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2章 豬王秉軸

  • 六十載烽煙燃遍
  • 六朝風雨
  • 2548字
  • 2020-06-16 21:58:54

劉子勛之亂平定后,劉彧終于坐穩了這個剛剛搶來的皇位。對于這位曾經的“豬王”來講,他的首要任務當然是要鞏固自己的皇位。

所以說,劉彧在平定劉子勛的叛亂后迅速做出進一步反應——他在劉休仁的勸說下,決定把劉駿兒子統統殺光。

原因很簡單,鄧琬等人發動叛亂的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劉子勛是劉駿的兒子,他們覺得皇帝還是應該讓宋孝武帝的兒子來當,不想讓文帝的兒子劉彧當皇帝。

而參與叛亂的薛安都也說,他參與叛亂是為了報答劉駿對他的知遇之恩。

所以,在劉彧眼里,只要是個劉駿的兒子,就有可能會被人拉出來搞事情,反對自己的統治。所以,劉彧聽從了劉休仁的建議,做出了殺光孝武帝子嗣的決定。

與此同時,劉彧還碰到了一個問題,就是自己的繼位缺乏合法性。就算前廢帝失德,廢掉劉子業是件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在孝武帝劉駿其他子嗣還在的時候放棄劉駿的兒子,由明帝繼位,這就相當不合規矩了。

好在規矩也是人定的,既然不合規矩,那就讓自己合規矩。

單單劉子業失德一項當然不能帶給豬王足夠的繼位法理,他需要更有力的的法理依據來使自己的繼位變得合理合法。

那不簡單?

既然如果前廢帝失德,就應該立劉駿的另外一個兒子當皇帝,那么再往前推一下,如果劉駿失德的話,不就應該立劉義隆的另外一個兒子為帝了嘛。

劉彧就是文帝劉義隆的兒子。

所以,豬王在位時期,開始處心積慮地降低劉駿在劉宋官方的評價——他史書中的一部分黑料很可能也就是這么來的。

其實,在劉駿剛剛斷氣的時候,劉駿在劉宋官方的評價是相當不錯的。當時的大文學家謝莊在《孝武皇帝廟歌》里頭也贊揚了劉駿掃平叛亂,重建禮樂的功績。就算到了明帝劉彧初年,明帝還是在讓劉義恭、柳元景、沈慶之、宗愨四人陪祭孝武帝廟庭的詔書中肯定了劉駿“寧亂定業”的功績。

但是,到了泰始六年(470年)把自己的兒子劉贊過繼給劉駿,封武陵王的詔書中,劉彧就把劉駿罵得狗血淋頭,并說是他的暴政觸怒上天,導致了劉子業的暴政以及兒子在被統統殺光。

等會兒,這個邏輯比較奇怪,我們需要仔細理一下。

也就是說,劉彧把自己殺光劉駿兒子的責任全部推到了已經死了兩年的劉駿身上。

這不胡扯嗎這個?

自己殺了人,然后說是因為被害者的父親干了壞事,所以他被殺了。

當然,劉駿那些兒子是怎么死的對于劉彧來講關系不大,他真正要做的,是昭告天下,劉駿行為失德,所以他的后人不配再當皇帝,應該讓文帝的兒子當皇帝。

史書當中的一些細節似乎也能透露出這一點。

《宋書·前廢帝紀》中記載孝武文穆皇后王憲嫄死后托夢給劉子業說:“你不孝不仁,根本不像個皇帝的樣子。你那弟弟劉子尚,也是蠢得不得了,也不像能去當皇帝的樣子。看來是孝武帝壞事干太多了,結怨上天,雖然兒子多,但都不是當皇帝的料,這皇位應該還給文帝的兒子?!?

且不說劉子業到底有沒有夢到他母親對他說這些話,就算他真的夢到了媽,還真夢到了這些話,他會有可能說出來嗎?難不成劉子業真會出去說:“我媽說因為我爸老壞了,所以我沒有當皇帝的命,應該讓我的叔叔當皇帝?!??

