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制度,從三國以后,是很衰頹的,無足稱述。《三國志·王肅傳》:“自初平之元,至建安之末。天下分崩,人懷茍且。紀綱既衰,儒道尤甚。至黃初……之后,……太學始開。……至太和青龍中,中外多事,人懷避就,雖性非解學;多求詣太學。太學諸生有千數。而諸博士,率皆粗疎,無以教弟子;弟子本亦避役,竟無能習學。冬來春去,歲歲如是。……正始中,有詔議圜丘,普延學士。時郎官及司徒領吏,二萬余人,雖復分布,見在京師者,...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教育制度,從三國以后,是很衰頹的,無足稱述。《三國志·王肅傳》:“自初平之元,至建安之末。天下分崩,人懷茍且。紀綱既衰,儒道尤甚。至黃初……之后,……太學始開。……至太和青龍中,中外多事,人懷避就,雖性非解學;多求詣太學。太學諸生有千數。而諸博士,率皆粗疎,無以教弟子;弟子本亦避役,竟無能習學。冬來春去,歲歲如是。……正始中,有詔議圜丘,普延學士。時郎官及司徒領吏,二萬余人,雖復分布,見在京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