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漫步在街道上,天上下著小雨,行人都打著傘。
雨城就是這樣,一年四季的每一天都下著雨。從未有晴天,從未有雨停的時候。
路人都冷淡地走自己的路,有少數人用奇怪的目光打量我——對,我知道,因為我沒打傘。
打傘才是多此一舉,我想。
繼續漫無目的地走,面對路人奇怪的目光都有點煩了。
我想了想,還是把傘打開。我融入雨城了,卻覺得自己好傻。
街道晶瑩剔透,即使沒有太陽,仍然折射著一閃一閃的亮光,模糊的倒映出街道旁的大樹。
我摸過地,看起來是濕的,實則是干的,除了有時會濕;在我覺得打傘不多此一舉的時候。
我正未調查未進展而苦惱,忽然看見一個少女。
那個少女在街對岸,引人注意的是她拿著傘卻不打,任由雨點落在身上。
像是找到了知己,我激動地愣住了。
原來不止我一個人發現!
我試探地說道:“你好。”
少女聽到了,她嚇得立馬把傘撐起。然后向我望來,尷尬一笑:“你好。我們……好像不認識吧?”
“對,我們不認識。”我說,“但是,你是不是也發現了?”
“發現什么?”
我把傘收好:“發現雨有問題。”
少女的眼神閃爍一下:“雨城的雨有什么問題?”
“你一定發覺了。”我篤定地說,“你剛才在淋雨。”
少女依舊反駁:“我就想淋雨不行嗎?”
“那你也發現了吧,你的衣服沒有濕。”我說。
少女說不出話來。
“你住在這里嗎?”我問。
“我是住在雨城。”少女嘆口氣,“但我也不知道假雨是怎么回事。”
我驚喜地叫道:“我想我們可以一起調查!”
少女猶豫了一下,然后點點頭。
二
這天上的雨不是真雨。雖然有雨水的形態,也有雨聲。
能肯定地說出這句話,是經過了我的反復調查。
經過幾天觀察,我發現大多時候雨沒有任何觸感,也沒有任何溫度。
只有偶爾一次會下真正的雨,我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還在調查中。可行人不管雨真不真,他們每天照舊打著傘。
我是來散心的,聽說雨城很適合,就來了。
沒想到的是,雨城整座城都陰沉沉的,心情根本好不起來!所以我還是很煩。但我想調查清這里的不對勁,畢竟終于有事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難道就沒有人發現雨不是雨嗎?我疑惑地想過好幾次,都找不到答案。
現在我和少女坐在長椅上。
“網上有關于雨城的探討。”少女看著她的包說,“少數幾人提出了雨不對勁。”
我睜大眼睛:“等等,你的包為什么可以上網?出現了一面屏幕?”
“是虛擬屏,能連接網絡。”少女回答,“平時不用它會隱掉。你應該了解吧,雨城的虛擬技術很出名。”
“原來如此。有什么發現嗎?”我問。
“提出不對的都是去過雨城的游客。”少女搖頭,“雨城居民沒有發帖的。至于反駁的人,大多數都沒有去過,而雨城居民倒也沒有爭論。”
“沒去過?那怎么下的定論呢?”
“可能因為雨城居民都沒說有問題吧。”少女皺起了眉。
我驚訝:“就跟著多數派走嗎?”
少女無奈:“大眾心理。”
我說:“可雨城居民感覺說不通……”
“還是要弄清楚,我才不喜歡天天都打著傘,太壓抑。”少女道。
“我覺得,”我想到一個點子,“我們可以去街上問一問。”
“好主意。”
三
一名打著傘的行人冷漠地看著眼前的我,我沒有打傘。
“你好,請問你有發現雨不對勁嗎?”我問。
“沒有。”行人淡淡地說,然后轉身就離開了。
唉,又是這樣的回答,這樣的語氣,這樣的冷淡......
我繼續采訪。
“你好,請問你有發現雨不對勁嗎?”
“沒有。”
......