而且,從“還文帝之子”來看,這段話似乎更可能是明帝繼位以后為了增加自己的即位合法性編造出來的玩意兒。

通過抹黑宋孝武帝,劉彧成功地營造了自己繼位的法理依據。但是,對于劉彧來說,他始終存在另一個問題——他的身體。

劉彧身體不好,三十歲左右就病得快要不行了,那時他的長子劉昱還不到十歲,所以劉彧很害怕自己死后有人會想要搞事情。

當時,劉彧忌憚任何一個人,他覺得所有人都可能會要來搞事情,謀圖在自己死了以后搞出點事情來,于是他開始大肆迫害自己的弟弟。

劉彧先拿了晉平王劉休祐開刀,在泰始七年(461年)二月直接干掉了他。劉休祐死時二十七歲,卒贈司空。

緊接著,劉彧把矛頭對準了功高蓋世的建安王劉休仁。

劉休仁和劉彧一直以來關系很好,在劉子業時期多次保住劉彧的性命,其后更是輔佐他弒君登基,然后節制諸軍平定義嘉之亂,功勛赫赫。

但是,就這么一位與劉彧素來關系很好的宗室勛臣都無法躲過劉彧的猜忌。與此同時,劉彧親信的近臣楊運長又擔心一旦劉彧死后,劉休仁擔任首輔大臣領政,自己肯定沒法接著擅權自大了,所以非常贊成劉彧干掉劉休仁。

在自己的猜忌之心與楊運長的蠱惑之下,劉彧決心除去可能威脅劉昱帝位的劉休仁。同年,劉彧將劉休仁招入尚書省,并“預制重罪”,當夜以謀反罪把他賜死??蓱z劉休仁緯武經文,才冠宗室,擁立明帝,平叛安國,最后卻冤死于天子之手,卒年僅二十九歲。

劉休仁死后,對外宣稱劉休仁是畏罪自殺,也沒有進一步追責劉休仁,保全了他的封邑,并放過了他的兒子。

劉休仁死了,劉彧的殺戮還遠沒有結束。也在這一年,劉彧把弟弟劉休若調入京師建康,同年七月初七,賜死家中,休若卒年二十四歲,贈侍中、司空。

至此,文帝劉義隆十九子中除了叛國外逃的劉昶外在世的只剩下了文帝第十八子劉休范一人——劉休范比較笨,所以劉彧覺得這家伙不會有什么野心,于是留下了他。

嘲諷的是,劉彧去世后,劉休范就發動了叛亂,這個我會在下一章里講。

遭到劉彧迫害的不只有他的弟弟們,朝中文武官員,也有為劉彧誣陷而死者。

時任中書監王景文,原名彧,字景文,因為和明帝劉彧同名,故而以字行。他出身瑯琊王氏,是東晉開國元勛王導的后人,年輕時就被劉義隆看重。

如果按照《宋書·王景文傳》記載,宋明帝之所以叫劉彧,就是因為他爸劉義隆很看重王景文,所以讓這個兒子跟王景文叫一樣的名字。

王景文受文帝器重可見一斑。而且,劉義隆還指定劉彧娶了王景文的妹妹王貞風,所以說,這宋明帝還是王景文的妹夫。

這么一名聲名極高的外戚重臣自然被明帝劉彧所不容。于是,劉彧在自己病重期間擬了一份圣旨,送到王景文家,把他賜死。

當時,王景文正在和客人下棋,看好賜死自己的詔書,神色不變,接著下棋。一局棋下好以后,王景文才告知眾人劉彧將他賜死的旨意。

王景文的門客聞知,非常生氣,請求王景文發動叛亂,王景文為保全家人,拒絕了謀反的提議,飲藥而卒,享年六十歲,追贈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謚號“懿”,其家人均未受牽連。

外戚重臣如此,軍方宿將也難以幸免。壽寂之、吳喜二人都是多有戰功的名將,劉彧擔心他們不能安安心心輔佐少主,也把他們殺害。

在“預制重罪”這個方面,劉彧可謂是劉宋一朝集大成者。他在晚年為了維持統治,對于勛臣進行了極為殘忍的屠殺,導致大量忠臣冤死。結果,劉彧的舉措不但沒能使自己死后的政局更加穩定,反而將帝國半只腳拉進了墳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华县| 贵州省| 福清市| 长寿区| 永善县| 易门县| 美姑县| 获嘉县| 芜湖县| 庄河市| 新竹县| 马山县| 建始县| 黑河市| 沙雅县| 长垣县| 永宁县| 平顶山市| 体育| 保康县| 延吉市| 乌审旗| 汤原县| 浪卡子县| 滨海县| 丘北县| 广西| 临沭县| 长寿区| 民和| 肇源县| 扎赉特旗| 永城市| 黄陵县| 西城区| 泗洪县| 新建县| 景东| 临沂市| 永州市| 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