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3 統計學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1.3.1 統計總體、總體單位和樣本

1.統計總體

統計總體是指根據一定目的確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全體。它是由客觀存在的、具有某種共同性質的許多個別事物構成的整體(集合體),簡稱總體。

在統計研究中,總體是所研究的人或事物的完整集合。

統計要研究客觀現象總體的數量特征和數量關系,首先要對統計總體有明確的認識。

例如,我們要研究全國鄉鎮工業企業發展情況,全國的鄉鎮工業企業就組成一個總體。這些鄉鎮工業企業盡管資產規模、產品品種、技術力量、設備狀況、經濟效益等各不相同,但它們都是鄉鎮企業,都是工業生產單位,向社會提供工業產品或勞務服務,在這方面具有共同性,或稱同質性,是統計總體賴以形成的客觀基礎。

總體具有三個特征:①大量性;②同質性;③變異性。

2.總體單位

總體單位是構成總體的每個事物或基本單位,也稱個體(元素)。

原始資料最初就是從各個總體單位取得的,所以總體單位是各項統計數字最原始的承擔者。例如,研究某個工業部門的生產情況時,該工業部門的所有工業企業可以作為一個總體,每個工業企業是總體單位,將每個工業企業的某些數量特征加以登記匯總,就取得該工業部門的統計資料。

總體和總體單位是相對而言的,隨著研究目的不同,同一事物在不同情況下,可以作為總體,也可以作為總體單位。

3.樣本

樣本是從某個總體中抽取部分單位所組成的整體。樣本中個體的數目稱為樣本容量。

樣本是總體的一個子集,它的數據是進行實際測量而獲得的。

一般情況(不同領域標準不一)下,樣本中個體的數目大于30稱為大樣本;樣本中個體的數目小于或等于30稱為小樣本。在有些情況下,大樣本和小樣本所用的統計處理方法不一樣。

1.3.2 標志和標志表現

1.標志

標志是反映總體各單位屬性和特征的名稱。

每個總體單位從不同方面考察都具有許多屬性和特征。例如,每個工人都具有性別、工種、文化程度、技術等級、年齡、工齡、工資等屬性和特征,這些就是工人總體單位的標志。

2.標志表現

標志表現是總體各單位的某一標志之后所表明的屬性或數值。標志分為品質標志和數量標志兩種。

凡是只能用文字表示的、表明單位屬性方面的特征,如工人的性別、設備的種類、企業的經濟類型等稱為品質標志。性別標志具體表現為男女;設備的種類標志具體表現為車床、銑床、沖床等。凡是可用數值表示的、表明單位數量方面的特征,稱為數量標志,如工人的工齡、工資,企業生產設備的能力,職工人數,產品產值等。工齡標志具體表現為不同的年數,某工人工齡是15年,則工齡是數量標志,15年是該標志的數值表現。

不論是品質標志還是數量標志,如果在一個總體的各單位具體表現都相同,就稱為不變標志。例如,在工人總體中,職業這一標志各單位表現都是工人,所以職業便是不變標志。在一個總體中,當一個標志在各單位的具體表現有可能不同時,這個標志便稱為可變標志。例如,在工人總體中,各單位的工齡可能表現不同,所以工齡便是可變標志。可變標志的屬性或特征的具體表現由一種狀態變到另一種狀態,統計上稱為變異,所以可變標志也稱為變異標志。在一個總體中不變標志和變異標志各自發揮重要的作用。一個總體至少要有一個不變標志,才能使各單位結合成一個總體。

1.3.3 統計指標和指標體系

1.統計指標

統計指標是反映統計總體數量特征的概念和數值。例如,2016年江蘇省常州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22721元,反映了常州市經濟發展的狀況和水平。

由此可見,完整的統計指標是由5項基本要素構成的:時間范圍、空間、指標名稱、指標數值及計量單位,其中指標名稱和指標數值是核心要素。

指標概念(名稱)是統計所研究的社會經濟現象的科學概念,表明社會經濟現象的質的規定,反映某一社會現象內容所屬的范圍。

指標數值是統計所研究現象的具體數量綜合的結果,對某一社會經濟現象總體特征從數量上加以說明。

統計指標必須包括時間狀態、空間范圍、計量方法等限定,不能隨意變動,同時必須注意由于上述條件的變化而引起數值的可比性問題。總之,統計指標是統計名稱及其指標數值的有機結合,是統計研究對象的具體化,也是統計對客觀事物認識過程由質到量、質量結合的起點。

