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5CrMnMo、5CrNiMo鋼
5.2.1 5CrMnMo鋼
1.性能特點
5CrMnMo是高韌性錘鍛模具鋼,鋼中加入Cr,可以提高淬透性、高溫強度和抗氧化能力;加入Mo主要是為了抑制回火脆性,提高耐回火性。該鋼具有良好的韌性、強度和耐磨性,對回火脆性不敏感,淬透性好。淬火工藝對提高模具的強韌性、表面抗熱疲勞性以及使用壽命有重要的影響。熱穩定性、抗熱疲勞性好。與5CrNiMo鋼的各項性能基本相似,是在考慮我國資源情況的基礎上,為節約Ni而以Mn代之,淬透性稍差,高溫下的耐熱疲勞性稍遜色于5CrNiMo鋼。正火可細化金相組織,改善力學性能,高溫回火可以降低鋼的硬度。高溫回火軟化工藝可以作為小型熱作模鍛坯、舊模具翻新前的軟化處理。當該鋼淬火溫度提高到900~950℃時,可得到幾乎是單一的低碳馬氏體組織,可利用表面強化工藝,提高模具的耐磨性及壽命。
2.化學成分、臨界點及對應牌號(見表5-31)
表5-31 5CrMnMo鋼的化學成分、臨界點及對應牌號
3.熱處理工藝(見表5-32)
表5-32 5CrMnMo鋼熱處理工藝
4.力學性能
5CrMnMo鋼常溫力學性能與回火溫度的關系見圖5-20。5CrMnMo鋼高溫力學性能見圖5-21。
圖5-20 5CrMnMo鋼的常溫力學性能與回火溫度的關系
a)Rm、aK與回火溫度的關系b)A、Z與回火溫度的關系注:Rm、aK、A、Z分別表示抗拉強度、沖擊韌度、伸長率、斷面收縮率。
圖5-21 5CrMnMo鋼高溫力學性能
注:淬火溫度為850℃,空冷;回火溫度為600℃。
5.淬透性
5CrMnMo鋼淬透性曲線如圖5-22所示。
6.應用
5CrMnMo鋼廣泛用于鋅、鋁及其合金壓鑄模、熱壓模、各種鍛模、塑料模具;用于大、中型熱鍛模塊(厚度為300~500mm);可取代T10A、9SiCr、Cr12MoV鋼制造較大截面的冷鐓模;是各種剪沖工具、精壓模、冷鐓模的基本材料。具體應用實例如下。
(1)5CrMnMo鋼制連接環熱鍛模復合等溫處理 煤礦用井下運輸機連接環的熱鍛模,其外形尺寸為230mm×175mm×91mm,要求硬度為42~44HRC。模具鍛坯最后一火鍛好后不要緩冷,而是利用鍛造余熱油淬和高溫回火,代替原來的普通退火;將淬火溫度提高到890~900℃,可得到較多的板條馬氏體,從而提高了韌性;在油中冷到200℃左右,立即轉入260℃硝鹽中等溫,450℃回火。
(2)5CrMnMo鋼齒輪坯熱鍛模復合等溫處理CA-10B型從動弧齒錐齒輪熱鍛模,硬度要求40~44HRC。600℃×4min/mm預熱,860℃×2min/mm鹽浴加熱,出爐后空冷至約780℃淬入60~80℃油中,油冷至150~200℃時轉入280℃硝鹽中等溫2~3h,出爐后空冷,500℃×2min/mm回火,280℃×2~3h去應力。
圖5-22 5CrMnMo鋼淬透性曲線
(3)5CrMnMo鋼制鋁合金尾翅熱鍛模高溫淬火 模具外形尺寸為480mm×270mm×250mm。淬火加熱溫度由850℃提高到900℃左右,可獲得較多的板條馬氏體組織,具有高的強度、塑性和斷裂韌度,不僅壽命高,而且模腔上所形成的疲勞裂紋很淺,不易擴展,便于翻新。
(4)5CrMnMo鋼制熱鍛模預冷淬火500℃×2min/mm空氣爐預熱,890℃×1min/mm鹽浴爐加熱,出爐后預冷至780~810℃油淬至180~200℃,轉移到280℃硝鹽中等溫2~3h,或在帶有風扇的井式爐中于280℃×4h等溫,500℃×2min/mm+280℃×3h兩次回火。前者特別適合小模具,后者適用于中小型模具。
