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馴六畜
原文
馬牛羊,雞犬豕,
此六畜,人所飼。
釋義
馬、牛、羊、雞、狗、豬統稱為“六畜”,它們是人類飼養的主要牲畜。

唐韓繪《五牛圖》(局部)
故事
伏羲馴六畜
五千多年前,伏羲(xī)氏做部落首領的時候,人們以狩獵為生。如果遇到惡劣天氣捕不到野獸,人們就會挨餓。于是,伏羲氏就想了一個辦法:天氣良好時,多捕一些野獸,吃不完的就養起來。后來經過挑選,固定了一些品種,也就是六畜。

清人繪伏羲畫像
六畜除了供人們食用外,還有多種用途,比如馬能拉車,牛能耕田,羊能供皮毛,雞能報時,狗能看家等。它們既是人類的主要副食,又是人類的好朋友。
原文
曰喜怒,曰哀懼,
愛惡欲,七情具。
釋義
高興、憤怒、悲哀、恐懼、喜愛、憎惡、欲望是人天生就具有的七種情感,不用學習就會無師自通。

清焦秉貞繪《歷朝賢后故事圖》之《含飴弄孫》,描繪東漢馬皇后的賢德仁愛
解說
人生下來就具有這七種情感,但怎么處理卻十分重要。善于克制的人,既不強求,也不過分,說明他很理智;如果放任自流,則容易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原文
匏土革,木石金,
絲與竹,乃八音。
釋義
匏瓜、陶土、皮革、木材、石頭、金屬、絲弦和竹子是制作樂器的八種材料,用它們制成的樂器被稱為“八音”。
解說
音樂表達了人類豐富的情感,能起到凈化靈魂的作用。古時候,無論是祭祀天地,還是朝廷舉行盛典,都要奏樂。傳說中國最早的琴是伏羲發明的,那時還沒有音階。到了黃帝時,他手下一個叫伶倫的人經過苦思冥想,終于創造出一套用于演奏的音調,并在昆侖山找到一種專門演奏這種音調的竹子,發明了音階。從此,音樂便成了文明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