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金融思維
  • 李國平
  • 6024字
  • 2020-06-01 15:55:57

經濟金融化:不可逆轉的趨勢

我們之所以要懂金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全球各國的經濟都已經金融化,這已經成為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我們的日常工作與生活中到處都是金融活動的蹤跡。金融知識已經成為我們生存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

這一部分主要講三個問題:第一,什么是經濟金融化?第二,為什么金融化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第三,金融化這個大趨勢對我們到底有什么影響,我們應該如何應對經濟金融化這個全球性的趨勢?

什么是經濟金融化

經濟金融化就是在一個國家的經濟活動,無論是政府、企業,還是家庭與個人的經濟活動中,金融變得越來越重要,人們的日常生活也越來越依賴于金融。金融化已經無處不在,影響到我們所有人的工作與生活。但是,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金融化的趨勢,因此也沒有為在金融化的社會中生存做好準備。

傳統上,一個國家的社會財富主要是通過產品的生產創造出來的,例如農民通過種植莊稼與蔬菜創造財富。經濟金融化的最集中體現就是在整個國家的經濟中,金融業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日益重要的力量,也就是說,無論是整個國家、企業,還是個人與家庭,越來越多的財富通過金融渠道與金融活動創造出來。

金融化:越來越多的財富通過金融渠道創造出來

經濟金融化已經是一個全球性現象。無論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經濟金融化都表現得非常明顯。在中國,經濟金融化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金融業增加值占GDP(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全球經濟出現了金融化的趨勢。例如,在美國,20世紀80年代金融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5%左右。此后,這一比重一路上升,到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前達到了8%左右。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這個比重一度有所下降,但隨后又開始上升。2017年,美國的金融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又達到7.5%。中國也出現了類似情況。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1979—2017年,中國金融業增加值年均實際增長12.2%,而GDP年均增長大約為9.5%,因此,中國金融業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GDP的增長速度。中國金融業高速增長的結果就是金融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從1978年的2.1%上升到了2017年的7.97%。2017年,中國金融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經超過美國。

美國與中國金融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第二,A股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總額中,絕大部分來自金融業的上市公司。例如,2015年,A股上市公司總共有2 843家,其中金融業(銀行、保險、信托與證券)上市公司只有52家,在全部上市公司中的占比不到2%,但這52家金融公司的凈利潤總額占了全部上市公司凈利潤總額的50%。A股上市公司中最賺錢的30家公司里,有21家是金融業的,而前10家最賺錢的上市公司全部是金融業的:9個是銀行,另外1個是保險公司。2016年,中國銀行業實現凈利潤1.6萬億元,同期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9萬億元,銀行業利潤相當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的1/4。2016年,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大約為35萬個,而銀行的數量不超過1萬個。2017年,A股有3 548家上市公司,凈利潤總額為3.65萬億元,其中28家銀行的凈利潤總額為1.42萬億元,約占所有上市公司總利潤的39%,而其數量僅占上市公司總數量的0.8%。

第三,大量制造業企業不專心做主業,而去從事金融活動。很多非金融企業不務正業,越來越多地開展金融活動。例如,最近幾年,A股上市公司每年動用1萬多億元的資金去買理財產品。非金融企業不務正業的結果是在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總額中,金融活動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高。2015年,這一比重達到了將近20%。

第四,金融業平均工資水平遠遠超過全國平均工資水平。2003年,城鎮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是13 969元,而金融業平均工資是20 780元,是城鎮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1.49倍;到2015年,城鎮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為62 029元,而金融業平均工資是114 777元,是城鎮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1.85倍。2003—2015年,城鎮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增長了3.44倍,而金融業平均工資增長了4.5倍。金融業平均工資的起點本來就比其他行業高,增長速度又比其他行業快,導致金融業平均工資水平與其他行業的差距越來越大。

第五,金融業從業人口迅速增長。金融業的高收入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員進入金融業,2003—2015年,全國城鎮就業人口從1.09億增長到1.8億,增長了65%,而金融業從業人口從353萬增長到606萬,增長了約72%。

