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企業會計實務操典
- 程愛學 徐文鋒 席杰
- 1947字
- 2020-10-30 18:28:35
1.3 如何選擇賬簿和科目
1.企業會計核算形式與賬簿選擇
不同的企業所需用的賬簿是不盡相同的。一個企業應選擇和使用何種賬簿,要看企業規模的大小、經營業務的繁簡、采用的賬務處理程序以及記賬的機械化程度等因素而定。但為了加強貨幣資金的管理,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要設置庫存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不同的是,在采用日記賬核算賬務處理程序的情況下,要將庫存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分割為“收入日記賬”和“支出日記賬”兩本賬。關于分類賬的設置,在采用記賬憑證核算賬務處理程序、匯總記賬憑證核算賬務處理程序和科目匯總表核算賬務處理程序,以及多欄式日記賬核算賬務處理程序時,應設置一本總分類賬簿和明細分類賬簿;而在采用日記總賬核算賬務處理程序時,則只設置一本既序時記錄又分類記錄的日記總賬賬簿和必要的明細分類賬簿。
以上所述可以歸納為表1-17所示。
表1-17 企業會計核算形式與賬簿選擇

2.企業生產經營特點與會計科目設置
會計賬戶的名稱就是會計科目。在實際工作中,會計科目的設置由財政部統一規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或主管部門可以結合本行業、本單位、本企業的情況,在會計制度允許的范圍內作必要的簡化或補充。
企業應設置哪些會計科目呢?
根據小企業核算的要求,在會計準則允許的范圍內,可設置以下科目:
□資產類科目
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資產可以是有形的,如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存貨、固定資產;可以是債權,如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可以是一種投資,如短期投資、長期股權投資;可以是一種沒有攤銷完的已經支出了的費用,如長期待攤費用;還可以是無形的,如無形資產、商譽等。
資產按其變成庫存現金的難易程度可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
流動資產是指可以在一年內或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的資產,如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原材料、庫存商品等存貨及應收賬款等。不在一年內變現的則是非流動資產,如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以及長期投資等。
小企業資產類業務核算較常使用的科目有: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壞賬準備、材料采購、在途物資、原材料、材料成本差異、庫存商品、發出商品、商品進銷差價、委托加工物資、周轉材料、存貨跌價準備、持有至到期投資、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投資性房地產、長期應收款、未實現融資收益、固定資產、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在建工程、工程物資、固定資產清理、無形資產、累計攤銷、無形資產減值準備、商譽、長期待攤費用、遞延所得稅資產、待處理財產損溢。
□負債類科目
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如企業購進的原材料、商品尚未付款;應交納給稅務機關的稅費尚未繳納;應付企業員工的工資沒有發放;向銀行的貸款還沒有償還;企業應付投資者的利潤還沒有支付。
負債按其償還期的長短可分為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
流動負債是指在一年內或者在一個營業周期內償還的債務,如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應交稅費、應付職工薪酬等。
長期負債是指償還期在一年以上或者超過一個營業周期以上的債務,如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等。
負債類業務核算較常使用的科目有: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負債、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應付利息、應付股利、其他應付款、遞延收益、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未確認融資費用、專項應付款、預計負債、遞延所得稅負債。
□共同類科目
共同類業務核算較常使用的科目有: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項目。
□所有者權益類科目
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權益。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又稱為股東權益。
所有者權益業務核算較常用的科目有: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本年利潤、利潤分配、庫存股。
□成本類科目
成本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等而發生的可歸屬于某一種(類)產品或某一項勞務的費用支出。
成本類業務核算的常用科目有:生產成本、制造費用、勞務成本、研發支出、工程施工、工程結算、機械作業。
□損益類用科目
損益是企業在一定期間內的生產經營活動的收入、費用、利潤及其分配的最終反映。
損益類業務核算較常用的科目有: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營業外支出、所得稅費用、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對上述小企業較為常用的會計科目,應按上述會計要素分類形式去理解、去熟悉,并根據自身企業的特點合理、科學地選擇、運用這些會計科目,這樣在進行會計分類、填制記賬憑證和會計核算時,才能運用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