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3 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相對位置

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相對位置分別有3種情況,即平行、相交和垂直。

3.3.1 平行問題

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幾何條件:如果平面外一直線和這個平面內(nèi)的一直線平行,則此直線與該平面平行。反之,如果在一平面內(nèi)能找出一直線平行于平面外一直線,則此平面與該直線平行。如圖3-29a所示,AB平行于P面內(nèi)的CD,故AB平行于P面。

圖3-29 平行問題

兩平面互相平行的幾何條件是:如果一平面內(nèi)的相交二直線對應(yīng)平行于另一平面內(nèi)的相交二直線,則這兩個平面互相平行,如圖3-29b所示。圖中ABDEBCEF,故QR

[例3-7]K點作一正平線KL與△ABC平面平行,如圖3-30a所示。

圖3-30 過點作直線平行于已知面

在空間過已知點K可作無數(shù)條與已知平面平行的直線,但其中與V面平行的只有一條。根據(jù)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幾何條件,先在△ABC平面內(nèi)取一條正平線CD,作cdOX,得c′d′,再過k′e′f′c′d′,過kefcd,則EF是平行于△ABC的正平線。圖3-30b為作圖過程。

[例3-8] 判別已知直線MN是否平行于已知平面△ABC,如圖3-31所示。

圖3-31 判別直線與平面是否平行

如果能在△ABC中找出一直線與MN平行,則MN∥△ABC,否則就不平行。先在△ABC內(nèi)取CD,令cdmn,再求出c′d′,可以看出c′d′不平行于m′n′,因此MN不平行于△ABC

[例3-9] 過點K作一平面平行于△ABC,如圖3-32a所示。

圖3-32 過點作平面平行于已知面

根據(jù)兩平面互相平行的幾何條件,過點K作一對相交直線分別對應(yīng)地平行△ABC內(nèi)的任意一對相交直線,即為所求。為作圖簡便,過點KKMACKNBC。在投影圖中,先過k′k′m′a′c′k′n′b′c′;再過kkmacknbc,則由KMKN相交二直線所確定的平面必平行△ABC,如圖3-32b所示。

3.3.2 相交問題

直線與平面相交,必有一個交點,交點是直線與平面的共有點。兩平面相交,必有一條交線,交線是兩面的共有線,由兩平面上的一系列共有點組成。

研究相交問題,即在投影圖上確定交點、交線的投影,并判別直線、平面投影的可見性。交點是線面投影后可見性的分界點,交線是面面投影后可見性的分界線。

當(dāng)相交兩幾何要素之一與投影面處于特殊位置時,可利用投影的積聚性及交點、交線的共有性,在投影圖上確定交點、交線的投影。

[例3-10] 求直線AB與△CDE的交點K,如圖3-33所示。

圖3-33 求直線與特殊位置平面的交點

CDE是正垂面,正面投影有積聚性。交點K是△CDEAB的共有點,所以其正面投影必在△CDEAB正面投影的相交處;其水平投影也應(yīng)在AB的水平投影上,作圖過程如圖3-33a所示,Kk′k)即為所求交點。

水平投影中,ab有一部分被△cde遮擋,需判別其可見性。可依據(jù)重影點判別,除k點外,ab與△cde重疊部分均為重影點的投影。可任取其中一對重影點,圖中取AB上的Ⅰ點(1、1)和CD上的Ⅱ點(2、2),顯然Ⅰ點的z坐標(biāo)大于Ⅱ點的z坐標(biāo)。因此,對水平投影來說,AKCD的上方,也就是在△CDE的上方,是可見的。而KB是不可見的,用虛線表示。

[例3-11] 求直線AB與△CDE的交點K,如圖3-34所示。

圖3-34 求特殊位置直線與平面的交點

直線為鉛垂線,其水平投影積聚為一點。交點K的水平投影必與該點重合,K也是△CDE內(nèi)一點,可用平面上取點的方法求其正面投影。

可見性的判別可根據(jù)上例類推,在正面投影中取一對重影點Ⅰ、Ⅱ(Ⅰ在CD上,Ⅱ在AB上),結(jié)果如圖3-34所示。

[例3-12] 求四邊形ABCD與△EFG的交線MN,如圖3-35所示。

圖3-35 一般位置平面與鉛垂面相交

求兩平面的交線,只要求得兩個共有點即可。現(xiàn)四邊形平面為鉛垂面,△EFG的邊EFEG為一般位置直線,求出該兩直線與平面的交點,其連線即為兩平面的交線。分別由水平投影的mn確定m′n′,則MNm′n′mn)即為所求。

可見性判別結(jié)果如圖3-35所示。

3.3.3 垂直問題

垂直問題包括直線與平面垂直、兩平面垂直,這里僅研究特殊情況下的線、面垂直和面、面垂直。

[例3-13]L點作一直線LK,使LK⊥△ABC平面,如圖3-36所示。

圖3-36 過點作直線垂直于鉛垂面

圖3-36a為空間狀況,由于△ABC為鉛垂面,則垂直于該平面的直線LK必為水平線。水平投影中lkabc,正面投影l′k′平行于投影軸。其作圖過程如圖3-36b所示,過llkabc,過l′l′k′平行于投影軸,由kk′,則LKl′k′lk)即為所求。其中水平投影lk反映空間點L到△ABC的真實距離。

如果已知平面△ABC為正垂面或側(cè)垂面,則其垂線LK是什么位置直線?應(yīng)如何作圖?請讀者自行分析。

[例3-14]L點作一平面垂直于△ABC平面,如圖3-37所示。

圖3-37 過點作平面垂直于鉛垂面

由圖3-37a可知,若直線MN垂直P面,則包含MN的任意平面QR等都垂直于P面。其投影圖如圖3-37b所示。由于△ABC為鉛垂面,可按[例3-13]的方法過L點作該平面的垂線,再過L點任引一直線,則相交兩直線LKLD所確定的平面即為所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娱乐| 姜堰市| 十堰市| 安吉县| 通江县| 霍城县| 濮阳县| 富宁县| 兴隆县| 文成县| 丰镇市| 抚远县| 绥滨县| 乌拉特后旗| 抚州市| 明光市| 康保县| 井研县| 吉安县| 和龙市| 民勤县| 潍坊市| 手游| 海原县| 韶关市| 封丘县| 游戏| 平远县| 凤城市| 沙湾县| 苏州市| 阳春市| 台北县| 抚州市| 信宜市| 延川县| 承德县| 樟树市| 潼南县| 金秀| 德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