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天生氣質
- 與渴望聯結(全7冊)
- 林文采
- 6457字
- 2020-05-19 15:22:17
首先來區分兩個概念:人格和天生氣質。
人格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天生氣質,二是后天培養。天生氣質與后天培養相互作用的結果,叫作人格。
所以,對孩子來說,天生氣質是更本質的,與平時所說的性格、人格是不一樣的,是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時與生俱來的東西。天生氣質大致可以分為五種類型:樂天型、憂郁型、激進型、冷靜型、奉獻型。
孩子的天生氣質和父母的遺傳沒有關系。比如,爸爸是冷靜型,媽媽是冷靜型,爺爺奶奶也是冷靜型,即使如此,孩子完全可能是樂天型或者激進型。天生氣質不具備遺傳性,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特質。
五種天生氣質在每個人的身上也都是并存的,只是所占的比例不同。比如,當我們說一個人是樂天型時,不代表他所有的氣質都是樂天型的,只是說這個人顯示出來的氣質里最多的是樂天型,而其他氣質成分比例不高、不那么明顯。一個樂天型的人,可能是50%的樂天型+5%的憂郁型+25%的激進型+10%的冷靜型+10%的奉獻型。
在育兒方面,父母如果能夠辨別孩子的天生氣質,因材施教,順著孩子的天生氣質來培養他,就會事半功倍。父母培養孩子時,是否允許孩子把他天生氣質里成分最多的那部分激活,跟父母對孩子天生氣質的了解和因材施教有很大的關系。
有些父母,習慣于依照自己的天生氣質來養育孩子。比如父母是激進型,那么當孩子表現出樂天型氣質時,父母就容易去打壓孩子,鼓勵或者推動發展孩子的激進型氣質,而孩子的激進型氣質不管怎么發展,發展到極致可能也只有25%,而那50%的樂天型的優點和特點,可能完全沒有機會發揮,這樣孩子可能會懷疑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人。
孩子的天生氣質有哪些類型?
下面對五種天生氣質做個簡單的介紹。如果父母能夠認識、了解孩子的天生氣質,就能幫助孩子充分發展他們最大的優點和特點。
樂天型
樂天型孩子是真正外向的孩子,非常熱情、開放,而且最大的優點是非常感性,很有同情心,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跟這類孩子在一起會感覺非常溫暖,而且他們愿意讓別人感受他們的愛和溫暖。
樂天型孩子最需要的心理營養就是肯定、贊美、認同。這類孩子如果沒有得到重要他人給予的肯定、贊美、認同,一方面很難被教育,另一方面不愿留在家里。他們非常需要人際關系,做決定時會將人際關系作為最重要的考量因素。簡單來說,對樂天型孩子來說,誰跟他的關系好,誰就是他的重要他人;誰愿意給他肯定、贊美、認同,他就會聽誰的。所以樂天型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先處理好親子關系,在日常生活里經常用肯定、贊美、認同來鼓勵孩子、教育孩子、滋養孩子。
憂郁型
憂郁型孩子的特點是特別敏感,對所有事物都有很深入的感受,在天性上比較傾向完美主義,所有事情都要做得非常好。
因為太敏感,所以他們在人際關系上比較容易出問題。對于別人講過的話、做過的錯事,他們常常記憶深刻。所以如果別人得罪了憂郁型孩子,他會記好幾年。而且憂郁型孩子也不肯放過自己,對自己也比較認真、苛刻,常常自我批判。他們會習慣性地先看到人的缺點,相對比較悲觀。憂郁型孩子,對自己承諾過的話、答應做的事非常負責和認真,一定會把答應的事情做好,否則不會放過自己。
憂郁型孩子人生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追尋真善美,所以屬于注重精神生活、比較有靈性的類型。
激進型
激進型孩子的特點是精力特別充沛,意志力特別堅強,自我克制能力特別強,特別自律,一般來說性格非常堅毅、剛強,行動快速高效。
激進型孩子的人生導向,就是完成既定的目標。比如,交什么樣的朋友、讀什么樣的書,都要盯著目標——對于符合目標的,他們會勇往直前,從不氣餒,不管面對什么挫折都能從頭再來。他們的人生終極目標就是一定要有成就,對于想要的成就,他們愿意傾其一生。
冷靜型
冷靜型孩子的特點就是特別冷靜。他們不會顯露太多的情緒,也從不去破壞東西。他們追求和諧,討厭和別人沖突,會盡可能跟別人和睦相處。
冷靜型孩子跟憂郁型孩子一樣,是任務導向——非常注重自己的承諾,無論如何都會想辦法完成。他們的人生終極目標,是做一個跟別人和睦相處的人。
奉獻型
奉獻型孩子性格溫和,愿意為別人服務,把別人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他們的人生終極目標就是被別人需要。他們愿意付出,只是為了讓別人覺得他們很重要,是需要他們的。
奉獻型孩子的人生導向,跟樂天型孩子一樣,以人際關系作為最重要的標準。誰跟他們的關系好,誰就能夠推動他們去做很多事情。他們雖然比較謙和,但是如果付出沒有被看到、重視和注意,就會產生很多負面情緒,甚至會影響自己的生理或者心理健康。
如何判斷孩子的天生氣質?
