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的沸點(第二卷)
- 趙海峰
- 1197字
- 2020-06-05 11:27:00
二
老天總是會偏愛一些人,羊祜不僅出身好,顏值也相當了得,史載“身長七尺三寸”,姿容甚美,活脫脫的一個大帥哥。本來完全可以靠出身和顏值,羊祜卻偏要靠才華,從小博覽群書,成年后他博學多才,文思敏捷,而且長于論辯。
羊祜作為一個好出身、好顏值、好才華的“三好”青年,想出來做官實在是件太容易的事情,即使自己沒有這個意愿,通常也會被不少人舉薦。
他被人舉薦的第一個官職是“上計吏”,這是掌管國家財賦統計和審計的官員,雖然級別不高,但職責重要,所以很受朝廷重視,許多“正部級”官員都是從這里起步的。這個高官厚祿的搖籃,不少人夢寐以求。可是,面對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機會,羊祜沒有興趣,婉言謝絕了這份好意。后來,州官又接連四次請他出來擔任從事以及秀才,羊祜都一一婉拒了。
這些官職不入羊祜的法眼尚可理解,而在公元239年,他竟然拒絕了大將軍曹爽的征召,卻讓不少人看不明白,因為當時曹爽排擠司馬懿而掌控朝政,許多人想投靠門下,但都苦于找不到門路。
曹爽當時征召兩位年輕才俊到朝廷任職,另外一位王沈高興得不得了,他聽說羊祜居然不愿意,就跑來勸羊祜,說機會難得,希望能和他一起共赴京城,羊祜心意已決,他說:“豁出性命去當官,談何容易。”王沈根本就沒聽明白這句話的深意,自己樂呵呵地獨自去赴任。
羊祜說出此言,說明他早已洞察司馬懿和曹爽之間必有血光之災,而曹爽兇多吉少。后來的歷史證明,羊祜的判斷完全正確。曹爽被司馬懿誅滅后,王沈因此受到牽連被罷官。再次見到羊祜時,王沈有些慚愧地說:“我常常記得你以前說的話”,羊祜則答道:“我當時也沒想那么多啦。”怎么一個謙遜低調了得。
羊祜是個“聰明人”,他知道自己和曹家和司馬家都有關系,所以很難選擇站隊,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輕易做出抉擇。但有時羊祜表現得好像又“很不聰明”,司馬懿奪權后,他的岳父夏侯霸害怕被迫害而投奔蜀國,許多過去的親朋好友都擔心被牽連,所以和夏侯家斷絕了來往。只有羊祜不為所動,不僅拒絕和妻子離婚,甚至對待妻家比從前更為關懷。
“孝”是羊祜最看重的一個字,他之所以冒著砍頭危險,照顧岳母一家,大概是這個字在起作用。不久,他的母親和長兄去世,他更將這個字發揮到淋漓盡致,他服喪守禮十多年,這段時間羊祜白衣素食,和隱居的道士沒什么區別。
羊祜開始素服守孝時,還是司馬懿當權,等他脫掉孝服,已經是司馬昭在臺上了。司馬昭再次征召羊祜,他繼續端著架子,不搭理這個大權在握的自己姐夫的弟弟。
司馬昭沒辦法,只好用皇帝的名義,公車征召羊祜,沒有什么過渡,直接就是“副國級”的中書侍郎。從一介平民直接走上“副國級”的領導崗位,這種火箭般的升官速度,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平步青云”。
羊祜能如此快上位,可能有幾個重要因素在起作用,一是他是司馬師的小舅子,和司馬氏集團有姻親關系;二則司馬氏集團宣揚“以孝治天下”,而羊祜則以“孝”著稱,正好趕到了一塊;三是他為人正直,才華出眾,因此得到了各方勢力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