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試探(上)
- 御香歸
- 賦然
- 3082字
- 2020-05-20 12:00:00
穿過穿堂,上了西廊,來到了大太太的院子里。
這第三進院較大,上面七間大正房,左右各帶兩間耳房,東、西廂房各三間。廂房和耳房之間,見有個月洞門連著一夾道,可通閔府大花園。
灰色筒瓦,墻面以清水磚墻為主,未刷白粉,較為質樸厚重。大紅羅夾板簾子,紅漆落地柱,長廊為綠柱。門欄窗槅皆雕著步步錦圖案,是名手雕鏤,顯得更加精美清雅。
院子正中鋪著十字青石甬道,中央是一座用太湖石堆成的假山,假山周圍列石榴盆景。院子四個角種著海棠樹。臺階下以大缸飼養金魚。
冷眼看著也是氣勢不凡,軒峻壯麗。閔扶蘭方知這才是正內室。
堂屋門上高懸著一塊大匾,上書“懿祥堂”三個燙金大字。里面擺著中堂、長案、太師椅、茶幾等黑漆家具。
這時,一個穿著蔥黃色襖子,上罩官綠色比甲的四旬婦人出現在東廂房門外,不是別人,正是閔十全家的。她道:“四姑娘,大太太在這邊。”
隨即又說綠肥,“你這個傻大姐啊!真是。”
綠肥憨憨地道:“我沒有想起來。剛才太太還在這兒……”
“快莫要說了。”
然后綠肥忙引著閔扶蘭往東廂房來。
但見,門匾上是“朝輝堂”三個字。明間也是擺著中堂、長案、太師椅,下首也是兩溜椅。色澤純黑,油性十足的烏木家具,仿若鏡面綽綽映著人影。
閔扶蘭眼波流轉,看見左右各一座隔開東次間和西次間的烏木喜鵲登枝落地罩,掛著的大紅羅帳幔向兩邊打起。見西次間是臥房,東次間傳出了說話聲。細聽之,是閔卿蘭和黃氏在陪著大太太說話。
原來大太太日常居坐宴息,不在上房的正室,而在這東廂房內。
“四姑娘來了。”閔十全家的一面說著一面攜了她進東次間。
只見室宇精美,鋪陳華麗。
柳氏瞇著眼半躺在羅漢床上,綠繞曲一膝半蹲在側給她捶腿。黃氏坐在一旁的小杌子上正說著什么,閔卿蘭站在窗邊,背對著自己。
閔扶蘭一一給她們行了禮。
柳氏叫一個穿著青緞夾背心的丫鬟端來小杌子給她坐。
這個丫鬟叫綠蕪,長得豐滿合度,端正秀美。
閔扶蘭告了坐,坐了。
紅藕緊跟著閔扶蘭,此時站在她身后,大氣也不敢喘。
閔扶蘭這時才看到,窗下置著一張滿架葡萄瘤癭木的高幾,上面擺著一個鎏銀鑲紅寶石香爐。而閔卿蘭手掌上托著一只精致的瓷香盒,原來是在焚香。
“滿屋芳香宜人,燃之余煙裊繞,不知是什么上好的香料?”
“哦?你怎么突然懂這個了。”柳氏抬起眼皮看她,“是你三姐姐為我調制的金宜香。”
“我只聽說三姐姐琴棋書畫無一不通,是玉陽有名的才女。卻沒想到三姐姐對香料也有研究。”
夸人的話誰不愛聽。
閔卿蘭掩嘴笑道:“那不如改天也給妹妹調一個,妹妹喜歡什么香?”
閔扶蘭忙站起身施禮,“那我就先謝過三姐姐了。我喜歡龍涎香。”
閔卿蘭的笑容卻凝滯在了臉上,“那可是名貴香料?”
閔扶蘭微微一驚,這話怎么不經意間就說出來了。旋即她莞爾道:“我和三姐姐開玩笑的。龍涎香我怎么配用,我呀屋里擺點鮮花,瓜果,聞聞果香得了。”
眾人一笑而過,站著的,都坐了下來。
柳氏道:“扶蘭,可吃過飯了?”