也有的單位采用890~900℃加熱后,出爐預冷至810~820℃油淬,油冷至180~200℃立即轉入280℃的井式爐中緩冷5~6h,然后隨爐升溫至500~520℃回火,最后補充300℃×6h去應力。此工藝適合大型或特大型錘鍛模的熱處理。
(5)5CrMnMo鋼制鍛錘模高溫淬火 外形尺寸為350mm×350mm×250mm,910℃加熱淬火,在熱油中冷卻50min,500℃×2h×2次回火,硬度為40~42HRC。鍛造40Cr鋼毛坯8000件,模具完好無損,使用壽命比常規淬火提高兩倍多。
(6)5CrMnMo鋼熱鍛模強韌化處理2t錘鍛模采用910℃正火+760℃淬火+500℃×2h回火,韌性大提高,模具的使用壽命由3000件提高到8000件。
某工具廠在750kg空氣錘上,鍛打φ100mm×6mm高速鋼三面刃銑刀,按常規處理的上錘頭,鍛打不到1萬件就會出現崩裂或開裂,采用低溫淬火強韌化處理,上錘頭的壽命超過3萬件,且不會開裂。強韌處理工藝為:910℃正火,780~800℃加熱淬熱油,460~480℃回火;在150kg空氣錘上鍛打φ60~φ80mm的薄片高速鋼銑刀毛坯,采用900℃淬油+840℃退火的預備熱處理工藝,經機械加工后,降溫至800℃淬熱油;480℃回火。鍛錘壽命由2萬件上升到5萬件。
(7)5CrMnMo鋼制拉深模滲碳 石油液化氣鋼瓶封頭,是用3mm厚的20鋼板冷壓成形的。鋼板的直徑為300mm,承受壓力約7×105 N。冷壓封頭的拉深模選用5CrMnMo鋼滲碳制造,使用壽命由原來的不足1000次提高到7000多次。滲碳淬火工藝參數為:920~930℃氣體滲碳,降溫至820~850℃油淬,或緩冷后重新加熱淬火,820~830℃油淬,油冷至180~200℃出油空冷,200℃×5h硝鹽回火。
(8)5CrMnMo鋼熱鍛模稀土碳氮共滲 模具毛坯先等溫退火,經860℃稀土碳氮共滲后降溫至780~810℃,油淬,油冷至180~200℃,迅速轉入280~300℃井式爐中等溫2~3h,490~500℃×5~6h+180~200℃回火后空冷。
(9)5CrMnMo鋼制連桿熱鍛模氮硼復合滲5CrMnMo鋼柴油機連桿熱鍛模采用固體硼氮復合滲,獲得單一的Fe2B相。由于氮的滲入,改變了相成分,減少了滲層脆性,提高了滲層的斷裂強度、塑性與韌性。具體工藝為:580℃×4h滲氮+900℃×7h滲硼油淬+280℃×6h等溫+500℃×5h回火。采用900℃淬火,可獲得板條馬氏體,280℃等溫可獲得下貝氏體組織,再在500℃回火獲得M/B下的復相組織。經B-N復合滲處理的連桿熱鍛模壽命比常規處理提高4~7倍。
(10)5CrMnMo鋼熱鍛模碳氮共滲淬火與低溫氮碳共滲復合處理 先進行碳氮共滲,850~900℃高溫淬火,再經550℃高溫回火。經碳氮共滲淬火,熱鍛模有較高的硬度(>62HRC)與耐回火性。再進行540℃×4h氣體氮碳共滲,使之具有抗氧化、抗咬合擦傷能力、良好的耐磨性和減摩性,提高了模具的承載能力、抗擠壓能力及高溫強度,降低了模膛塌陷傾向,從而提高了使用壽命。
(11)5CrMnMo鋼制齒輪坯熱鍛模硼鋁共滲 固體粉末滲硼鋁900℃×5h,油淬,油冷至180~200℃立即轉入280℃硝鹽中等溫4h,于480℃×5h回火。
