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的沸點(第三卷)
- 趙海峰
- 2371字
- 2020-06-05 18:22:16
四 大夏國消逝
拓跋燾想見好就收,畢竟連年征戰(zhàn),兵馬疲乏,需要休整,何況赫連昌已經(jīng)跑到了兔子都不拉屎的荒涼之地,一時半會兒掀不起什么風浪。
就在拓跋燾準備班師回朝時,有個人上書表示:“赫連昌逃跑到上邽,已經(jīng)沒有盤踞的資本。應該利用大好時機,一舉徹底消滅他。”此人是大將奚斤,他立功心切,覺得終于撈到一個“痛打落水狗”的好機會,于是便主動請纓,要將赫連家族一網(wǎng)打盡。
拓跋燾看到他請戰(zhàn)極為強烈,不好意思打消他的積極性,于是撥給他一萬兵馬,同意他繼續(xù)西進,自己則率大軍回到平城。
奚斤此次西征,開始極為順利,北魏猛將尉眷圍攻上邽,驚魂未定的赫連昌又一次棄城而逃,跑到了平?jīng)觥^山镞M抵安定,與趕來增援的丘堆、娥清大軍勝利會師,準備發(fā)動致命一擊,看上去赫連氏離徹底覆滅已是咫尺之遙。
但一場意外改變了所有,北魏軍隊突然遭遇了一場疫病,導致大批戰(zhàn)馬死去,再加上孤軍深入,糧草岌岌可危,赫連昌抓住戰(zhàn)機,全力反攻,北魏軍潰敗,只好退守安定城。
奚斤感到很憋屈,本來是想徹底消滅夏軍殘部,沒想到現(xiàn)在卻被敵人圍困在安定城中,進也進不得,退也退不了。手下安頡勸他不如出城決一死戰(zhàn),尚有一線生機,如果待在城里,只能是坐等末日來臨。奚斤沒有采納他的建議,他無奈地表示現(xiàn)在要糧沒糧,要馬沒馬,拿什么去決戰(zhàn)呢?只能等到援兵到來,才能發(fā)動攻擊。
安頡對自己的主帥頗感失望,他找到另外一個將領尉眷商議,兩人一拍即合。等赫連昌攻城時,他們不經(jīng)奚斤同意,率領部分精騎出擊反攻。也該赫連昌倒霉,他又一次遭遇了“沙塵暴”,昏天黑地,什么也看不清楚,等能看清楚了,北魏軍隊已經(jīng)沖到眼前了,赫連昌又想開溜,但這次卻不如過去幸運,他的馬很不爭氣,突然栽倒,赫連昌做了一個狗吃屎的動作后,被北魏軍擒獲。
按說大夏政權就此應該玩完了,不過赫連家還真是頑強,赫連昌兵敗被俘后,他的弟弟赫連定在平?jīng)鲂技次唬^續(xù)茍延殘喘下去。
這下輪到奚斤著急了,雖然北魏軍隊大獲全勝,但那是手下安頡、尉眷的功勞,身為統(tǒng)帥的他表現(xiàn)得像一個窩囊廢,瞻前顧后,猶豫不決,使得自己在將士們面前抬不起頭來。他下決心要一洗前恥,找回面子。
奚斤下令全線出擊,一舉殲滅大夏殘余勢力,為了盡早實現(xiàn)這個目標,他要求全軍只帶三天口糧,快速急進,頗有些當年項羽“破釜沉舟”的勁頭。
但奚斤和項羽相比,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他的遠征軍還沒有到平?jīng)觯鸵呀?jīng)人困馬乏,而且口糧所剩無幾,更關鍵的是一直找不到水源,使得不少兵士出現(xiàn)虛脫癥狀,人常說“不打無準備之仗”,奚斤這次卻是反其道行之,把用兵當作了“探險之旅”,腦子發(fā)熱的結果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赫連定知道內情,變被動為主動,全線出擊,已經(jīng)虛脫的北魏軍根本就不是對手,奚斤和他的隊伍潰敗,這位志大才疏的奚主帥成了階下囚。留守安定的丘堆聽說前線兵敗,驚恐萬分,棄城逃回長安,拉著駐守長安的高涼王拓跋禮一道放棄長安向東逃奔到蒲坂。