第六,財產性收入成為收入分配的重點。財產性收入是與工資性收入相對而言的,財產性收入就是利用財產產生的收入,包括利息、股利、房租、股價上漲產生的資本增值等。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要“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財產性收入”被列為十七大的三個關鍵詞之一。2000—2015年,城鎮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從6 279元增長到31 194元,增長了3.97倍,而同期城鎮居民的財產性收入從128元增長到3 041元,增長了22.8倍。在城鎮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中,財產性收入所占的比重從1.9%大幅度增長到9.7%,財產性收入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可支配收入的增長速度。在北京,一些拆遷戶不用上班,靠收房租這樣的財產性收入就能過得很舒服,完全實現財務自由。

第七,在經濟活動中,負債成為普遍現象。金融起源于借貸,所以沒有借貸就沒有金融。無論是國家、企業、家庭還是個人,都要學會合理地借債。當然,負債要合理,負債太多了就很危險。2014年年底,中國實體部門的債務規模為138.33萬億元,負債率高達217.3%,比美國、英國、德國、日本4個發達國家都要高。2007年12月底,中國家庭在金融機構的貸款總額為5.07萬億元,到2019年4月底達到50萬億元,增長了近9倍。這還不包括大約10萬億元的民間借貸,加上民間借貸,中國家庭的總負債可能有60萬億元。同時,居民存款從17.95萬億元增長到77萬億元,只增長了3.3倍。

社會經濟關系的金融化

金融化的趨勢還體現為社會經濟關系的日益金融化。隨著經濟金融化程度的加深,社會上的各種經濟關系越來越多地以金融關系體現出來,即社會上的經濟關系越來越多地表現為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股東與公司之間的股權股利關系。在保險業中,投保人與承保公司之間的關系其實也是債權債務關系,因為投保人交給保險公司一筆保費,保險公司就產生了或有負債。

具體地說,就是越來越多的人購買了債券或者股票,或者參與保險。例如,在美國,1/4的人口直接持有股票與債券,3/4的人口直接或間接持有股票與債券(即通過醫療保險基金、社會保障保險基金和各種投資基金的方式投資于股票或者債券)。在中國,截至2019年5月底,A股的開戶賬戶數大約為1.53億個,而中國城市人口大約為6億,相當于有大約1/4的城市人口已經參與了股市。股市已經成為中國大眾理財的一個重要渠道。

“不上市聯盟”土崩瓦解

2008年金融危機導致美國經濟和金融受到重創。為拯救瀕臨倒閉的金融機構,美國政府耗費了大約4萬億美元的資金。例如,為了拯救保險巨頭AIG(美國國際集團),美國政府花了大約2 000億美元。這引起了美國社會各界,特別是普通民眾的不滿。于是,2009年6月,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公布了金融監管改革方案。201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多德–弗蘭克華爾街改革和消費者保護法案》(簡稱《多德–弗蘭克法案》)。這個法案是20世紀30年代以來美國通過的最全面、最嚴格的金融監管改革法案,目的在于限制金融業的過度擴張,防止系統性風險的積累,以維護金融穩定,防止金融危機再次發生。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金融業在美國的發展確實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很快金融業在美國又恢復了快速發展的趨勢。例如,美國金融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金融危機爆發前一直在上升,2006年該比重曾達到8.05%,金融危機爆發后,該比重在2011年下降到6.5%,但隨后又開始上升,2017年又回升到了7.5%。

為什么金融化的趨勢不可逆轉

在現代經濟中,金融業的擴張是難以遏制的,經濟金融化已經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這不僅是由現代經濟的特點與金融業的特點決定的,也是由人性決定的。

第一,金融業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經濟要發展,必須有強大的金融業。

現代經濟的特點就是資本越來越重要,現代經濟越來越成為資本密集型經濟。這一是因為現代經濟越來越依賴于科技驅動,而科技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二是因為現代經濟越來越高度自動化,這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資本密集型的現代經濟越來越依靠金融業為其提供資金。