她適才在老太太屋里做梁上君子,哪里吃過。
“回太太,還沒。”
“閔十全家的,你去大廚房叫他們把四姑娘的四樣分例菜做來。”
閔扶蘭聞言,忙站起,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道:“怎好讓大太太破費。”
雖說大家都是吃公中的,但閔扶蘭的一日三餐是老太太那邊小廚房管的,吃的幾個菜都是有定制的。這廂大太太讓大廚房這邊來做,等于是在大太太的份例上加菜,大太太自己要出錢的。
“吃吧,吃吧。”黃氏甩著帕子道,“大太太闊得很。”
眾人聞言,都應景的笑。閔十全家的也笑著出去傳菜了。
一時回來,身后魚貫跟著四五個小丫頭子。有的端盤、有的端碟,有的端著湯古……
綠蕪見了,在閔扶蘭跟前擺了張束腰高幾,閔十全家的指揮著小丫頭子們擺好菜,又親自捧了一碗飯給她。
閔扶蘭還要站起來謝,那頭柳氏不冷不熱的聲音傳到了耳中,她索性又坐好。
心里暗自腹誹:她才是真的不想講這些虛禮呢。就怕真的不講,又被你們給玩死。管她的,反正也餓了,做什么都別和自己的肚子過不去。
于是目光放在這幾樣菜上,三菜一湯,卻讓她眼睛一亮。
她這個細微的表情想是被她們看見了,還解讀成是吃驚。
閔十全家的有些不懷好意地道:“這道菜叫螞蟻上樹,這道菜是涼拌豬耳,這個是五香鹵兔頭,湯嘛是蛇肉做的金龍湯。”
才說完,閔卿蘭就撲哧一聲笑了。
果然,請她吃飯沒安什么好心。尋常女子聽到這些菜名,都會嚇得不敢吃。嫡母賜飯,她若不領,就是不敬。
可惜閔扶蘭眼睛那一亮不是吃驚,而是對這幾樣菜感興趣。
冀菜分三大流派:冀中的地方菜,又叫京南風味菜。冀東沿海菜叫京東風味菜。通過民間菜與宮廷御膳的交流而形成的這一流派,稱之為京北風味菜。
而面前的這幾道菜,是蜀川風味的。
想不到閔家,還請了蜀川來的廚子。都說蜀地山高谷深,道路崎嶇,難以通行,這廚子是來之不易啊,免不得要好好嘗一嘗。
柳氏等人不可置信地看著她動筷子,還一臉的享受。
閔十全家的咽了口唾沫,問她:“味道怎么樣?”
她啃著兔頭道:“香味濃郁,回味悠長,好。但如果是我做的話,會比這個更好,兔頭一起鍋時要馬上刷上香油,兔頭的色澤就會變得又紅又亮,也會更美味。”
閔卿蘭一臉嫌棄地道:“兔子那么可愛,你竟然吃得下去。”
“很好吃的,要不三姐姐試試?”說著要端起盤子遞過去。
閔卿蘭站起“呸”了一聲,“油膩膩的,誰吃這些東西。”
閔扶蘭唇角勾起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隨即感嘆:“這么好的東西,不吃可惜了。”
柳氏向閔十全家的使了個眼色,閔十全家的忙殷勤地道:“四姑娘再嘗嘗這個湯。”說著便幫她盛。
孰料一勺舀起個蛇頭,隨即一陣犯惡心,忙不迭地出去吐了。
閔扶蘭連眉毛都沒有動一下,表情自然地自己盛湯。
放到面前略吹了吹,便用小湯匙慢慢喝起來。“這道菜湯黃味鮮,可惜燜燉沒掐好時間,肉爛了,多少影響口感。”
“行了,看你吃得我渾身起雞皮疙瘩。”黃氏一副受不了的樣子站了起來,雙手交換著上下搓著手臂。
柳氏也用她的冷調子道,“四丫頭吃好了沒有,吃好了讓人撤下去。我還有話要問你。”
閔扶蘭這才放下碗筷,乖巧地答應了一聲,“吃好了。”
黃氏忙招呼階下等碗碟家伙的小丫頭子們,用無比嫌棄的口氣說:“快把這些撤走。”
紅藕忙服侍閔扶蘭漱口。瞎子也看得出來,自家姑娘赴的是鴻門宴,被逼著吃那樣的東西,她早就在一旁急得打轉了。只是害怕大太太的淫威,不敢造次。
盥漱畢,大太太道:“我聽說你這一趟出門,遇到了個老和尚?方才觀你吃飯對菜的點評,想來這事是真的。”
閔扶蘭眼睛刷地看向紅藕,后者連連搖手表示不是自己。
這話昨兒夜里自己只在紅玉和紅藕兩人面前說過。經過相處觀察,她覺得紅玉看似沉穩持重,卻是心機深沉。紅藕說不是她傳的,閔扶蘭還是信的。想來就是早上去給老太太請安時,在外面等候的紅玉說給大太太身邊人聽的。倒不是說傳出去有多厲害,只是還沒捂熱就往外透,還沒經過自己這個主子的同意……幸虧今兒的是不緊要的話,趕明兒可能就斷送了自己的身家性命,這樣的人,如何留得在身邊。
閔扶蘭思忖著,自己身邊這兩個大丫鬟斷是要不得的,需得找機會將她們換了。
“母親糊涂,方才四妹妹點評的可都是肉食,哪有和尚喝酒吃肉?哪就有和尚教人做肉菜的?要我說,四妹妹,你遇見的怕不是和尚。就算是,那也是個花和尚。閔家以詩書傳家,到頭來男女大防不管,你的詩啊禮啊,都學到狗肚子里去了。”
“三姐姐這話可是把妹妹冤死了,且不說這不是真的,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倘若傳揚了出去,外面的人怎么看閔家的女兒?我一個人倒也算了,到那時剃了頭發出家去做姑子,大不了也就是一死,死過一次的人還有什么可怕的。但三姐姐,你就不怕議親的時候有人說你有一個如何如何的妹妹?一家子的兄弟姊妹,同氣連枝,共榮共損。我若丟了人,全家都跟著丟了人,沒一個跑的。三姐姐切不可圖一時嘴快,誤了自己,誤了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