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lidWorks高級應用教程(2017中文版)
- 北京兆迪科技有限公司
- 2916字
- 2020-06-12 17:57:15
2.2 自由形
自由形命令是通過修改四邊形面上點的位置,使曲面實體的表面自由凹陷或凸起,以改變實體表面的形狀。該命令所完成的效果是使用掃描及放樣等命令難以實現的。值得注意的是:自由形命令所修改的面只能是由四條邊組成的曲面,另外自由形命令不生成曲面,所以它不會影響模型的拓撲運算。
下面以圖2.2.1所示的模型為例,介紹創建“自由形”特征的一般過程。
圖2.2.1 自由形
Step1.打開文件D:\sw17.2\work\ch02.02\free_shape.SLDPRT。
Step2.創建圖2.2.2所示的分割線1。選取上視基準面為草圖平面,繪制圖2.2.3所示的草圖4(設計樹中略去草圖3);選擇下拉菜單命令,系統彈出“分割線”對話框;在
區域中選中
單選項;在設計樹中選取
為分割工具;選取圖2.2.4所示的模型表面為要分割的面,選中
復選框;單擊
按鈕,完成分割線1的創建。
圖2.2.2 分割線1
圖2.2.3 草圖4
圖2.2.4 要分割的面
說明:由于自由形特征只能修改由四條邊線組成的面,創建分割線的目的是為了創建由四條邊線組成的面。
Step3.創建圖2.2.5b所示的特征——自由形1。
圖2.2.5 自由形1
(1)選擇命令。選擇下拉菜單命令,此時系統彈出“自由形”對話框,如圖2.2.6所示。
圖2.2.6所示的“自由形”對話框的說明如下。
?區域:用于定義要變形的面。
●文本框(要變形的面):選取一個四邊形的面作為要變形的面。
●和
:若要變形的面只在一個方向上對稱,則
與
復選框將只有一個處于激活狀態。若變形的面在兩個方向都對稱時,兩個選項將同時被激活。選中一個或同時選中兩個選項時,系統會在模型上顯示出一個或兩個假想的對稱面,調整對稱面一側的模型表面形狀,另一側的模型表面對稱地發生變化。
圖2.2.6 “自由形”對話框
?區域:用于定義受控制的曲線。
●:控制曲線的類型,包括
和
兩種類型。
?單選項:通過拖動曲線上的點修改面。
?單選項:在曲線上生成多邊形,通過拖動多邊形修改面。
●按鈕:單擊此按鈕,可以在要修改的曲面上創建曲線。
●按鈕:單擊此按鈕,可以在水平和豎直方向之間切換曲線的放置位置。
?區域:用于定義受控制的點。
●按鈕:單擊此按鈕,可以在創建的曲線上創建控制點。
?復選框:選中此復選框后,可以在拖動三重軸時將三重軸的原點捕捉到已有幾何體上。
●:用于精確移動控制點三重軸的方向。
?單選項:設定三重軸和零件的軸匹配。
?單選項:設定三重軸Z軸和要修改的曲面垂直。
?單選項:設定三重軸Z軸和要修改的曲線垂直。
?復選框:選中此復選框時,三重軸的位置隨選擇的控制點變化而變化。
?區域:用于定義顯示模式。
●:通過調整滑塊或輸入確切數值來調整所選面的透明度。
●復選框:選中此復選框后,要修改的面上將顯示出網格線,用于幫助放置控制曲線和控制點。
?:通過拖動滑塊或輸入確切數值調整網格的密度。
●復選框:選中此復選框后,要修改的模型表面將顯示出斑馬條紋,用于檢查曲面質量。
●復選框:選中此復選框,可以沿網格線顯示曲率檢查梳形圖。
(2)定義要變形的面。在區域中激活
后的文本框,選取圖2.2.7所示的面作為要變形的面。
(3)設置網格顯示。在圖2.2.6所示的“自由形”對話框區域
下的文本框中輸入值0.8,選中
復選框,在
下的文本框中輸入值3,此時在圖2.2.7所示的面上會顯示網格(第一方向為7條,第二方向為2條),如圖2.2.8所示。
圖2.2.7 要變形的面
圖2.2.8 顯示網格
(4)編輯邊界條件。分別在圖2.2.9a所示的所選面邊界處引線引出的“邊界條件”標簽的下拉列表中選擇“相切”選項,編輯后的結果如圖2.2.9b所示。
圖2.2.9 編輯邊界條件
說明:“自由形”特征的四周邊界條件決定了完成后的曲面相對于原始曲面的關系。 自由形邊界條件包括以下五種類型。
●接觸:新面與原始面沿邊界保持接觸關系,不會自動添加其他約束。
●相切:新面與原始面沿邊界始終保持相切關系。
●曲率:新面與原始面邊界保持原始曲率不變。
●可移動:新面與原始面邊界可以移動,移動的同時會改變新面和原始面的連接關系。
●可移動/相切:新面與原始面邊界可以移動,同時會保持新面和原始面平行的相切關系。
(5)創建控制曲線。
①創建第一方向的控制曲線。在區域中的
下選中
單選項。單擊
按鈕,依照所選面上的網格排布,在網格線上均勻地創建七條曲線。
②創建第二方向的控制曲線。在區域中單擊