經過不知多少次的碰壁,我都有些沮喪了,找到長椅就坐下來休息。
少女也疲憊地過來會合。
“你有結果嗎?”我問。
“沒有。”少女說。
“我覺得好像問不出什么來。”我說,“人們都很冷漠,不好調查。”
少女倒沒有多失望:“我早猜到了。”
我投去詢問的眼神。
少女說:“他們應該太忙了,所以也無暇顧及其他吧。我問過母親假雨怎么回事,她說不要管太多。
“因此我也不敢提出,那會很與眾不同,況且就我一個人支持……遇到你時,也不敢承認。”
我默默地點頭:“我也是。一個人時,根本不敢上街調查。”
空氣安靜下來,只有雨聲。
少數派就只會輸嗎?我想,這雨城的雨,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還未細想,只見一名婦女打著傘來到我們面前,似乎還有些怒意。
我不認識她,正疑惑,少女站起來弱弱地說:“媽……”
這是她的母親?我心中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回去。”婦**沉地說。
“哦……”少女看了我一眼,走了。
“等一下!”我叫道,“請問您是她的母親嗎?”
“是,所以呢?”
“那您知道雨城為什么會下假雨嗎?”
“不知道。”婦女停住腳,然后冷冷地問,“就算知道了,又能做什么?”
我不知哪來的勇氣:“知道了就可以讓雨城重見陽光!”
“雨城為什么要見陽光?”婦女轉過身,“還有,你為什么要管雨城的事?”
我頓住了。
婦女轉身又走,少女小聲地對我說:“我先回去了,我媽就那樣,她的話你別在意啊,畢竟爸爸早早就拋棄了她……”
“還不走嗎?”婦女遠遠問了一句。
少女忙追上去:“來了!”
“把傘打上!”
“哦……”
我總覺得哪里怪怪的,少女的母親好像知道一切,卻不愿意說。
四
已經好幾天沒見到少女了。我挑逗著雨珠,今天下的是真雨。
雨珠涼絲絲的,真實的它給我一種心安的感覺。
少女應該被她母親關在家里,看來后面的調查要靠我自己了。孤獨感涌上心頭,都不知道是第幾次了。
我把傘打好,出發去圖書館,那里可以查到一些雨城歷史。
翻著一本本書,我忽然找到一段很有用的文字。
雨城以前名為陽城。氣候溫暖,雨水細膩,四季如春。而十四年前卻突然陰雨綿綿,因此改了名。
雨城的情境也引得很多悲傷的人前來,眾多悲傷齊聚,這里成了他們的家……
“是你!”一聲驚呼響起,我扭過頭,居然是少女。
“你‘逃’出來了?”我也驚訝。
少女在旁邊坐下來:“沒。我媽準許我來查資料,暑假作業不太順心。當然,我要帶著定位,不能離開圖書館。”
我笑了笑:“但是緣分讓我們再次相遇。”
“嗯!”少女也笑了,“你有什么新進展嗎?”
我把那段文字給她看。
少女思索起來:“大概是發生了一件事,所以改變了雨城。”
“對……”我突然壓低聲音說,“其實,我覺得你母親好像知道一切,但不愿意透露。”
“我不清楚……”少女臉上十分迷茫。
我嚴肅地說:“她阻止我們調查,應該是不喜歡我們打擾雨城的悲傷。可是,陽光明媚不好嗎?我認為我們一定要改變雨城,讓悲傷消失!”
少女顯得為難:“我一提雨城的事她就瞪我,就算問了她也一定不會回答。”
“不需要問,我們自己查。”我解釋。
少女點頭:“好。”
“這幾天你以查資料為由,我們可以在這里探討。”我說。
“那你先找。”少女說著去找資料了。
而我又翻起書來,卻奈何書中歷史太少,再沒找到相關線索。只有一些虛擬技術的進步,像有什么可以漂浮的虛擬屏,3D立體……
少女查完也幫著翻,同樣一無所獲。
比想象的難啊……我們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