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抓住孩子智力發展的關鍵期
兒童潛力的遞減法則
生命中最重要的時期,并非是大學讀書的階段,而是在人生最早期——從出生到六歲,因為它是智力形成的最重要時期。而且,這不僅是智力,還是其他方面的心智潛能形成的關鍵期。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 蒙臺梭利
毫無疑問,孩子的天賦存在著差異,有的天賦高,有的天賦低。盡管我一直強調對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但我也不會試圖去抹殺這種差異。如果有人想借此來說孩子的發展完全取決于天賦,早期的家庭教育無足輕重,那無疑是無稽之談。簡單地說,絕大部分孩子的天賦都是差不多的。
但是,孩子的潛能是無限的,每一位父母都為孩子那無以倫比的學習能力而驚嘆不已。可以說,正是孩子早期無與倫比的學習潛能成就了他們的必備技能,而這種潛能產出的智慧之果是那么顯而易見。
我一再強調對孩子應該盡早教育,就是因為我看到了孩子的天賦是迅速遞減的,我把它稱為“兒童潛力的遞減法則”。
不只是人,其他動物的潛能也是處于遞減之中。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就在于動物的生長期都是固定的,不同動物之間僅僅是這個生長期有所不同罷了。不管是人還是其他動物,一旦錯過它,自身發展的最佳時機也就隨之而去。
拿我們最常見的小雞、小狗舉例,小雞“認知母親”的潛能大概在出生后4天內。一旦在這個時間內它沒有遇到自己的媽媽,即使以后遇到了,也不會再跟隨而去。另外,小雞“辨別母親聲音”的潛能大約是出生后的8天內,如果在這個時間內沒聽過媽媽的聲音,以后也很難再分辨出來。
在小狗身上,潛能的遞減更為明顯。大家都知道小狗經常會把吃剩下的食物藏起來,等下次再吃。這項本領也是通過學習而來的,不過這個學習潛能也有一定的時間限制。如果在這個時間內把小狗單獨喂養,它也就失去了藏食物這個本領。
我們人類的天賦也是如此。我想通過講述英國司各特伯爵兒子小司各特的故事,來說明兒童潛能的遞減規則。
嬰兒時的小司各特跟著父母出海旅行。不幸的是,當船航行到非洲沿岸時被巨浪打翻,司各特一家流落到一座荒島上。不久之后,司各特夫婦染病去世,只剩下了尚在襁褓中的小司各特。再后來,一群大猩猩收養了這個“異族”小孩。
20多年后,一艘英國商船在島上發現了小司各特,他像大猩猩一樣靈巧地攀爬跳躍,雖然他已經長成了一個強壯的青年,但他不會用兩條腿走路,更不會說人類的語言。人們把小司各特帶回了英國,這個“猩猩孩子”很快引起了巨大轟動。由于小司各特完全不具備人類的行為能力,為了讓他重返社會,科學家們不得不像教嬰兒那樣教導他。
但是這個過程卻異常地艱難,科學家們花費了10年時間,才教會了他吃飯,穿衣服,用雙腿行走等基本能力。在語言上,他還是不能和人正常交流,甚至說出一個連貫的句子都非常困難,反而更習慣像大猩猩那樣吼叫。如果這些放到嬰兒時期,孩子巨大的潛能會讓他們在短短一兩年內就有突飛猛進的發展,四五歲的時候就完全具有這方面的能力了。
這個事例充分說明了兒童潛力的遞減法則。如果孩子錯過了潛力最活躍期,以后即使加倍的教育也很難收到同樣的效果。如果說孩子剛生下來時潛在能力值為100,如果放棄教育,就會迅速衰退,到5歲時可能就會減少到80,而如果從10歲才開始教育,即使教育得再好,很可能只發揮60的潛能。因此,我們要為孩子的潛能發揮積極創造條件,讓孩子不失時機地發展其能力。
0~3歲是孩子發展的關鍵期,孩子在這一時期的認識能力和學習潛能超乎我們的想象。他們的大腦好比一張白紙,任何事物都能快速而深刻地留下印記。在這一階段,應該讓他們充分接觸語言、文字、音樂、繪畫等方面的知識,為他們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