按鈕,在另一方向按照所選面上的網格排布,在曲面的中間位置單擊創建一條控制曲線,完成后,鼠標指針變成
樣式,單擊鼠標右鍵,完成控制曲線的創建。
(6)定義控制點。
①定義控制點的位置。在區域中單擊
按鈕,在兩個方向的控制曲線相交的位置單擊即可創建控制點,如圖2.2.10所示;再次單擊
按鈕終止控制點的創建,在圖2.2.10所示的第一點的位置(兩個方向的控制曲線相交的位置)單擊兩次鼠標,在“自由形”對話框的
區域中出現圖2.2.11所示的三個文本框,選中
復選框,在三個文本框中依次輸入值0、8.5、0。
說明:區域中的三個文本框分別用于設置控制點X、Y、Z方向的位置。紅色的為X軸方向,綠色的為Y軸方向,藍色的為Z軸方向。
②參照①的操作編輯圖2.2.10所示的其余三個控制點。第二個控制點的位置為0、9、0;第三個控制點的位置為0、9.5、0;第四個控制點的位置為0、10、0;編輯完成后的結果如圖2.2.12所示。
說明:在定義控制點位置時,除了使用確切的數值來確定控制點的位置外,還可以拖動三重軸的三個方向的拖動臂來確定控制點的位置,當向上拖動其中一個點時,臨近固定點外側的曲線將隨之下凹。如果要創建一個局部的變形,為了盡可能地縮小波紋的影響,可以先將曲面分割成小面,然后在小面上操作使其變形,達到理想的變形目的。
(7)單擊按鈕,完成自由形1的創建。
圖2.2.10 控制點
圖2.2.12 編輯控制點
圖2.2.11 控制點
Step4.創建圖2.2.13b所示的零件特征——抽殼1。選擇下拉菜單命令;選取圖2.2.13a所示的模型表面為要移除的面;在“抽殼”對話框
區域的文本框中輸入壁厚值2.0;單擊對話框中的
按鈕,在彈出的SolidWorks 2017對話框中單擊
按鈕,完成抽殼1的創建。
圖2.2.13 抽殼1
Step5.創建圖2.2.14所示的分割線2。選取上視基準面為草圖平面,繪制圖2.2.15所示的草圖5;選擇下拉菜單命令,系統彈出“分割線”對話框;在
區域中選擇
單選項,并選中
和
復選框;在設計樹中選取
為分割工具;選取圖2.2.16所示的模型表面為要分割的面;單擊
按鈕,完成分割線2的創建。
圖2.2.14 分割線2
圖2.2.15 草圖5
圖2.2.16 要分割的面
Step6.創建圖2.2.17b所示的特征——自由形2。選擇下拉菜單命令,此時系統彈出“自由形”對話框;在
區域中激活
后的文本框,選取圖2.2.18所示的面作為要變形的面;在“自由形”對話框
區域
下的文本框中輸入值0.8,選中
復選框,在
下的文本框中輸入值1,此時在圖2.2.18所示的面上會顯示網格(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各有一條),如圖2.2.19所示;分別在圖2.2.19所示的所選面邊界處引線引出的“邊界條件”標簽的下拉列表中將邊界條件改為“相切”,編輯后的結果如圖2.2.20所示;在
區域中的
下選擇
單選項;單擊
按鈕,依照所選面上的網格排布,在網格線上創建一條曲線;單擊
按鈕,在另一方向依照所選面上的網格排布,在網格區域單擊創建一條控制曲線,完成后,鼠標指針變成
樣式,單擊鼠標右鍵;單擊
按鈕,在兩個方向的控制曲線相交的位置單擊兩次鼠標,在兩控制曲線交叉位置出現有三重軸附著的控制點,同時在“自由形”對話框的
區域中出現三個文本框,選中
復選框,在三個文本框中依次輸入值0、10、0;單擊
按鈕,完成自由形2的創建。
圖2.2.17 自由形2
圖2.2.18 要變形的面
圖2.2.19 顯示網格
圖2.2.20 編輯邊界條件
Step7.至此,零件模型創建完畢。選擇下拉菜單命令,即可保存模型。
- Painter 現代服裝效果圖表現技法
- Beginning Swift
- 基于元胞自動機的城市路網交通流建模與仿真
- VMware虛擬化與云計算:vSphere運維卷
- ERP沙盤模擬簡明教程
- 3ds max & VRay產品造型設計經典
- Spring Security 3
- Talend Open Studio Cookbook
- 穿越Photoshop CC
- 3ds Max & Unreal Engine 4:VR三維建模技術實例教程(附VR模型)
- 光影之書:Photoshop+Camera Raw攝影后期與創意合成
- Photoshop CC從入門到精通(全彩超值版)
- Premiere Pro影視后期編輯:短視頻制作實戰寶典
- 中文版Photoshop 2022基礎教程
- Maya 2020 超級學習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