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II篇 2017年四川省各等級旅游景區經濟運行報告

一、各等級旅游景區經濟運行情況

(一)5A級旅游景區經濟運行情況

1.從景區數量看,5A級旅游景區數量實現穩步增長

截止到2017年底,全省共有5A級旅游景區12家(見表II-1),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2.37%。其中,新增5A級旅游景區1家,即海螺溝景區,增長率為9.09%。從主題類型看,5A級旅游景區以自然景觀類為主,占5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58.33%;其次是紅色旅游類景區,占5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25.00%;另外是歷史文化類和其他類景區,均占5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8.33%(見圖II-1)。從經濟區看,成都平原經濟區、川東北經濟區和川西北生態示范區各有4家5A級旅游景區,所占比重均為33.33%。川南經濟區和攀西經濟區目前沒有5A級旅游景區(見圖II-2)。從市(州)看,阿壩州共有3家5A級旅游景區,占5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25%;樂山市和南充市各有2家5A級旅游景區,所占比重均為16.67%;成都市、綿陽市、廣安市、廣元市和甘孜州各有1家5A級旅游景區,所占比重均為8.33%(見圖II-3)。

表II-1 2017年四川省5A級旅游景區名錄

圖II-1 2017年四川省5A級旅游景區類型占比圖

圖II-2 2017年四川省五大經濟區5A級旅游景區數量對比圖

圖II-3 2017年四川省各市(州)5A級旅游景區數量對比圖

2.從游客量看,5A級旅游景區接待游客量略有下降,但入境人次有所增長

2017年,5A級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3694.58萬人次,同比下降3.08%。其中,接待入境游客82.28萬人次,同比增長6.61%;免票人次1426.35萬人次,同比增長0.24%。從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游客總量的比重來看,5A級旅游景區接待游客量所占比重為8.41%,該比重較上一年下跌了1.51個百分點;入境人次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入境總人次的比重為20.50%,該比重較上一年下跌了1.25個百分點,可見5A級旅游景區在全省景區旅游市場中的份額略有下降(見表II-2和圖II-4)。

表II-2 2017年5A級旅游景區接待游客量情況

圖II-4 2017年5A級旅游景區接待游客量及其增長對比圖

從平均接待規模來看,5A級旅游景區游客平均接待量為307.88萬人次,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96倍;入境游客平均接待量為6.86萬人次,是全省平均水平的7.21倍;二者亦遠高于其他等級旅游景區的平均接待規模。與上一年相比,游客平均接待量和入境游客平均接待量均有下降,下降比例分別為11.16%和2.28%(見表II-2)。

從各個旅游景區的游客接待量來看,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區以750.02萬人次的游客量居于首位,遠高于其他景區的游客量,是第二名的1.9倍。接待游客量最少的是黃龍風景名勝區,共接待游客111.05萬人次。與上一年相比,黃龍風景名勝區、九寨溝風景名勝區、汶川特別旅游區和閬中古城的接待游客量有所下降,下降比例分別為53.80%、50.00%、35.42%和25.06%;其余景區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增幅最大的是北川羌城旅游區,增長率為55.21%。入境人次方面,劍門蜀道劍門關旅游景區和朱德故里景區的入境游客量較多,分別為16.73萬人次和15.87萬人次;而汶川特別旅游區和北川羌城旅游區的入境人次則為零。免票人次方面,朱德故里景區、汶川特別旅游區、鄧小平故里旅游景區和北川羌城旅游區均是免門票的景區;其余收門票的景區中,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區的免票人次最多,為118.42萬人次(見表II-3和圖II-5)。

表II-3 2017年四川省各5A級旅游景區接待游客量情況

圖II-5 2017年四川省各5A級旅游景區接待游客量增長率對比圖

3.從景區收入看,5A級旅游景區經營總收入有所增長,門票收入下降明顯

2017年,5A級旅游景區實現經營總收入61.04億元,同比增長20.33%;其中,門票收入20.04億元,同比下降20.53%。從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經營總收入的比重來看,5A級旅游景區經營總收入所占比重為10.40%,該比重較上一年下跌了0.26個百分點;門票收入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門票總收入的比重為41.07%,雖然該比重較上一年下跌了7.16個百分點,但僅依靠9家5A級旅游景區就為全省貢獻了4成的門票收入,可見5A級旅游景區對全省門票經濟的影響力較大(見表II-4)。