孩子的天生氣質,具體怎么判斷?
孩子的天生氣質其實很復雜,一個孩子的天生氣質不是單一的,而是各種類型并存,到底有多少比例能在生活中呈現出來,還要看父母是怎樣養育的。如果父母不喜歡或不接受,孩子真正的天生氣質就可能被壓制,孩子不敢把本性表達出來,而更多地去發揮父母喜歡或者愿意接受的天生氣質。
所以,要想了解孩子的天生氣質,首先要多去觀察孩子的氣質,而不能單單根據孩子的行為來判斷。孩子年齡越小,越能夠表現出天生氣質,因為天然的氣質必然會先發揮出來。等孩子長大一些,父母才會憑著自己的認識或愛好去培養孩子。所以,6歲之前的孩子,整體來說比較容易從氣質上做判斷。
首先,把孩子分為兩大類:一種是比較外向的孩子,一種是比較內向的孩子。
天生氣質里有兩種是特別外向的,一種是樂天型,一種是激進型。整體來說,這兩種天生氣質的孩子都是比較外向的。他們顯示出來的氣場、力量和能量,都是比較強大的。他們通常需要更多的社交活動。激進型孩子是跟著目標去做事,在人際關系上比較主動。樂天型孩子則是真正外向的孩子,在人際關系上非常主動。
同樣是外向的孩子,如何判斷屬于樂天型還是激進型呢?
兩者最大的差別就是:激進型孩子一旦定下了目標,就不會輕易改變,會不斷地去嘗試,用各種方法把目標完成。他們意志力強大,很能吃苦,性格剛毅,能夠面對非常大的壓力,為了實現目標可以做出很大犧牲。
同樣外向的樂天型,就不會這樣。樂天型孩子也會定一個目標,但是如果遇到挫折,在所有天生氣質的類型里,樂天型孩子最容易放棄原來的目標。他們非常不喜歡壓力,如果覺得壓力很大,很快就會放棄。對樂天型孩子來說,放棄一個目標并不是什么大事。所以樂天型孩子容易被認為沒有計劃,沒有很好地去思考,有想法就會沖上去做,碰到挫折時也容易放棄。
同樣是內向的孩子,如何判斷屬于冷靜型、奉獻型還是憂郁型呢?
冷靜型孩子,不管是交朋友還是做其他事情,都十分謹慎小心。內向的孩子,大多屬于冷靜型。冷靜型孩子是真正的內向,他們非常本分,能夠隨遇而安,內心對周圍的人和事物都不敏感,基本的想法就是:我把自己的本分做好就可以了。
奉獻型孩子,看起來很像冷靜型孩子,也比較溫和、內向,但內心卻很羨慕外向的人,這跟冷靜型孩子不一樣。奉獻型孩子表面看起來內向,內心卻非常在乎周圍的人怎么看他,別人的情緒能夠推動他去做一些事情,或者不做一些事情。比如你對一個奉獻型孩子生氣,表達了你的不高興,即使他跟你沒有什么特別的關系,他都會為了你很快去改變,去做能讓你高興的事。相比之下,奉獻型孩子雖然外在看起來很隨和,其實內在有很多情緒,特別是當自己的奉獻、服務、付出沒有得到肯定時。冷靜型孩子則不是這樣的。
憂郁型孩子,比較喜歡安靜,常常需要獨處的時間。表面看起來,憂郁型孩子可以表現得內向,也可以表現得外向。他們最特殊的地方,就是各種感官都特別敏感,很容易把別人說過的話、做過的事,特別是傷害過他們的,深深地放在心里。他們在交朋友上是有點傲氣的,會有選擇地交朋友,不像奉獻型和冷靜型這么隨和。他們更喜歡獨來獨往,最不喜歡被人控制,如果有人要控制他們,他們會非常抗拒。
其實,天生氣質是一門大學問。現在有關育兒的理論有很多,最好不要給孩子貼標簽,多觀察自己的孩子。所有類型的天生氣質,每個孩子身上都有,只是哪一種比較多的問題。不管孩子屬于哪一種天生氣質,都要有針對性地養育。
如果養育的是樂天型孩子,就一定要跟他處理好關系,越是肯定、贊美、認同他,他越能好好學習。因為最能給他學習能量的,就是父母跟他的關系,作為他的重要他人,一定要給他非常多的肯定、贊美、認同。希望他往哪里發展,就在哪里特別注意和贊美他做得好的地方,這樣最能幫助樂天型孩子。
如果養育的是憂郁型孩子,這類孩子很敏感,自己很想把事情做好,非常討厭被控制,所以父母盡量不要批評憂郁型孩子,或者嘗試控制他,要信任他,給他更多自由,給他心理營養。憂郁型孩子在足夠的心理營養滋養下,會成長得特別好,各種優勢都會展現出來。
如果養育的是冷靜型孩子,他很可能比較謹慎小心,有可能各方面比較慢,而慢的主要原因是他需要思考,如果總是被催促,他就會變得非常無力。他有能力把自己的責任做好。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多給他一點時間,讓他跟著自己的節奏走,在他做到時不斷給他心理營養,他就能夠成長得很好。