2.統計指標的分類

統計指標按照指標屬性差異,分為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

凡是反映現象總規模、總水平和工作總量的統計指標都稱為數量指標,如人口總數、企業總數、職工總數、工資總額、國內生產總值、商品流轉額、商品進出口總額等。這些指標不論是總體單位總量還是總體標志值總量,都反映現象或過程的總規模和水平,所以數量指標也稱為總量指標,用絕對數來表示。

凡是反映現象相對水平和工作質量的統計指標都稱為質量指標,如糧食平均畝產量、職工平均工資、人口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工人出勤率等。質量指標是總量指標的派生指標,用相對數或平均數來表示,以反映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對比關系。

3.指標和標志的聯系與區別

兩者的主要聯系:

●許多統計指標的數值是從總體單位的數量標志值匯總而來的。例如,我國鋼產量(統計指標)是由我國每個鋼鐵企業(總體單位)的鋼產量(數量標志)的具體數值匯總而來的。所以,數量標志是統計指標的基礎。

●有些統計指標與數量標志之間在一定條件下存在著變換關系。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原來的統計總體可以變為總體單位,相應的統計指標就變成數量標志。例如,當把某企業作為統計總體時,其產量、職工人數、工資總額都是統計指標;當把該企業作為總體單位時,其產量、職工人數就成了數量標志。

兩者的主要區別:

●說明的對象不同。指標是說明總體特征的,標志則是說明總體單位特征的。

●表示方法不同。標志有不能用數值表示的品質標志與能用數值表示的數量標志兩種,而指標都是用數值來表示的,沒有不能用數值表示的指標。

4.指標體系

指標體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聯系的統計指標所組成的有機整體,用以反映所研究現象各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

單個統計指標只反映總體某個數量特征,說明現象某一側面情況。但是客觀現象是錯綜復雜、具有多方面聯系的。要反映客觀現象的全貌、描述現象發展的全過程,只靠單個統計指標是不夠的,應該設立統計指標體系。

例如,工業企業是在一定生產經營主體的組織下,由資本金、勞動力、物資、技術、設備、生產、供應、銷售等相互聯系的整體活動。為了反映企業生產經營的全貌,就應設立產量、產值、品種、質量、職工人數、勞動生產率、工資總額、原材料、設備、財務成本等指標群,來組成工業企業統計指標體系,其中,產品產量、總產值、增加值、品種、質量指標又構成企業生產統計指標體系,而固定資金、流動資金、生產費用、產品成本、銷售利潤又構成企業財務指標體系等。

社會經濟統計指標體系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即基本統計指標體系和專題統計指標體系。基本統計指標體系是由社會指標體系、經濟指標體系、科技指標體系三個子系統構成的,每個子體系又可以設若干門類指標或指標群,以反映其基本情況和相互聯系。專題統計指標體系是指針對社會經濟專門問題而制定的專項指標體系,如經濟效益指標體系、國際收支指標體系、小康生活水平指標體系等。

指標體系的設置不但是客觀現象的反映,而且是人們對客觀認識的結果。隨著客觀形勢的發展變化及實踐經驗和理論研究的積累,指標體系也將不斷更新,漸臻完善。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充县| 辽中县| 盈江县| 锡林浩特市| 开化县| 东乡| 香格里拉县| 姜堰市| 鄯善县| 崇仁县| 陇川县| 武强县| 垫江县| 慈溪市| 葵青区| 兴国县| 会理县| 漾濞| 华安县| 剑阁县| 尼勒克县| 铜鼓县| 樟树市| 浦北县| 泾源县| 清徐县| 香河县| 榆树市| 白山市| 宣化县| 辽中县| 正蓝旗| 墨玉县| 阆中市| 宣城市| 义乌市| 图片| 齐河县| 和静县| 太和县| 奉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