從平均收益來看,5A級旅游景區平均收入為5.09億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66倍;平均門票收入1.67億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4.44倍;二者亦遠高于其他等級旅游景區的平均收益。與上一年相比,5A級旅游景區平均收入有所增長,增長率為10.30%;而平均門票收入下降明顯,下降比例為27.15%。可見,5A級旅游景區的旅游綜合效益不斷凸顯,對門票經濟的依賴性也在逐漸減弱(見表II-4和圖II-6)。

表II-4 2017年四川省5A級旅游景區收入及增長情況

圖II-6 2017年四川省5A級旅游景區收入及增長率對比圖

從人均消費看,5A級旅游景區人均花費165.22元/人次,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24倍;人均門票花費54.25元/人次,是全省平均水平的4.88倍,遠高于其他等級旅游景區人均門票花費。與上一年相比,5A級旅游景區人均花費有所增長,增長率為24.15%;人均門票花費有所下降,下降比例為18.00%(見表II-4)。

從收入構成看,5A級旅游景區的收入構成中以門票收入比重最高,比重為25.11%,門票經濟依賴程度較高;其次是其他收入比重,為20.59%;餐飲收入、住宿收入和商品收入亦占到一定比例,所占比重分別為15.11%、14.02%和12.54%;比重較低的是則是交通收入和演藝收入,所占比重分別為9.37%和3.26%。與上一年相比,門票收入和餐飲收入的比重有所下跌,分別下跌了8.60個百分點和7.55個百分點;其余收入比重均有上浮,其中,上浮幅度最大的是其他收入比重,共上浮了6.27個百分點(見表II-5和圖II-7)。

表II-5 2017年四川省5A級旅游景區收入構成情況

圖II-7 2017年四川省5A級旅游景區收入構成對比圖

從各個旅游景區來看,經營總收入最高的是瀘定海螺溝冰川森林公園,為18.10億元;最低的是鄧小平故里旅游景區,僅有306.9萬元。而門票收入較高的有峨眉山風景名勝區、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區和九寨溝風景名勝區,門票收入分別為4.62億元、4.21億元和3.93億元。

與上一年相比,經營總收入方面,閬中古城、黃龍風景名勝區、汶川特別旅游區、九寨溝風景名勝區和劍門蜀道劍門關旅游景區5個景區有所下降,下降比例分別為60.38%、56.97%、55.91%、50.15%和0.80%;其余景區經營總收入均有增長,其中,增幅最大的是北川羌城旅游區,增長率為40.42%。門票收入方面,汶川特別旅游區、黃龍風景名勝區、九寨溝風景名勝區和閬中古城4家景區有所下降,下降比例分別為59.75%、56.97%、50.15%和23.58%;而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區、劍門蜀道劍門關旅游景區、樂山大佛景區、峨眉山風景名勝區和瀘定海螺溝冰川森林公園5家景區則有所增長,增長率分別為10.67%、11.86%、3.72%、3.57%和8.99%(見表II-6和圖II-8)。

表II-6 2017年四川省各5A級旅游景區經營收入及增長情況

圖II-8 2017年四川省各5A級旅游景區收入增長率對比圖

4.從建設投資看,5A級旅游景區建設投資有所增長,但外部建設投資下降明顯

2017年,5A級旅游景區年度建設投資為9.99億元,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當年建設投資總額的4.58%,同比增長3.68%;其中,景區內部建設投資9.38億元,占全省內部建設投資的6.46%,同比增長93.30%;景區外部建設投資0.61億元,占全省外部建設投資0.84%,同比下降87.22%。景區內部建設投資與外部建設投資的比例方面,5A級旅游景區內部建設投資占其年度建設投資的比重高達93.88%,而外部建設投資占其年度建設投資的比重僅有6.12%,可見5A級旅游景區2017年的投資主要用于景區內部建設,外部建設相對較少(見表II-7和圖II-9)。

表II-7 2017年四川省5A級旅游景區建設投資情況

圖II-9 2017年四川省5A級旅游景區建設投資及增長率對比圖

從景區平均投資規模看,5A級旅游景區的平均建設投資規模達到9993.77萬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05倍,亦高于其他等級旅游景區的平均建設投資;景區內部平均建設投資9382.37萬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89倍;景區外部平均建設投資611.40萬元,遠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與上一年相比,5A級旅游景區的內部平均建設投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增長率為73.97%;而平均建設投資和外部平均建設投資均有下降,下降比例分別為6.68%和88.50%,景區外部平均建設投資下降幅度較大(見圖II-10)。

