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影響決策的認知失調

人們希望做的事情與他們實際所做的事情不一定一致。很多時候,人們迫于一些因素,不得不做出違背意愿的行為,從而產生矛盾的心理,影響情緒。心理學認為,當一個人持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相互矛盾的信念、想法或價值觀時,會感到心理不適,稱這種現象為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據說,在心理學的各個領域內研究心態轉變的理論中,有關證實認知失調的理論是最完整的,可見其重要性。

人們常常會采取一些方式去化解這種由認知失調帶來的不適,并且這種過程多在無意識狀態下發生。比如,在引起心理不一致的認知中進行適當調整,或者干脆避開那些引起認知失調的外部因素。

認知失調理論認為,人們會不斷尋求心理期望與現實世界之間的一致,來減少認知失調帶來的痛苦,比如一個人面對抽煙有害的宣傳時,會有如下可能:

●改變行為或改變認知:從現在開始戒煙,一根不抽。

●通過改變相互沖突的認知來證明行為或認知的合理性:在一段時間內,可以少抽。

●通過增加新的認知來證明自己的行為或認知:抽煙是工作社交的需要。

●忽略或否認與現有信念相沖突的信息:數據夸大了抽煙的危害,我不抽煙的話,人生還有什么意義。

一旦受試者能夠為自己找到一致的理由,他們就不會產生痛苦。這點得到了腦科學的證實。

在《伊索寓言》中,描述了一個關于狐貍與葡萄的故事。一只狐貍看見藤上的大葡萄后,心想這么大的葡萄,肯定很甜,想著想著口水忍不住直流。狐貍開始嘗試吃葡萄,但是它用盡各種辦法,也無法吃到葡萄。最后,狐貍不得不悻悻地離開,邊走還邊安慰自己,這葡萄肯定是酸的。這就是狐貍試圖減少“認知失調”所采用的策略。

一旦人們的信念和行為出現了不一致的情況,便無法回到過去改變當初的想法,只能在事后調整自己的想法,使得想法和行為保持一致。假如這只狐貍摘到了葡萄,結果發現葡萄非常酸,那么狐貍可能會改變想法,認為它就是喜歡吃酸的葡萄,這樣它的行為與結果就保持一致,避免了認知失調帶來的痛苦。

當消費者遇到意料之外的價格時,他們可以通過搜尋支持先前信念的信息來繼續消費,以減少認知失調帶來的痛苦。消費者也可以通過貨比三家的形式,搜尋其他產品的品質及價格信息,并用其他產品替代原先希望購買的產品。消費者還可以認為,錢沒了可以再掙,這么好的商品如果沒有買上,那就可惜了。[51]

在股市中,人們往往會在投資某些股票后產生緊張的情緒,因為之前花了很多代價研究后才選擇了這些股票,如果改變決策,會導致認知失調。因此,人們傾向于不停地尋找支持選擇這幾支股票的證據。當有證據表明這幾支股票不再具有投資價值時,人們也可能認為這些證據并不重要,以回避任何不利的信息。因此,當熊市來臨,還有不少人認為他們心中的牛市還未結束,仍然對高風險的股票進行投資,無視警告,最終在金融海嘯中損失巨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城市| 左贡县| 炉霍县| 繁昌县| 靖江市| 昔阳县| 广宁县| 福鼎市| 龙南县| 广宗县| 屏南县| 蓬溪县| 山阴县| 新化县| 灵武市| 宜昌市| 青浦区| 库尔勒市| 韶关市| 萍乡市| 红原县| 靖江市| 广河县| 大洼县| 广西| 滕州市| 元朗区| 得荣县| 卓资县| 平顶山市| 桐城市| 郁南县| 灵武市| 德惠市| 怀宁县| 舒城县| 永定县| 桃源县| 芷江| 延吉市| 南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