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趙罟被誣陷私吞賑災款一事,背后有人在密切地關注著,令人意外的是其中也包括趙奕和綾妃。
“奕兒,那件事怎么樣了?”綾妃見趙奕過來急切地問道。
“聽說父皇又把調查權轉到了刑部,這下麻煩了?!壁w奕感覺口干舌燥,端起桌邊的茶一飲而盡。
“沒想到這件事弄到這地步……”
“我也沒想到太子竟然這般頑固,母妃,我們這么大費周章對付太子到底是為什么?”
“那個人這樣吩咐的,我也沒辦法。誰知道他存了什么心思?!?
“母妃,那個人到底是誰,為什么我們要聽命于他,您到底有什么把柄在他那里?”
“你只管照吩咐做事就是,別的不要多問,況且這樣對我們也是有益的?!?
“那萬一刑部查到我們頭上怎么辦?畢竟刑部也不在我們這邊?!壁w奕擔憂地說。
“你怎么如此膽???就算他要查,也查不到我們頭上。從現在起,這件事已經與我們無關,我們只要安靜地喝茶聽風雨就是。”
綾妃說的氣定神閑,趙奕卻還是隱隱不安,擔心這樣明目張膽地誣陷太子,被查到不一定有什么好結果。但見綾妃端起茶來喝,他也不好再說什么了。
就在綾妃和趙奕這談話沒多久,趙罟那邊就得到了消息。
“沒想到這件事居然是七王爺他們做的,可是他們不是一向看不起我們,只把四王爺當做對手嗎?”李栩嘆息,“真可惜,就只有這么點消息。前面那么長時間也不知道說了些什么?!?
“阿蘿做得已經很不錯了,你就不要在這里說這些了?!蓖跷男乱徽f到這個叫阿蘿的人,眼神里就閃著光芒。
“阿蘿這次做的很好,文新你找個合適的時機把賞賜帶給她,叫她萬事小心?!?
“好的?!?
“雖然知道這件事是老七做的,但是看得出來,老四也想利用這次機會重傷我們。所以,比起老七,我還是更希望把重點放到老四身上,雖然這次的事情不足以扳倒他,但至少也要讓他付出代價?!?
“可是刑部的魏遲怕是不好對付,我擔心的不是他能不能還我們清白,而是我們針對四王爺的計劃,他插了進來,我們的行動難免會受到影響。”李栩道。
“魏遲確實有點讓人難以捉摸,這人行事向來低調,這么多年也沒見他與哪位皇子走的近,似乎唯獨對十二弟還有點好印象,不過十二弟也是個安靜的人,所以倒是沒有人猜測他們的關系。不過,這也很難說……”
“那倒是可以明確一點,魏遲不會偏向四王爺?!蓖跷男乱幌蛳矚g如此自信地做出自己的判斷。
“說不定哦,以四王爺那機智,他不會就這樣把這件事完完全全交給別人的。他會不會采取什么行動強行讓魏遲倒向他也說不定啊?!崩铊蚍瘩g王文新,當然,他也習慣了反駁王文新。
第二日,刑部一來就提審了劉凱,仿佛生怕晚了這人就留不住一樣。不過,得到的結果依舊是一樣的,罪責還是指向林之重。當時在一旁聽審的林之重差點沒一口老血噴出來。他以為趙鄴在皇上面前為他說了話,劉凱便會如實交代這事與他無關,沒想到如今還是一樣。于是,一方面他猜測劉凱不是按照趙鄴指示說的話,另一方面他又懷疑趙鄴那樣說只是想在皇上面前裝樣子,實則還是不放過他。如此,林之重也迷糊了。
“林大人,你看這可如何是好?”
“魏大人只管依法辦事,區區一賤民的片面之詞,我相信魏大人定能識別其中真偽?!?
正當兩人不知如何進行下去時,魏遲貼身侍從傳來消息,說是查到劉凱逃脫的妻兒了。
“堂下劉凱,本官問你,你被抓時,家中妻兒何在?”
“草民不知?!眲P聽到魏遲問自己妻兒時,渾身上下都緊張起來,手心都出了汗。
“還是說他們在你被抓之前就跑了,那么說你是知道有人會來抓你了?”魏遲緊緊盯著劉凱,但劉凱一直低著頭。
“草民真不知。”
“那你可知你的妻兒在逃亡的路上被人殺了?”