(12)超高溫熱處理工藝 某廠5CrMnMo鋼制熱鍛模多年沿用830~850℃淬火,480~500℃回火的常規工藝,硬度為41~47HRC,鍛造連接環2500件左右就產生龜裂失效。為了改善這一狀況,試用超高溫淬火獲得了成功,具體工藝為:500~600℃×2min/mm預熱,900~920℃×1min/mm,淬入40~80℃油中,油冷至200℃左右出油空冷。用干燥干凈的棉紗頭擦去表面油漬,立即回火,回火在帶有風扇的井式爐中進行,300℃入爐,先在360~400℃預熱2h,再升至500~520℃×4~5h,出爐后油冷,再補充160~180℃×4h去應力。硬度為42~46HRC。
對于5CrMnMo鋼超過900℃以上的高溫淬火被認為禁區,本例是偶然還是必然,有待實踐進一步檢驗論證。
(13)氣體C、N、B三元共滲 外形尺寸為220mm×200mm×100mm的5CrMnMo鋼制熱鍛模,采用890~900℃×5~6h氣體C、N、B三元共滲,780~800℃油淬,400~420℃×6h回火。模具表面硬度為65.5~67HRC,基體硬度為47~48HRC,共滲層深度為0.55~0.57mm。
(14)5CrMnMo鋼制冷沖頭等溫淬火φ80mm×120mm沖頭,采用等溫淬火后壽命提高10倍。具體工藝為:850℃×45min鹽浴加熱,260℃×2h硝鹽等溫處理,空冷;240℃×2h回火,空冷。硬度為52~54HRC。
5.2.2 5CrNiMo鋼
1.性能特點
5CrNiMo鋼是合金元素含量較低的合金工具鋼,和5CrMnMo鋼一樣都是傳統的熱鍛模鋼,但5CrNiMo鋼具有良好的韌性,同時有良好的強度和耐磨性,室溫的力學性能與500~600℃時幾乎相同,加熱到500℃時,仍能保持300HBW以上的硬度。由于鋼中含有鉬,因而對回火脆性不敏感;但由于碳化物形成元素含量低,二次硬化效應差,所以熱穩定性不高。從600℃緩冷下來,沖擊韌度稍有下降。
5CrNiMo鋼有良好的淬透性,300mm×400mm×300mm大的模坯,在820℃油淬和500℃回火后,截面各部分硬度幾乎一致。因此,5CrNiMo鋼廣泛用來制造各類的大、中型熱鍛模,也可以用來制造塑料模。
2.化學成分、臨界點及對應牌號(見表5-33)
表5-33 5CrNiMo鋼的化學成分、臨界點及對應牌號
3.熱處理工藝(見表5-34)
表5-34 5CrNiMo鋼熱處理工藝
(續)
生產實踐證明,隨著淬火溫度的提高,5CrNiMo鋼的組織以板條馬氏體為主,而板條馬氏體比針狀馬氏體具有更高的韌性,同時鋼中的碳化物溶解更充分,使鋼的一系列性能發生變化,斷裂韌度有所提高,耐回火性和熱穩定性也得到提高。淬火溫度提高后,能推遲熱疲勞裂紋的產生。
淬火組織為板條馬氏體+9%左右(體積分數)的殘留奧氏體。
4.力學性能
淬火及回火溫度對5CrNiMo鋼沖擊韌度的影響見表5-35。力學性能和回火溫度的關系見圖5-23。高溫力學性能見圖5-24。沖擊韌度與硬度應對的關系見圖5-25。回火后的冷卻速度對沖擊值的影響見圖5-26。
表5-35 淬火及回火溫度對5CrNiMo鋼沖擊韌度的影響
圖5-23 力學性能與回火溫度的關系
注:840℃淬火。
圖5-24 高溫力學性能
注:試驗鋼化學成分(質量分數,%):0.52C,0.32Si,0.69Mn,1.63Ni,0.66Cr,0.23Mo;試驗試樣調質硬度為41.2HRC。
圖5-25 沖擊韌度與硬度的關系
圖5-26 回火后的冷卻速度對沖擊值的影響
5.淬透性
5CrNiMo鋼淬透性數據如表5-36所示。5CrNiMo鋼淬透性曲線如圖5-27所示。
表5-36 5CrNiMo鋼淬透性數據
6.應用