如果養育的是激進型孩子,他本身非常有計劃性,只要確定了目標,比如要做一個好學生,或者要在哪個方面有所成就,就會全力以赴。父母要做的,是從小培養他的是非觀,培養他的同情心。
如果養育的是奉獻型孩子,父母要讓他知道,他所付出的父母都看見了,而且告訴他“謝謝你,孩子,你幫了爸爸媽媽一個大忙”,這是孩子最愿意聽到的。不能因為奉獻型孩子比較乖巧、溫和,就忽略了他的付出,否則可能會付出非常大的代價。
了解孩子的天生氣質,針對孩子的類型多加注意,就會有顯著的效果。
我的孩子到底屬于哪個氣質類型?
案例 case
有一位媽媽說自己12歲的孩子很敏感,很會察言觀色。比如他會問:“媽媽,你怎么又皺眉了?”有時別人說一句話就會傷到他。他總是不高興,情緒很多。媽媽和爸爸也總想著認可孩子的優點,可孩子似乎挺自卑的,他們給予的愛和認可,孩子似乎收到的很少。媽媽感覺孩子的天生氣質是憂郁型,可是孩子又很外向,穿衣服喜歡亮色的,很喜歡交朋友,很像樂天型。另外,孩子對自己的要求很高,達不到就想放棄,沒有節制。
媽媽還說,孩子喜歡要求媽媽為他服務,但反過來,讓他為媽媽服務是很難的。孩子這么大了還喜歡讓媽媽陪著睡,但是又討厭媽媽嘮叨,很難聽進去教導和要求,更別說指責了。另外,孩子喜歡看漫畫書、看電視、玩游戲,父母必須給他規定時間,否則就會一直玩下去。另外,他又似乎很喜歡惹父母發火,是個很考驗父母耐心的孩子。
媽媽很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屬于什么氣質類型,以及如何幫助孩子成長。
首先,我們沒有辦法鑒定孩子屬于什么天生氣質類型。天生氣質,只能夠觀察孩子整體是外向的還是內向的。如果整體來說,孩子屬于比較外向的,基本上是樂天型或激進型;孩子屬于比較內向的,那可能會是冷靜型、憂郁型或奉獻型。
其次,單從孩子的情緒表現來說,沒有辦法判斷他的天生氣質類型。一個孩子人格的發展、形成,并不單單來自天生氣質,還來自后天培養。在這位媽媽的描述里,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這個孩子因為情緒表現出來的各種行為。不能根據孩子的情緒表現,或者因為情緒產生的行為,來判斷他是什么天生氣質。現在展現出來的只是心理營養不足的狀態,就好像缺了陽光、空氣和水,葉子是枯黃的、萎縮的。
再者,這位媽媽關注的多是孩子的問題,而不是心理營養。媽媽看待孩子時,更多地專注于孩子存在的問題,有可能改了孩子的一個偏差行為,又會有第二個偏差行為出現,再改第二個偏差行為,又會出現第三個偏差行為……這樣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問題就會越來越多。
其實父母要做的,不是專注于孩子的問題,而是如何給孩子足夠的心理營養。
案例中的媽媽說,孩子看電視、看漫畫書、玩游戲,一定需要規定時間,否則就會一直玩下去。媽媽覺得這是一個問題,其實在我看來這根本就不是問題。因為大部分孩子在10~13歲時都需要父母幫助規定時間。媽媽規定了時間,孩子能夠遵守約定,這已經非常棒了。這時媽媽恰恰應該肯定、贊美、認同孩子,比如“你能遵守約定的時間,真的很棒”。
不管哪種天生氣質的孩子,心理營養都是必需的,都需要肯定、贊美、認同。父母不要有過高期待,總是關注孩子做不到的,應該多去關注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比如,孩子能夠按照約定,到規定的時間就不玩了,父母覺得這是孩子應該做到的,就想提高要求,希望孩子不用父母約束自動自發就能做到,這就是過高的期待。其實孩子做到遵守時間,已經有過掙扎,有過努力,最終遵守了這個規定。父母一定要看到孩子做出的努力,而不是把孩子的努力視為理所當然,去提更高的要求。
