通過指導、督促報關企業加強內部管理,實現對報關員的間接管理。
1.報關員的權利與義務
(1)報關員的權利
①根據海關規定,代表所屬報關單位辦理進出口貨物報關納稅等海關事務。
②有權拒絕辦理所屬企業交辦的單證不真實、手續不齊全的報關業務。
③根據海關法規,對海關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有權向海關申請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
④有權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對海關工作進行監督,并有權對海關工作人員的違法、違紀行為進行檢舉揭發和控告。
⑤有權舉報報關活動中的違規走私行為。
(2)報關員的義務
①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海關規章。
②熟悉所申報貨物的基本情況,提供齊全、正確、有效的單證,準確、清楚地填報進(出)口貨物報關單,并按有關規定向海關申請辦理進出口貨物的報關手續。
③海關查驗進出口貨物時,應按時到場,負責搬移貨物、開拆和重封貨物的包裝。
④負責在規定的時間內辦理繳納所申報進出口貨物的各項稅費的手續、海關罰款手續和銷案手續。
⑤配合海關對走私違規案件的調查。
⑥協助本企業完整保存各種原始報關單證、票據、函電等資料。
⑦參加海關召集的有關報關業務會議或培訓。
⑧承擔海關規定報關員辦理的與報關業務有關的工作。
2.報關員行為規則
報關人員從事報關服務,應當遵守必要的行為規則,努力提高服務水平。按照海關法確立的法律原則以及海關總署的具體規定去履行報關職責,主要內容如下。
(1)報關員代理業務時,應當對本企業負責,接受海關的指導和監督,遵守國家機關法律、法規和海關規章。
(2)報關員應當在企業所在地海關關區內辦理本企業授權承辦的報關業務。報關人員應熟悉所申報進出口貨物的基本情況,提供齊全、正確、有效的單證,準確、清楚地填報報關單,按規定向海關提交報關手續。
(3)報關員有權拒絕辦理所在企業交辦的單證不真實、手續不齊全的報關業務;有義務配合海關對走私犯罪案件的調查;有責任協助本企業完整保存各種原始報關單證、票據、函電等資料。
(4)報關員應當使用有效的報關員證件辦理報關業務,其簽字在海關備案;報關員向海關遞交報關單,應當有報關人員和所在企業的法定代表人的簽字,并負責在規定的時間內辦理所報進出口貨物的各項稅費手續、海關罰款手續和銷案手續。
(5)報關員不得向海關工作人員行賄。報關人員以行賄等犯罪手段收買海關工作人員,逃避海關監管,從事走私違法犯罪活動;海關工作人員收受賄賂、貪贓枉法,庇護、放縱走私以致串通走私。這些行為直接損害了國家利益,為法律所不容。報關員的行賄往往還有其他人指使、授意、提供財物等。在這種情況下指使、授意的,即提供財物者要承擔法律責任,報關員作為參與者、知情者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也就是說還應當作行賄者受到懲處。
3.報關員的法律責任
報關員是受所在企業的委托,向海關辦理有關貨物的進出口和納稅事宜的專門人員,必須具備辦理上述事宜的專業知識、工作經驗和道德品質,必須具備相應的資格條件。目前,報關員業務素質參差不齊,一些人員法制觀念淡薄,私刻印章、私自攬活、亂收費、伙同不法人員進行走私活動,甚至以不正當手段敗壞海關聲譽。上述問題嚴重擾亂了報關秩序,影響了國家稅收,損害了企業的正當權益。
報關員是聯系企業和海關的橋梁,是海關對進出口貨物實施監督管理的助手,每年承擔數億噸進出口貨物的報關,在對外貿易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報關員素質的高低和報關質量不僅關系著國家政策法令的有效執行,也關系著進出口貨物通關的速度,關系著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報關員需要熟悉和掌握海關的基本法規、海關監管制度、海關操作程序、進出口貿易價格估算、進出口業務、外貿運輸保險以及英文基礎知識。
報關員在辦理進出口貨物報關業務時,應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海關規章,如實申報,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報關員在報關活動中,違反《海關法》和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由海關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責任。
報關員非法代理他人報關或者超出其業務范圍進行報關活動的,由海關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暫停其執業;情節嚴重的,取消其報關從業資格。
報關員向海關工作人員行賄的,由海關取消其報關從業資格,并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并永久不得從事報關工作。
報關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海關處以罰款:①轉借、涂改報關員證件的;②未經企業授權自行招攬報關業務的;③不履行報關員義務的;④因其他原因須處以罰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