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去研究西方追女孩的理論,我更喜歡琢磨他們的這種文化,其中一個現象就是那些知名的PUA(Pick-up Artist,搭訕藝術家)基本都是一群大叔。作為一種小眾文化,能有四五十歲的男人一直在從事,這又是西方社會價值觀多元化的一次體現。反觀自己所處的環境,記得大學畢業時周圍也有一群朋友留長發玩搖滾,口口聲聲要非主流,結果一接近三十歲就全都回到正道兒上了。如果青春的定義是“可以不計后果地生活”,那么人家的青春確實要比咱們長一些。
再說說我對PUA的理解。從字面上讀PUA就是“搭訕藝術家”,按我的感覺,這應該是圈子內部自封的。這種文化的出現跟互聯網不無關系,就是一群男人在論壇里交流自己跟女人的那些事情,從這個意義上來講,PUA和AFC(沒有女人緣且社交能力不強的男人)這兩個概念是相輔相成、相依為命的,沒有AFC也就沒有PUA。其實生活中有很多會和女孩相處的高手,但他們不一定善于寫文章,也不一定愿意把自己的經驗告訴別人。恰當地說,PUA就是一些專寫男女搭訕約會文學的作家,他們的讀者群主要是AFC,他們能不能追到女孩其實對AFC不重要,但他們的文章能幫助AFC。
“論壇PUA”屬于早期的一類PUA,前提是需要撰寫大量的文字,隨著網絡交流平臺變得更加多樣性,后來又出現了一類“QQ群PUA”。簡單地說,就是先建立“某某PUA群”吸引大家加入,然后在群里通過聊天的方式即時指導AFC如何跟女孩子交往。這類PUA知名度不會很高,但粉絲的忠誠度很強。
西方的這種文化已有四十多年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70年美國的埃里克·韋伯出版的《如何把妹》,如今作者也是七十多歲的老頭子了,想想真是令人感動。西方此類論壇的出現跟互聯網幾乎是同步的,而國內相關論壇的興起卻滯后了許多年,2007年算是一個分水嶺。之前曾經出現過一些論壇,因為格調不高,所以逐漸轉入地下。2007年之后,豆瓣的搭訕學小組才算是第一個“健康”的相關論壇。關于“健康”,我的理解就是要用女性也能接受的方式來討論男女交往的話題。男人和女人,從認識到交往再到最后在一起,在這個簡單的過程之后,有的男人會把成功歸因為自己的手段,有的男人會把成功歸因為他和她的默契。其實這是沒有客觀標準的,不過我喜歡后面那類。
從某種意義上講,男女屬于兩種動物,雖然不同卻是平等的。如果女人是老虎的話,那么男人可能是獅子,可是有些男人卻把自己當成了馴獸師。如果讀者能夠堅持看完本書的話,那么你會發現,最后我的推論是,女性非但不比男性愚蠢,甚至還要聰明一點兒。這是上帝的一個精心設計,男人的聰明是用來為人類打天下占地球的,而女人的聰明終將接管這一切。
我在這里做關于未來的預測,這個行為又屬于典型的男性思維,真正的女性思維只關心過去和現在,因此,雖然她們經常前后不一,但是她們從不犯錯。
每個女人都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而全體男人卻只有一個大世界。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每個女人都是女王;在那個大世界里,男人們不得不去競爭唯一的王。女人的前后不一其實不過是男人用大世界的標準衡量小世界,所以女人的從不犯錯到了男人眼中就變成了從不認錯。
對男性來說,女性常常是不可理喻的,所以如果這時候你還自認比她們高等,那么難免就要氣急敗壞;但是如果換個思路,假設她們比我們還聰明那么一點兒,假設她們是上帝派來的性感智能生物,那么你會感受到另外一種追求體驗。成功是喜悅的,失敗亦是有趣的,這就是《魔鬼約會學》將要告訴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