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金融業都很發達,中國要與它們競爭,就必須有發達的金融業。習近平一再強調金融對現代經濟的重要性。例如,2017年4月25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說:“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一定要把金融搞好。”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體學習,www.gov.cn/xinwen/2017-04/26/content_5189103.htm。2019年2月22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又強調說:“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并講話,www.gov.cn/xinwen/2019-02/23/content_5367953.htm。

2017年11月1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訪問中國時,中國同意進一步對外資開放中國的金融業。例如,將外資在中國證券公司中的持股比例上限放寬到51%,以后還將取消上限。這個消息一公布,券商股票大漲。因為只有對外資開放,中國的金融業才能發展,才能跟外國競爭。2019年6月13日,證監會領導表示,將考慮在上海試點取消證券公司中外資持股比例的限制。

第二,金融業的高收益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經濟也一樣,哪兒賺錢,資金與人才就往哪兒走。金融業賺錢多,資金、人才當然就往金融業去,大學畢業生當然也往北京的金融街、上海的陸家嘴去找工作。

2015年以來,為了防止金融業的過度發展及其導致的實體經濟空心化,中國采取了一些措施以遏制金融業的過度膨脹,讓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這些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金融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2015年曾經達到8.4%,但2018年下降到了7.67%。

金融是要為實體經濟服務的,這一點沒錯;金融業的發展不能過快、過度,這也一點沒錯。但是,有句古話說,你可以把牛牽到水邊,卻不可能強迫牛喝水。同樣的道理,沒有人能夠強迫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沒有人能夠阻止金融化的趨勢,也沒有什么能壓制人的逐利本性。

為什么那么多制造業企業不務正業,不把資金用于生產產品,而是拿資金去理財、去搞金融呢?就是因為生產產品不賺錢,利潤很低,或者賺錢慢;相反,搞金融不僅賺錢多,而且賺錢快。

說不上市的順豐為什么上市了

對于金融的力量,你是抵抗不了的,不管你多么厲害。“不上市聯盟”的土崩瓦解就是一個例子。

娃哈哈、華為、順豐和老干媽是中國4家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因為這4家企業的創始人都曾公開表示,他們的企業不會上市,這4家企業因此曾被稱為“不上市聯盟”。市場上還流傳著這么一個說法:“永不上市四大家,華為、順豐、老干媽,還有一個娃哈哈。”但在金融的力量面前,這個“不上市聯盟”已經土崩瓦解:順豐已借殼上市,娃哈哈準備上市,堅持不上市的只剩下華為和老干媽了。

順豐快遞的創始人王衛很厲害,年紀輕輕,卻把順豐經營得很好。王衛也曾經一再說,順豐堅決不上市。但2017年2月24日,順豐在深圳交易所上市了,而且還是通過借殼上市這種快捷方式。

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曾經不止一次說過“堅決不上市”“娃哈哈不缺錢”。但在2017年11月18日的娃哈哈創立30周年慶祝會上,宗慶后改口了,他說娃哈哈會在適當的時候考慮上市,因為“上市以后能加快企業發展”。2019年5月27日,宗慶后的女兒、娃哈哈集團品牌公關部部長宗馥莉說,娃哈哈上市是非常正常的一個舉動。

這些曾經堅決不上市的企業、很厲害的企業家們,在經濟金融化的大潮面前,為什么一個個地“繳械投降”了,要么已經上市了,要么準備上市呢?上市就是到金融市場去籌集資金,金融市場能提供充足的資金,讓企業發展更快。順豐為什么上市?因為別的快遞公司,比如圓通、申通等都上市了,上市后就能籌集大量的資金,企業就會迅速發展。順豐再不上市,就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擴張,就可能被圓通等競爭對手淘汰。