“你說什么?怎么可能,他們說了會好好保護他們娘倆的。不可能,不可能,你別想騙我。”劉凱激動地抬起頭來看著魏遲,渾身因激動在不停顫抖。
“本官從不做欺瞞他人之事,現下你妻兒的尸首正在運往京中的路上,還有我手中有件東西可以證明本官并沒在說謊?!?
魏遲將手中的長命鎖拿給身旁的侍從,那侍從將它拿給了劉凱。這長命鎖,是一直戴在劉凱孩子身上的,所以他一看到便能知道魏遲的人確實見到了自己的妻兒。
“我不信,他們走的時候還好好的,怎么可能會……”
“你大可以等到他們的尸首運到京中后去一看究竟,不過你還能不能活著看到他們就看你自己的選擇了。”
“大人,草民都招、都招。”
……
“你的意思是你并不知道那人的身份,只是按照他們說的把指使你的人說成是林大人?”
“回大人,確實如此。當晚那人蒙著面用刀架著草民的脖子,草民只能聽出他的口音有點奇怪,像是東境的夷人,但連他長什么樣都不知道。”
“那你怎么確定他能保護你的妻兒,你怎么確定他有那個能力?”魏遲對于劉凱的話還是懷疑。
“草民當時哪還能想那么多,能讓妻兒都活命,草民已經很知足了?!?
魏遲顯然知道在劉凱那里再得不出任何有價值的信息,于是命人將劉凱關押起來,也特地加派人手守著大牢。
“大人,和劉家妻兒一起被發現的黑衣人也在路上自盡了,尸首也一起在運往京中。”
“你們怎么找到他們的?”魏遲疑惑不解。
“是有人在暗中引導我們,但是我們卻沒辦法查到是誰?!?
“嗯,現在暫且不說這個。對了,那個黑衣人身上有沒有什么特別的線索?”
“是東夷人,頸后有東境的弓漁印記。”
“東境?”
魏遲一聽到東境兩字便知曉了自己要面對的其中利害,但無論如何,他也只能據實上報。只不過,盡量給自己留有余地。最終,他沒有讓人去抓捕東境渠首,而是以禮相待將他請來了京中。
正式開審當日,因皇上在,牽連此次案件的趙鄴、趙罟也在,魏遲感到一股巨大的壓力,評判稍有不慎,便會惹禍上身。劉凱也按照他上一次的供述再次招供,一旁的林之重方稍感放松。
趙鄴聽到東境渠首被魏遲請到了京中的消息時就知道這次他又失算了,而趙罟卻坐在一旁悠閑地喝茶。
“看到這堂下的尸體,渠首應該明白本官此次將您請來的目的了?!?
“不過一介平民,就算是東境的人,那與本首也沒多大關系吧?魏大人,不是小題大做了吧?”
“若是一介平民也罷了,但他自盡時偏偏用了東境戍衛特有的短刀,渠首,這又作何解釋呢?”
“皇上明察,臣萬不敢做出這污蔑太子與朝廷命官的事情啊,一定是有人想要栽贓嫁禍于臣。”渠首見自己無力反抗,便向皇上要人情,“臣這么多年來在東境安守本分,恪盡職守,這些皇上也是知道的,臣怎么會做出這等欺君罔上的事來?”
“即使如此,也是你的失職,讓亂臣賊子鉆了空子?!?
“是,這確實是臣失職,請皇上降罰?!鼻滓娀噬喜]有重罰他的意思,便欣然領了這失職之罪。
“朕命你回去之后重整軍隊,查出那亂臣賊子予以重處,戍守東境,十年內不得帶軍入京,若有違抗,沒收軍權。當然,對于太子和林愛卿,你也當給他們一個交代,這件事也無需朕再多言?!?
“謝皇上圣裁,臣必定竭盡全力守好東境,萬不再讓賊人有機可乘?!?
對于這個結果,趙罟雖然不滿意,但是也猜到了八九分:皇上心里早明白事件真偽,只是借著這件事正好給這幾年來蠢蠢欲動的東境一個警告,若是東境有任何越線之舉,收回那渠首的兵權是勢在必行。另一方面,趙罟知曉皇上一向偏袒趙鄴,對趙鄴和東境的關系也清楚明了,此次也當是給趙鄴警告,但最終也沒追查到底,還是在給趙鄴留著機會。到底,皇上還是偏愛趙鄴的,若在此事中他與趙鄴互換身份,結局又會是另一番景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