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公司法概述
3.1.1 公司的含義
1.公司的概念
公司是指股東依照公司法的規定,以出資方式設立,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或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獨立法人財產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
2.公司的特征
(1)營利性
營利性使公司與非營利性的公益法人(如學校、醫院)區分開來。盈利活動、范圍與目標首先要記載于公司章程之中。公司盈利后將利潤分配給其成員(股東)是公司區別于民事社團的重要標準。
(2)法人性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法人的特征主要在于其具有獨立的人格(獨立的組織機構、獨立的財產和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公司作為一種經濟組織完全符合法人的特征,所以公司是法人。
(3)社團性
公司是股東在出資基礎上集合而成的社團法人。社團法人是以人為基礎集合成立的法人,也稱人的集合。社團法人成立的目的是謀求成員的利益。公司就是這樣一種經濟組織。
知識鏈接
即使是一人公司,公司的管理和生產運營都不可能只由該唯一的股東完成。從這個意義上講,一人公司也具有社團性。
(4)法定性
公司的法定性是指公司是公司法上的特定概念,唯有按照公司法規定的條件和程序成立的企業法人,才能取得其公司的法定地位。
3.公司的種類
(1)無限公司、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兩合公司和股份兩合公司
以股東對公司債務所負的責任為標準,可以將公司分為無限公司、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兩合公司和股份兩合公司。
1)無限公司也稱無限責任公司,是指股東對公司債務負無限連帶清償責任的公司。無限公司是各類公司中出現最早的公司,存在于大陸法系國家,英美法一般將其視為普通合伙。
2)有限公司也稱有限責任公司,是指股東對公司債務僅以其出資額為限承擔有限責任的公司。
3)股份有限公司也稱股份公司,是指將公司的全部資本劃分為等額股份,股東按其所認購的股份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公司。
4)兩合公司是指由一個以上的無限責任股東和一個以上的有限責任股東組成的公司。
5)股份兩合公司是指股份有限公司與無限責任公司的組合。無限責任股東對公司債務負無限連帶責任;有限責任部分的資本則劃分為股份,可以發行股票,其股東僅以其認購的股份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
(2)人合公司、資合公司和人合兼資合公司
以公司信用基礎的不同對標準進行分類,可以將公司分為人合公司、資合公司和人合兼資合公司。
1)人合公司是指以股東的個人信用作為公司的信用基礎的公司。人合公司中,股東結合的基礎主要是個人信用,公司經營活動的基礎也主要是個人信用而不是公司的資本。
2)資合公司是指以公司的資本額和資產條件為公司信用基礎的公司。
3)人合兼資合公司是指以股東的個人信用和公司的資本信用為公司信用基礎的公司。
(3)母公司和子公司
以一個公司對另一個公司的控制與支配關系為標準,可以將公司分為母公司和子公司。
1)母公司是指因擁有其他公司一定比例股份,或者根據協議可以控制或支配其他公司的公司。因此,母公司也稱控股公司。
2)子公司和母公司是相對應的概念。子公司是指全部股份或達到控股程度的股份被另一個公司控制,或者依照協議被另一個公司實際控制的公司。子公司和母公司一樣都具有法人資格,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責任。
(4)總公司和分公司
按公司的內部管轄系統進行劃分,可以將公司分為總公司和分公司。
1)總公司也稱本公司,是指管轄公司全部組織的總機構。根據我國法律,公司應該至少有三個分支機構,才可以在名稱中使用“總”的字樣。
2)分公司是指被總公司所管轄的公司分支機構。分公司沒有獨立的名稱和章程,沒有獨立的財產,不具有法人資格,僅為總公司的附屬機構。
3.1.2 公司法的概念和特征
1.公司法的概念
公司法是指規定公司的設立、組織、活動、解散及其他對內對外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公司法既是組織法,也是行為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下簡稱《公司法》)于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自1994年7月1日起施行。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對《公司法》做了修訂。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對《公司法》做了第二次修訂。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對《公司法》再次進行了修訂,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等七部法律的決定》進行了第三次修正。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進行了第四次修正。《公司法》對于規范公司的組織和行為,保護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2.公司法的特征
(1)公司法是組織法和行為法相結合的法律
公司法確定了公司的法律地位、類型、設立條件及組織機構等,同時規定了公司的內部行為規則,以及與公司組織的運作和發展相關的外部行為規則,因此公司法兼具組織法和行為法的特征。
(2)公司法是實體法和程序法相結合的法律
公司法中有大量的實體法律規范(如公司組織機構及其權限、股東的權利與義務等),同時規定了若干程序性規則(如公司的設立、變更、清算和解散程序,公司機關的議事規則和程序等)。因此,公司法是實體法和程序法相結合的法律。
(3)公司法是具有一定的國際性的國內法
公司法是由一國立法機關制定和實施的、主要在該國國內施行的法律,因此屬于國內法。但由于現代社會經濟交往的頻繁和經濟活動對主體的共性化要求,各國公司法在保留其固有特色的同時,其內容也明顯帶有國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