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經典胎教范例 讓寶寶更聰明作者名: 鄭國權本章字數: 616字更新時間: 2020-06-19 19:02:04
經典傳承:《誡子書》
三國時期的大軍事家諸葛亮,畢生鞠躬盡瘁,一則《出師表》,道盡了諸葛孔明的忠信風范而千古流芳。而《誡子書》是另一篇諸葛亮告誡和教育子女的短文,雖然寥寥數言,卻句句發人深省。準媽媽細嚼其味,會令人回味無窮。
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譯文
有道德修養的君子,是這樣進行修養鍛煉的,他們以靜思反省來使自己盡善盡美,以儉樸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要學得真知必須使身心在寧靜中研究探討,人們的才能是從不斷學習中積累起來的;如果不下苦功學習就不能增長與發揚自己的才干;如果沒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學業成功。縱欲放蕩、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節操高尚。如果年華與歲月虛度,志愿時日消磨,最終就會像枯枝落葉般一天天衰老下去。這樣的人不會為社會所用而有益于社會,只有悲傷地困守在自己的窮家破舍里,到那時再悔也來不及了。
《誡子書》全文的主旨是勸兒子勤學立志,提出以修身和養德為要,以治學和淡泊為徑,靜心治學以修身,淡泊儉約以養德,最忌荒唐險躁。這些話看似老生常談,但卻是出于父子之情,可以說是諸葛亮對自己一生的總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