拓跋燾對此非常生氣,他命安頡前往蒲坂,斬殺了丘堆,統(tǒng)一指揮北魏軍隊,抵抗夏軍。
好不容易取勝的赫連定則百感交集,他流淚嘆息道:“先帝若讓我繼承大業(yè),豈能有今天的事情!”這話有些吹牛的成分,事實上,這是大夏國對北魏王朝的最后一場勝利。
沒過多久,拓跋燾完成對柔然的北伐后,聽說赫連定和劉宋結盟,約定一起合擊北魏,事成后瓜分北魏的領土。拓跋燾怒不可遏,率軍來收拾赫連定,一舉攻克平?jīng)觯諒土松洗蝸G失的關中地區(qū)。
赫連定到了垂死掙扎的階段,只是沒想到,在他滅亡之前,居然還拉了一個墊背的——西秦。
西秦是五胡十六國之一,由隴西鮮卑族乞伏國仁所建,但在立國十五年后,被后秦所吞并。又過了九年,乞伏乾歸成功復國,一度很是強盛,控制著今天甘肅西南部、青海部分地區(qū)。但西秦屬于四戰(zhàn)之地,周邊被北涼、大夏、吐谷渾等群狼環(huán)伺,再加上后期內亂不斷,逐步走向衰落。
處于內憂外患之中的西秦君主乞伏暮末,向北魏提出了“避難”申請,拓跋燾倒是很大方,同意把攻占的安定、平?jīng)龅鹊刭p給西秦,乞伏暮末帶著部眾離開故地,前往安定,半路上卻被赫連定攔住,滯留在南安(今甘肅隴西)前進不得。
拓跋燾派遣尚書庫結率領五千騎兵去迎接,但此時乞伏暮末卻猶豫了,他看到大夏被北魏打得七零八落,感覺自己不用歸附也能自保,所以拒絕了拓跋燾的好意,庫結只好率軍返回。
西秦就這樣喪失了拯救自我的最后的機會。
北魏軍走后,夏軍將南安團團圍住,城內缺糧,出現(xiàn)了“人相食”的慘狀,手下紛紛叛逃,窮途末路的乞伏暮末只好出城投降,西秦就此消亡。
消滅西秦,對于赫連定來講完全是意外之喜,但這位夏國末主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準備一鼓作氣收拾身邊的另一個小國——北涼。
北涼國王沮渠蒙遜很有計謀,他派人通知吐谷渾說,赫連定準備發(fā)兵消滅他們,吐谷渾可汗派出三萬騎兵迎敵,就在赫連定的軍隊渡河到一半的時候,突然遭到吐谷渾這支騎兵部隊的偷襲,赫連定猝不及防,兵敗被俘,后被吐谷渾送給北魏,拓跋燾下令將其斬首,由殘暴不仁的赫連勃勃建立的這個王朝,僅僅維持了二十五年。
說來奇怪,拓跋燾對于赫連昌、赫連定兄弟倆的態(tài)度大相徑庭,對吐谷渾送來的赫連定,拓跋燾想都沒想便下令讓其身首異處,而對待赫連昌卻是恩寵有加,恩寵到什么程度?有些讓人匪夷所思,拓跋燾在西宮為他安排了官舍,房間里的用具和自己同一規(guī)格。他還把自己的妹妹始平公主嫁給了赫連昌,封其為會稽公,并且讓赫連昌經(jīng)常侍從在自己身邊,有時兩人還單獨出去打獵,對此,拓跋燾的一些手下看不過去,覺得這樣做有些危險,畢竟赫連昌是敗亡之主,而且力大善射,但拓跋燾卻不以為然,他說:“天命有在,亦何所懼?”
只是,赫連昌最終還是辜負了拓跋燾,延和三年(434年)閏三月十一日,赫連昌背叛北魏,向西逃走,被北魏守將擒獲并殺死,拓跋燾覺得赫連昌太不識抬舉,自己對他不薄,居然還有反心,一怒之下下令將赫連昌的兄弟全部殺掉。
至此,赫連一族永遠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