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 經濟法的概念及調整對象

1.1.1 經濟法的概念

1.經濟法的詞源

“經濟法”一詞最早出現是在1775年,源于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者摩萊里的著作《自然法典》,當時只是針對分配領域的一種設想,并沒有引起人們的廣泛注意。

直到1842年德國空想共產主義者德薩米出版的《公有法典》中再次使用了“經濟法”一詞,他主張經濟法主要是對社會分配關系的調整;還應當包含國家干預社會經濟生活的法律思想。但這也僅僅是他個人的設想,當時并沒有此類立法實踐。

使經濟法概念化并迅速成為各國通用的法律概念的是德國學者赫德曼。1916年,赫德曼在《經濟字典》中對經濟法這一概念進行了闡釋,認為經濟法是經濟規律在法律上的反映,揭示了經濟法產生的客觀必然性。盡管赫德曼關于經濟法概念的認識尚不具有嚴格的、科學的含義,但這已經是對現實經濟法律制度的概括,引起了學者們的普遍重視,他們紛紛著書立說,對經濟法的概念及相關理論問題展開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由此,經濟法的概念流行開來,并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和使用。經濟法從此成為通用的法律概念。

2.經濟法的定義

(1)經濟法的幾種定義

經濟法作為我國新興法律部門,學者們對其有不同的認識。影響較大的經濟法學說主要有如下幾種。

1)國家協調經濟法論。北京大學的楊紫煊教授認為,經濟運行需要國家的協調,經濟法就是國家在協調本國經濟運行過程中所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

2)經濟管理和經營協作經濟法論(縱橫統一論)。中國人民大學的劉文華教授認為,經濟法是對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關系進行整體、系統、全面和綜合調整的一部法律,但它并不調整全部經濟關系,而是調整一定范圍的經濟關系。

3)社會公共性論。王保樹教授主張,經濟法是調整發生在政府、政府經濟管理機關和經濟組織、公民之間的、以社會公共性為根本特征的經濟管理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其調整對象包括市場管理關系、宏觀經濟管理關系、對外經濟管理關系。

4)國家干預經濟法論。西南政法大學的李昌麒教授認為,經濟法是調整需要由國家干預的經濟關系的全部法律規范的總稱。經濟法調整的對象有四個,即微觀經濟調控關系、市場調控關系、宏觀經濟調控關系和社會分配關系。

5)國家調節經濟法論。武漢大學的漆多俊教授認為,經濟法是調整國家調節社會經濟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以保障國家調節,促進社會經濟協調、穩定和發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2)本書對經濟法的定義

經濟法現象已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同。從經濟法的產生和發展來看,它實際上是社會經濟集中和壟斷的產物,是國家干預社會經濟生活的具體表現。鑒于此,經濟法應是調整國家在經濟管理和經濟協調活動過程中所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包含以下3層含義:第一,經濟法是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第二,經濟法所調整的經濟關系發生在國家的經濟管理和經濟協調活動過程中;第三,經濟法是一系列法律規范的總稱。

1.1.2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1.宏觀調控關系

在市場經濟中,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市場經濟具有平等性、競爭性、法制性和開放性等特征。當經濟運行到一定復雜程度時,“市場之手”就會暴露出缺陷,為了促進經濟的健康發展,就需要有國家的宏觀調控的配合。國家引導和促進市場經濟發展的關系就是“宏觀調控關系”。

宏觀調控關系一般指國家通過計劃與產業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通過經濟預算及對投資的引導,以及通過稅收、金融、物價調節、土地利用規劃、標準化管理等活動對市場運行進行干預和控制所產生的經濟關系。

2.經濟管理關系

經濟管理關系是指國家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維護國家、市場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在金融證券監管、稅收征管、物價監督、貿易管制、企業登記管理及交易秩序管理等活動中所產生的經濟關系。國家必須通過法律手段對市場經濟進行管理。具體方式主要是通過制定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等對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的不正當行為進行規制。

3.經濟組織內部經濟關系

經濟組織內部經濟關系是指以企業為主體的各類經濟組織在經濟活動中發生的各種內部經濟管理關系,具體包括經濟組織的主體資格類型及各類型的內部組織管理、財務會計、投資立項、勞動用工、工資制度、獎懲措施和安全管理等。這些關系主要通過企業法、勞動法等法律制度進行調整。健全和完善的經濟組織內部經濟關系是保證社會經濟關系健康有序發展的前提。

主站蜘蛛池模板: 象山县| 谢通门县| 青神县| 彭水| 凤山市| 浦北县| 额尔古纳市| 大姚县| 霍山县| 桐梓县| 七台河市| 深泽县| 沅江市| 上思县| 甘孜| 乌兰浩特市| 九龙城区| 绵阳市| 特克斯县| 霍林郭勒市| 上犹县| 汝南县| 苍溪县| 邻水| 阳江市| 遂宁市| 柳江县| 溆浦县| 富源县| 华池县| 巍山| 凤冈县| 东平县| 宁津县| 海宁市| 武强县| 南和县| 息烽县| 汤原县| 临猗县| 巴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