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家油紙店位處于景北路,差不多已經到了城市的三環以外。
臨江只是一個三線小城,三環以外其實就相當于是城郊了。
不過景北路的人氣倒也挺旺的,這里畢竟是以前的老城,柏油馬路邊就是一座座充滿江南寫意風格的小院落。
走在這老城的大街上,就像是漫步在充滿年代氣息的古城中。
下了計程車,余安在景北路上找了很久,始終沒有找到那家名為【別夢居】油紙店。
一問街邊下象棋的阿伯才知道,這家油紙店在前幾個月已經搬到路后邊的小巷子里了。
自從古風文化在年輕一代中火爆起來之后,【別夢居】的訂單供不應求,原來的店鋪現在是作為倉庫存在。
發達的網絡購物給小店帶來了大量的訂單,像余安這樣上門購買的買家,反倒是不多見了。
為了節省資金,老板把門店搬到了自家小院子里。
謝過阿伯,余安邁步走進這幽深的小巷子。
巷子又窄又長,用一塊塊青石鋪就的地板上很干凈,兩邊的院落里隱約能夠聽見鳥叫聲與瓢盆聲。
想來是院子里的人家正在準備早餐吧!
走了興許有三五分鐘,余安看見了一塊牌匾。
紅木打造的牌匾已經有點掉漆了,上面刻著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別夢居。
牌匾掛在大門頂上正中央的位置,門的兩邊用毛筆寫著兩句詩。
“一別兩歡三十載,昨夜夢君換新顏!”余安看著這兩句詩,輕輕念道。
嘛!這兩句詩.......怎么像是在描述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
“咚咚咚~”
余安拉起門上的圓環,扣響這小院的大門。
“來啦~~稍等稍等~~~”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門后傳來了鏗鏘有力的聲音。
吱呀~
過了片刻,刷著紅漆的老舊木門被一下子向內拉開,發出牙酸的刮擦聲。
開門的是一個約莫二十七八歲的青年,不知為何,看上去有點眼熟。
“是來買油紙的吧!請進,請進!”青年左手拎著一桶熟桐油,右手招呼余安進門。
走進這小院子,才發現,空地上掛著許多已經上好漆面的油紙。
清晨的陽光透過爬墻虎灑在斑駁的墻壁上,影影綽綽看不真切。
空氣中彌漫著白粥的香氣和筆墨的清香,像是走進了古代名仕的雅居。
“來,坐會,阿爸正在換衣服準備上班,稍等片刻他出來跟你談!”青年放下油桶,掀起衣服擦擦汗水。
余安點點頭,在旁邊圓形的石墩子上坐下:“你先忙,我不是很急!”
看著青年用刷子把熟桐油刷上嶄新的紙張,余安心里忽然浮現出一絲疑惑。
不是說這【別夢居】最近生意很火爆嗎?怎么老板還要出去上班?真奇怪啊!
等了大約有三五分鐘,屋里傳來噼里啪啦的拖鞋聲。
余安轉頭望去,臉上卻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門房大爺????”
“那穿西裝的小伙子???”
站在門口的老大爺和余安異口同聲的說道。
青年放下刷子撓撓后腦勺,小小的眼睛,大大的疑問。
“去,臭小子,客人來了你就是這樣招呼的?拿我柜子里那盒好茶泡兩杯茶來!”大爺回過神來,一腳踢在青年的屁股上。
余安看看青年的臉,再看看門房大爺的臉,恍然大悟,怪不得會覺得眼熟,原來在金山陵園遇到的那個大爺就是【別夢居】的老板!
只是不知道為什么,這小店現在生意已經這么好了,大爺還要去陵園上班呢?
門房大爺似乎看出了余安的疑惑,搬了張石凳坐在桌子對面。
“老頭子姓林,單名一個木字,你叫我林伯就好了!”林伯笑著說道。
“至于為什么還要去上班嘛!當初生意不好的時候,是陵園的負責人給了我這份工作,現在招人難得很,我們也得回報人家嘛!”
“做人就是要這樣子,不管有沒有錢,都要厚道!”
林伯接過青年手中的茶壺,用滾燙的茶水洗了洗桌上的青花瓷茶杯。
余安點點頭,開口說道:“我姓余,名安。我知道的,師父從小就教我做人一定要懂禮尚往來。”
“還有個小疑問,想要請林伯解答一下,那門上的兩句詩是什么意思呢?”余安話鋒一轉。
林伯愣了片刻,爽朗地笑道:“哈哈哈哈,你一問出來我就知道你想歪了!放心,不是你想的那樣,我老伴就在房里呢!”
“不知道你有沒有了解過,油紙傘起源于明末清初!距離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歷史咯!”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是我們油紙傘工藝的鼎盛時期,那時候啊,單是臨江就有十幾家油紙傘工坊!”
“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國外傳入實用方便的鋼架傘逐漸取代了油紙傘,臨江從事油紙傘生產的人開始轉行。到了90年代,已經很少有人從事油紙傘生產了。”
“直到今天,還在做油紙傘工藝的人已經越來越少咯!詩句是我父親寫下的,他經歷了油紙傘的興起與落魄。”
“一別兩歡三十載,是油紙傘工藝興起到沒落的三十年歷程。昨夜夢君換新顏,是我父親對于老友轉行的感慨。父親生前唯一的愿望,就是油紙傘工藝能一直傳承下去。”
林伯輕輕抿一口茶水,娓娓道來。
聽著林伯的敘述,余安這才恍然大悟,這樣子一切也都說得通了。
為什么這家【別夢居】小店要拼了命的撐下去,這全都是起源于一個老人的夙愿啊!
旁邊的青年撇撇嘴,說道:“要不是近些年古風文化興起了,我們就真得喝西北風咯!”
林伯看著青年的表情,氣不打一處來,上去就是一腳:“你看看你這逆子,要是你能有人家小余那么懂事,我還用操這心嗎?”
余安看著兩人,趕緊上去打圓場,熟練地轉移話題:“好了,好了!林伯啊,這次來是想找你買幾方油紙,我做菜能用得到,不知道你這有沒有現成的?”
“這也是剛巧遇見了,我的小店這兩天也要開張了,能不能請您來指導指導?”
林伯氣沖沖地丟下手里的掃把,沉思了一會,說道:“行,油紙我們多得是!這樣吧,我送你幾方,等過些天,你請我吃頓飯就成了!”
余安仰頭將茶水喝下,笑著站起身來:“成交!”
ps:桐油有毒,食用會造成身體機能的損傷。作者本人特別喜歡古風文化,因此在文中加入桐油紙的片段,請勿模仿,請勿模仿,請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