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車技術100問
- 高建平
- 1657字
- 2020-06-12 18:57:14
問題5 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現狀是怎樣的?
近年來,在國家“863”計劃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私人購買試點政策的推動下,我國新能源汽車關鍵部件及相關技術取得重大進步,新能源汽車產業已基本具備產業化發展基礎,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開始小規模投放市場,企業通過“引進來”與“走出去”,國際化合作不斷深入。總體上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具備了更好的技術、市場和資源條件,新能源汽車產業邁入嶄新的發展階段。
在國家多年支持下,我國汽車行業初步掌握了新能源汽車整車動力系統平臺以及關鍵零部件的核心技術,基本建立了“三縱三橫”和“三大平臺”構成的矩陣式的技術創新體系,形成了較為全面的基礎研究、產品開發、試驗檢測和評價的能力。新能源汽車整車技術水平明顯提升,關鍵核心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①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技術取得較大進展。目前,國內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主要應用于乘用車,主要汽車企業紛紛加大研發力度,推出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車型。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已發展到第二代,技術明顯提升,最高車速和加速性能均有較大提高;上汽榮威550插電式混合動力、一汽奔騰B50插電式混合動力等車型也在2012年開始了示范運行活動。
②純電動汽車技術日益成熟,初步具備產業化條件。我國已基本掌握了整車控制、動力系統匹配與集成設計等關鍵技術,部分企業開始進入產業化階段。純電動轎車方面,主要整車企業均將電動汽車納入企業產品規劃,投入不斷加大,比亞迪、江淮、東風、長安、奇瑞、吉利等主要汽車企業均研制開發出純電動轎車,部分車型技術已有顯著提高。如江淮同悅EV已經發展到第三代,車輛續駛里程提高了30%,而能耗下降超過5%。
③燃料電池汽車技術取得重要進展。在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支持下,我國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研發取得重要進展,初步掌握了整車、動力系統與關鍵零部件的核心技術;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技術平臺;形成了燃料電池發動機、動力電池、DC/DC變換器、驅動電機、儲氫與供氫系統等關鍵零部件配套研發體系,具有百輛級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平臺與整車生產能力。
④關鍵零部件產業化技術明顯提高,部分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在動力電池方面,初步具備了產品研發能力和基礎生產裝備設計制造能力,動力電池性能指標逐步接近國際先進水平,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電解液三大關鍵材料實現了國產化;在驅動電機系統方面,產品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際水平,性價比在國際上具有一定優勢,形成了若干家年產能達到萬套級以上的驅動電機企業;在電控系統方面,初步形成了混合動力系統、純電驅動系統的小批量生產能力,掌握了部分核心技術,部分企業形成年產5萬套以上的生產能力。
發展和應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是促進汽車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在這一點上政府和汽車生產企業已經達成了共識。中國在市場、政府支持的力度方面又有著較大的優勢,新能源汽車的前景可觀。
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量不斷增加,從2010年的1663輛到2014年的84900輛,是2010年的50 倍多,市場占有率也不斷增加。其中,2014 年插電式乘用車、客車所占產量的百分比是18%、15%,純電動乘用車、客車分別是50%、17%。表1-3所示為我國研發和生產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商及其產品。
表1-3 國內研發和生產的新能源汽車

根據中汽協數據,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為79.4萬輛和77.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3.8%和53.3%,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產銷分別為47.8萬輛和46.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1.7%和82.1%;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產銷分別為11.4 萬輛和11.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0.3%和39.4%。2018年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39 230輛和34 420輛,同比分別增長119.1%和95.2%,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 872輛和23 458輛,同比分別增長89.4%和68.4%,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為10 358輛和10 962輛,同比分別增長288.4%和196.4%。1~2月新能源汽車生產81855輛,銷售74667輛,同比分別大幅增長225.5%和200%。這些數據表明,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持著持續增長。
同時,我國可再生能源、非常規油氣和深海油氣資源開發潛力很大,能源科技創新取得新突破,能源國際合作不斷深化,能源發展面臨著難得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