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結語

前文的論述基本呈現了中國當代文學在荷蘭的傳播的“文火”樣態。以王露露為代表的使用荷蘭文寫作的華人小說家,以瓊柳、顏峻、陳黎等為代表的使用中文寫作的詩人,以及以莫言、蘇童等為代表的使用中文寫作的小說家,基本呈現了荷蘭讀者對中國文學的大概態度和接受印象。借此我們可以進一步概括:第一,荷蘭人強調中國文學的“及物性”。盡管荷蘭文學中會有虛構(fiction)和非虛構(non-fiction)的分類,但大部分的荷蘭讀者似乎都下意識地認為中國文學都是nonfiction的,是真實反映中國歷史和社會發展的非虛構材料。第二,“及物”的同時,強調文學的“藝術性”。電影、音樂、繪畫、建筑、文學是可以進行創新性結合的藝術門類,荷蘭人喜歡各種創新性的實驗。第三,強調文學的“本土性”和“世界經驗”的糅合。盡管荷蘭讀者會因為作品中過多的社會描述、缺少個人形象的刻畫而冷落中國當代小說,但是注重寫個人、抽象社會背景的先鋒小說及較年輕一代作家的作品,被翻譯成荷蘭文刊登在《文火》雜志上時,編輯常收到讀者來信抱怨說:“這有什么中國特色?這可以說是一位西方作家的作品”; “這先鋒在哪里?我們早已讀過類似的作品”。進一步說,對“本土性”和“世界經驗”進行糅合的期待具有普適性。不只限于荷蘭讀者,其他“西方”讀者也有這樣的期待。

前文論述也在對比中呈現了詩歌和小說傳播方式與效果的不同。同是用中文寫作,翻譯成荷蘭文,詩歌需要投入的財力和物力比小說明顯要少得多。相比較而言,詩歌能夠傳播的方式更為多樣,詩歌與音樂的結合為詩歌的傳播提供了一條便捷的途徑,以音律與形象為媒介,讀者即使不懂中文,也能體會漢語的視覺和音律之美,超越國界與詩人相溝通。而小說的傳播更大程度上受限于譯者的拿捏和讀者的閱讀經驗,受到的阻力比詩歌要大一些。同時在對比中也呈現了女性作者相較于男性作者以及使用荷蘭語寫作相較于需翻譯的中文寫作在作品傳播上的優勢。

語言的限制、資金的限制、興趣的限制,讓中國文學的海外傳播如“文火”般“燃燒”了幾百年。在全球化的今天,荷蘭和中國之間的交往越來越頻繁,學習中文的荷蘭人越來越多,到中國留學的學生規模越來越大,這股“文火”是否會燃燒為熊熊烈火而隱含速朽的可能?且讓我們持續關注中國當代文學在荷蘭的傳播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邻水| 镇平县| 夏邑县| 九龙坡区| 博兴县| 宁都县| 高雄县| 筠连县| 镇赉县| 华宁县| 昌图县| 福建省| 贡嘎县| 太仆寺旗| 长子县| 昭通市| 额济纳旗| 东乡县| 淄博市| 潮安县| 道真| 莆田市| 昌邑市| 上林县| 沐川县| 健康| 融水| 满城县| 吕梁市| 读书| 清苑县| 通道| 买车| 巢湖市| 平江县| 定远县| 河曲县| 米泉市| 陆丰市| 青田县| 庆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