(1)5CrNiMo鋼制熱鍛模高溫加熱預冷等溫淬火 外形尺寸為450mm×280mm×280mm較大熱鍛模采用井式爐于930~950℃×5~6h高溫加熱,出爐后預冷至800℃左右油淬,油冷至180~200℃后立即投入到240~280℃的硝鹽中等溫6h,出爐后空冷,470℃×2h×2次回火。模具壽命較常規處理提高4倍。
(2)5CrNiMo鋼制熱鍛模分級等溫淬火 割草機曲柄熱鍛模分別經910℃、950℃加熱,油冷至180~200℃立即進行260~280℃×2h等溫淬火,450℃2h×2次回火,模具壽命提高4倍多;法蘭盤熱鍛模860℃加熱,熱油分級后320℃×2h等溫淬火,460℃×3h回火,壽命由8500件上升到13000件;外形尺寸為2700mm×180mm×100mm的熱鍛模經分級等溫淬火,使用壽命提高了0.3倍。
圖5-27 5CrNiMo鋼淬透性曲線
(3)5CrNiMo鋼錘鍛模水-氣混合淬火工藝 前蘇聯在5XHM鋼錘鍛模熱處理中采用水-氣混合淬火新工藝,使模具的使用壽命較常規處理提高0.5倍。
(4)5CrNiMo鋼錘鍛模整體預熱局部加熱淬火 曲柄軸錘鍛模外形尺寸為300mm×250mm×200mm,采用整體預熱局部加熱淬火的特殊工藝,使模具的使用壽命提高10倍以上,具體工藝為:
1)前處理工藝500℃預熱+850℃加熱+250℃等溫淬火+500℃回火。
2)高頻感應局部淬火 制作特殊的感應器,對相關部位進行淬火。淬火后180℃×3h回火,模膛表面硬度為56~58HRC,基體仍為42~45HRC理想硬度。
(5)5CrNiMo制熱鍛模硼-稀土共滲5CrNiMo鋼制連桿成形模經900℃×3h硼-稀土共滲后出爐,預冷至780~800℃熱油淬火,油冷至200℃左右立即入260~280℃硝鹽中等溫3h,經560℃×2h×2次回火,表面硬度為1650HV。
(6)5CrNiMo鋼制熱鍛模復合強韌化處理5CrNiMo鋼制扳手熱鍛模常規淬火回火,壽命不高,現改為鍛造余熱淬火+高溫回火,用調質代替原球化退火,機械加工成成品后,先經550~560℃滲氮,再經830~850℃滲硼。滲硼后不要出爐,直接升溫至940~950℃,并保溫一段時間,出爐后預冷至830~840℃,淬入150~170℃的熱油中,油冷至200℃左右,轉入260~280℃硝鹽中等溫1.5h,540~550℃×2h×2次回火。按上述工藝處理的模具,壽命提高4~6倍。
(7)5CrNiMo鋼制軸承套圈模滲錳207、208是兩種常用軸承,其滾子套圈用5CrNiMo鋼熱鍛成形,采用固體滲錳工藝,930~950℃×6~8h,滲層厚度達0.01~0.02mm。滲錳層雖然很薄,但它有很高的硬度、耐磨性、耐疲勞性能和小的脆性,因而使模具獲得很高的壽命。
(8)5CrNiMo鋼熱鍛模膏劑硼鈦共滲 以B4C為供硼劑、工業鈦粉為供鈦劑、NaF與NH4Cl為活化劑,工業鉻粉為穩定與促滲劑、FeO粉為填充劑與防氧化劑。930℃×4h共滲后出爐空冷,表面硬度為1400~1800HV。
(9)5CrNiMo鋼制熱鍛模液體滲硼 先經450~500℃×2h空氣爐預熱,930℃×5h滲硼,滲硼結束后出爐空冷至800℃左右油淬,450~480℃回火。
(10)5CrNiMo鋼制熱鍛模鉻釩共滲 滲劑成分(質量分數,%):50Cr-Fe+43A12O3+5釩粉+2NH4Cl,1050℃×5h。模具經鉻釩共滲后,抗高溫氧化能力比常規處理提高3倍,耐磨性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