畢竟一個企業再怎么賺錢、自有資金再多,也不如以發行股票的方式在短期內籌集的資金多。

貴州茅臺為什么也要做金融

最后,我們再來看看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貴州茅臺無疑是迄今為止中國最成功的企業之一,茅臺酒供不應求,而股價更是一路牛氣沖天,股價已經沖上1 000元。有分析師說,貴州茅臺的股價會漲到1 250元每股。

像貴州茅臺這樣靠賣白酒就足以傲視中國股市的企業,也抵擋不住金融業的誘惑。從2013年起,貴州茅臺就開始進入金融業。貴州茅臺的“十三五”目標是到2020年,每年要從金融業務中獲得至少150億元的營業收入與40億元的凈利潤。

據媒體報道,2017年8月8日,貴州茅臺董事會召開了2017年度第一次戰略決策委員會暨2017年度第四次董事會,會議詳細討論了《關于籌建成立茅臺集團金融控股公司的議案》。因為金融控股公司通常是為全面從事金融業務、為實現金融業的綜合經營而創建,因此,貴州茅臺創建金融控股公司的行為表明它將全面進入金融業。目前,貴州茅臺已投資或控股了12家金融企業,包括控股的財務公司、基金公司、租賃公司和華貴人壽保險4家金融公司,以及投資參股的貴州銀行、貴陽銀行、貴銀金租等8家金融企業。貴州茅臺控股與參股的這12家金融企業覆蓋了傳統金融業的銀行、證券、保險與信托四大行業中的三大行業。

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對經濟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取得了巨大的增長,最主要的體現就是中國人均GDP從1978年的150美元增長到了2018年的大約9 000美元。在這個過程中,金融化起到了巨大的積極促進作用。

但是,經濟的過度金融化也已經在各國的經濟與社會中產生重大的不良影響。

現在,全球各國的貧富差距已經達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例如,在美國,1929年大蕭條之后的40多年間,貧富差距持續縮減,但是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貧富差距持續擴大。1980年以來,90%的底層家庭擁有的財富在美國財富總額中所占的比重從36%下降至23%,而0.1%的最富有家庭所占的比重已經上升至22%。1929年大蕭條前,0.1%的最富有家庭財富占比為25%,而90%的底層家庭財富占比為16%。也就是說,目前美國貧富差距的嚴重程度已接近于大蕭條前的水平。

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貧富差距不斷擴大,這段時間也正是美國經濟金融化再次加快的時期。大蕭條后,美國通過了《1933年銀行法》等一系列法律,遏制金融業的過度膨脹。但是,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美國進行了金融自由化,放松了對金融業的限制,金融業再次迅速擴張。金融業的迅速擴張成了貧富差距擴大的根源之一。關于金融化與貧富差距之間的關系,本書后面會詳細分析。

金融化也導致越來越多的社會財富通過金融系統創造出來,金融系統也因此得以吸引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源,給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帶來負面影響。例如,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這樣的世界頂尖高等學府的畢業生中,很大一部分進入了金融業。中國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例如經濟學與金融學等學科早已成為最熱門的學科之一,吸引了最優秀的一批學生。另一方面,大量的資金離開實體經濟,進入金融業,導致投入研發的經費減少。

金融化是一個世界性的大潮流,我們必須了解并跟隨這個大潮流。作為個人,我們要了解金融,才能學會投資理財;對于公司,要了解金融,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并發展起來;對于國家和政府,要了解金融,才能在促進金融發展的同時防止金融的過度膨脹,這樣才能保證國家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避免陷入經濟危機之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岫岩| 北票市| 抚顺县| 黄陵县| 登封市| 绥中县| 宁乡县| 永康市| 绥化市| 平乐县| 马边| 合水县| 湘乡市| 晴隆县| 沈阳市| 荆门市| 水城县| 岳普湖县| 东阿县| 定安县| 琼中| 奉贤区| 武定县| 临沭县| 晋州市| 北票市| 中阳县| 安康市| 武宁县| 万年县| 德化县| 建平县| 沙坪坝区| 千阳县| 台湾省| 滨海县| 河津市| 桐梓县| 望奎县| 内江市| 德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