這位媽媽說雖然總想著認可孩子的優點,可孩子似乎挺自卑的。那么,父母是否真的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了孩子的優點?總想著要認可孩子,那么真的這樣做了嗎?光想沒有用,心理營養不是用頭腦想想就可以給到孩子的,一定要花費時間在生活里實際做出來,這樣孩子才能建立起自己的價值感。孩子的自卑就是在告訴父母,他的價值感不夠,而他的價值感不夠,正是因為父母沒有給足孩子心理營養。
媽媽提到,對于父母給的愛和認可,孩子收到的很少。為什么呢?絕對不是因為孩子是憂郁型。這表示孩子對于父母所表達的愛和認可是非常懷疑的!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看到孩子進步后真心實意的肯定、贊美、認同。父母表達愛和認可時,是否按照孩子能夠接收到的方式來做,這太重要了。孩子沒有收到,就等于沒有做。所以一定要用孩子能夠接收到的方式,來表達對他的愛。
不同的天生氣質,就好像不同種類的花,無論是玫瑰花、茉莉花、菊花還是百合花,每種花都是美麗的。同樣地,不管是樂天型、憂郁型、冷靜型、激進型還是奉獻型,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天生氣質,都有自己成長的天空。
案例 case
有位媽媽,兒子6歲了。她說兒子看起來挺外向,平時話也很多,總想表達自己。但是父母叫他做什么都叫不動,比如讓他遵守基本規則,他就會問:“為什么要遵守呢?”他對不愿意做的事會有很大的情緒,而且說話很傷人,不懂得尊重他人……媽媽問,兒子是什么氣質類型,又該怎么引導他呢?
判斷孩子的氣質類型,需要父母多多觀察,多從氣質方面了解孩子,看看什么教育方式對他是最有效的。
媽媽提到,讓孩子遵守基本規則,他不想遵守,叫他做什么都叫不動,他對不愿意做的事有很大的情緒……媽媽沒有提到的是,對這個孩子補充過哪種心理營養,對他的教導是否有效呢?
如果這個孩子真是外向型的,可能整個人都比較主動,表現欲和表達欲比較強,更像樂天型氣質,那么媽媽就要問自己:對于這樣的孩子,用什么方法教導是最好的?
樂天型孩子非常注重關系,對于溫暖的、有同情心的話語,聽了以后會很受觸動。
舉例來說,媽媽想要教導孩子在早上看到爺爺時要說“爺爺,早安”,如果孩子問“為什么我要這樣做”,媽媽怎么說呢?如果跟樂天型孩子講道理,比如說“你跟爺爺說早安,爺爺會覺得你有禮貌,你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孩子,將來別人才會覺得你有教養”,孩子是聽不進去的,或者聽了之后沒有感覺、無動于衷。但是如果跟樂天型孩子說“你跟爺爺說早安,爺爺聽了心里就會覺得很溫暖,就會覺得孫子是愛他的”,這種充滿溫情的感性的話,樂天型孩子就能夠聽進去。最能夠感動樂天型孩子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及溫暖的、感性的東西。同樣,樂天型孩子對于懲罰類的話,也完全聽不進去。
再比如,一個樂天型孩子養了一只小烏龜,后來沒有辦法繼續養了,那么怎樣讓這個孩子同意把小烏龜放生?如果跟他講道理,比如“放生是在做善事”,孩子是聽不進去的。如果跟孩子說“你聽聽看,小烏龜在說話呢,在說什么呢,小烏龜說我要回家了”,那么孩子有可能就聽進去了。
因此,了解孩子不同的天生氣質,是為了讓父母知道孩子是什么導向的,最在乎的是什么,然后有針對性地教導他,這才是最好的方法。
所有的花都需要陽光、空氣和水,但是不同的花又有不同的需求,比如玫瑰花需要很多肥料,向日葵需要很多陽光,百合花需要很多水分。同理,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心理營養,但是因天生氣質不同而有不同的需求。
如果不知道孩子屬于哪種氣質類型,就好好地補充心理營養;如果知道孩子屬于哪種氣質類型,就會知道他最在乎的是什么,最能打動他的是什么,他在尋找的目標是什么……針對他的特質來養育,用最省力的方法,幫助孩子把最美麗的部分綻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