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識破迷局:理財通識第一課
- 南小鵬
- 2075字
- 2020-06-03 16:21:55
公募冠軍的巨額虧損
我國股票市場在過去的發展中具有一定的熊長牛短、波動較大、情緒化明顯的特點,散戶投資者相對于專業投資者而言盈利能力較弱。所以,不少投資者會通過投資公募基金或私募基金,選擇優秀的基金管理人幫助自己盈利。這個思路的方向是對的,但如果選錯了人,后果會很嚴重。
成女士多年前投資了有“基金一姐”之稱的王茹遠管理的私募基金產品。至于為何選擇王茹遠管理的這只私募基金,成女士只說了一個原因:“王茹遠是‘基金一姐’,她管理的寶盈核心優勢是2013年的公募基金冠軍。既然業績這么好,買她管理的產品,收益肯定不會差。”正是這個看上去非常有道理的原因,2年后讓成女士虧損過半。
實際上,2016年4月起,包括《中國基金報》在內的多家財經媒體都跟蹤報道了王茹遠管理的部分私募基金出現大幅虧損的事件,如其親自操刀的宏流中概通基金,2016年3月底凈值為0.4875元(2015年4月成立),爆虧51.25%。
問題出在哪里?
我們先從王茹遠的履歷談起。王茹遠曾就職于騰訊和TOM公司,2007年加入海通證券,任TMT(電信、媒體和科技)行業研究員;2011年7月轉任寶盈基金研究員。2012年7月,王茹遠任寶盈核心優勢基金經理,用13個月時間,將其從一只單位凈值不到0.7元、規模不足1億元的基金,打造成凈值增長率超過50%、規模突破10億元的明星基金,勇奪2013年公募基金冠軍。
2014年11月,王茹遠離開公募進軍私募,創辦了上海宏流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流投資”)。憑借“基金一姐”的名人效應,以及在各路媒體的大力宣傳,自2014年年底至2015年5月,宏流投資密集發行數十只私募產品,管理規模近百億元,每年僅管理費收入,按照1.5%測算,就有上億元。
從上述王茹遠的公開職業經歷,可以發現一些有意思的事實:
第一,截至2014年創辦自己的私募公司,王茹遠累計從事金融工作僅8年,累計從事基金管理工作僅2年多。
第二,除2013年的公募冠軍產品寶盈核心優勢外,王茹遠并無其他優秀基金產品的歷史業績。且其管理的寶盈核心優勢的市值規模2年間快速從1億元上漲至60多億元,并無百億元級資金的長期管理經驗。
第三,2013年的A股市場,在掌趣科技、網宿科技、樂視網這些當年上漲3~4倍的牛股的帶領下,TMT板塊迎來全面大漲。而巧合的是,王茹遠的工作履歷,從騰訊、TOM到海通證券,長期在TMT領域。根據寶盈核心優勢公布的季報,這只基金在王茹遠管理期間也恰巧重倉了TMT板塊的股票。
說到這里,你是不是看明白了些什么?造就“基金一姐”的傳奇,源于天時、地利、人和的統一。一個非常熟悉TMT行業的人,正好趕上了TMT行業大牛市,又正好擔任重倉了TMT板塊股票的基金的基金經理,又正好這只基金之前業績很差、規模很小,更容易管理。“奇跡”就這么發生了。
但正因此,這個“奇跡”其實并不具備可持續性。因為TMT板塊的股票不會一直上漲,對于非TMT行業,她的認識能力到底有多強?而管理規模快速上升必然超出其管理能力范圍,畢竟管理幾億元和管理百億元資金需要完全不同的配置邏輯。再加上離開公募轉向私募后,投研人才配置和投研能力遠不如公募期間。公募基金往往會配置齊全的研究團隊,且和各大券商研究所有深入合作,而私募公司往往無法負擔一定規模的投研團隊。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的公開數據,宏流投資公司員工僅9人。所以,出現虧損只是時間問題。畢竟,她做管理人的時間太短,甚至沒有完整經歷過一輪牛熊交替的考驗。
實際上,這樣的故事一直在反復上演。如某私募冠軍,管理的一只私募產品上漲近100%,獲得當年的私募冠軍,但該產品之前的凈值卻從1元跌到0.4元,下跌了60%,可見他的操作風格賭性十足。果不其然,其后來發行的產品波動幅度較大,最大虧損甚至達到80%。
這就是本篇要和大家談的4個字——業績歸因。
絕大多數人選擇產品時,往往只考慮歷史業績,尤其是剛剛過去的一年的業績。再加上各大媒體進行宣傳報道的渲染,很容易營造出搶購的氛圍。并非歷史業績不重要,而是要清楚如何看歷史業績,確切地講是要學會從業績歸因的角度去看歷史業績。例如:判斷基金是否具備長期穩定獲利的能力,不是看最近2年的業績,而是盡量看5年甚至10年的業績;觀察基金經理操作風格是否統一,可通過公開資料,尤其是公募季報披露的十大重倉股,將其與市場階段性走勢作對比,分析基金經理的管理思路是否具備持續盈利能力;觀察市場下跌時產品的相對回撤幅度,可分析基金經理的風險控制能力到底如何;將披露的產品換手率和市場的平均值進行比較,可分析基金經理的交易風格,等等。
投資任何主動管理型權益類產品(股票、期貨、股權等),切勿只看基金管理人短期的名氣,更要了解其背后的真實能力。通過實際的長期業績,分析其是具備持續盈利能力,還是一時運氣造就的成功。只有通過這些方式,你才能看明白,眼前的明星,是真的明星還是只是一顆流星。
王茹遠創辦的宏流投資的官網和微信公眾號的最后更新,都定格在了2015年。至今4年有余,沒有任何更新,各網站也查不到其產品最新的凈值披露,數據也都定格在2015年。互聯網上也搜索不到與她相關的任何信息,如人間消失一般。當然,也許若干年后,她經歷了各種風雨后還會東山再起,真正成為一名優秀的私募基金經理。但在這之前,她還需要長期的可持續盈利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