圖II-10 2017年四川省5A級旅游景區平均建設投資及增長率對比圖

從資金來源看,5A級旅游景區建設投資中,撥款比例遠高于貸款和自籌的比例。其中,撥款資金為7.45億元,占5A級旅游景區來源資金總額的74.56%;貸款資金為1.06億元,占5A級旅游景區來源資金總額的10.60%;自籌資金為1.48億元,占5A級旅游景區來源資金總額的14.83%(見圖II-11)。

圖II-11 2017年四川省5A級旅游景區資金來源情況對比圖

5.從景區就業看,5A級旅游景區就業人次有所增長,且平均就業人次處于較高水平

2017年,5A級旅游景區共吸納就業人次7667人,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就業人次的3.70%。其中,固定用工5764人,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固定用工總數的6.60%;專職導游人數547人,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專職導游總數的16.74%。與上一年相比,5A級旅游景區的就業人次、固定用工和專職導游人數均有較快增長,增長率分別為17.29%、31.99%和11.63%(見表II-8和圖II-12)。

表II-8 2017年四川省5A級旅游景區就業情況

圖II-12 2017年四川省5A級旅游景區就業情況及增長率對比圖

從平均就業水平看,5A級旅游景區雖然吸納就業的比重不大,但平均就業人次僅略低于4A級旅游景區,為639人,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53倍,是平均就業人次最少的2A級旅游景區的4.65倍;平均固定用工人數為480人,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74倍,是2A級旅游景區的9.07倍;平均專職導游人數為46人,是全省平均水平的6.95倍,是2A級旅游景區的27.30倍(見表II-8)。

(二)4A級旅游景區經濟運行情況

1.從景區數量看,4A級旅游景區以自然景觀類為主,數量實現較快增長

截止到2017年底,全省共有4A級旅游景區209家,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的41.30%,是全省A級旅游景區的主體。與上一年相比,4A級旅游景區新增25家,占全省新增A級旅游景區的28.74%,同比增長13.59%(見表II-9)。

表II-9 2017年四川省4A級旅游景區數量情況

從主題類型看,4A級旅游景區中,自然景觀類景區數量最多,共有63家,占4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30.14%;其次是歷史文化類景區,共有49家,占4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23.44%;度假休閑類和鄉村旅游類景區分別為29家和26家,分別占4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13.88%和12.44%;其他主題類型的景區數量占比均低于10%,其中,科技教育類景區數量最少,僅有2家,僅占4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0.99%。與上一年相比,鄉村旅游類景區增加最多,共增加了9家;其次是自然景觀類和歷史文化類景區,均分別增加了5家;主題游樂類、科技教育類和博物館類景區則沒有增加(見表II-10和圖II-13)。

表II-10 2017年四川省4A級旅游景區主題類型情況

圖II-13 2017年四川省4A級旅游景區主題類型對比圖

從區域看,五大經濟區中,4A級旅游景區數量最多的是成都平原經濟區,共計104家,占全省4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49.76%,遠高于其他經濟區的景區數量;數量最少的是攀西經濟區,僅有11家,僅占全省4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5.26%。與上一年相比,成都平原經濟區新增4A級旅游景區9家,川南經濟區新增7家,川東北經濟區新增4家,川西北生態示范區新增3家,攀西經濟區新增2家。另外,成都平原經濟區中,成都市共有4A級旅游景區42家,占全省4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20.10%,2017年新增4家;環成都經濟圈共有4A級旅游景區62家,占全省4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29.67%,2017年新增5家(見表II-11和圖II-14)。

表II-11 2017年四川省各區域4A級旅游景區數量情況

圖II-14 2017年四川省各區域4A級旅游景區數量對比圖

2.從游客量看,4A級旅游景區接待游客量和入境人次實現較快增長

2017年,4A級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2.64億人次,同比增長15.30%。其中,接待入境游客276.02萬人次,同比增長12.58%;免票人次1.93億人次,同比增長17.51%。從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游客總量的比重來看,4A級旅游景區接待游客量所占比重為60.04%,該比重較上年上浮了0.53個百分點;入境人次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入境總人次的比重為68.76%,該比重較上年下跌了0.32個百分點;免票人次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免票總人次的比重為57.80%,該比重較上年上浮了0.20個百分點(見表II-12和圖II-15)。

表II-12 2017年4A級旅游景區接待游客量情況

圖II-15 2017年4A級旅游景區接待游客量及其增長對比圖

從平均接待規模來看,4A級旅游景區游客平均接待量為133.91萬人次,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入境游客平均接待量為1.40萬人次,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者雖高于中低等級旅游景區的平均接待規模,但均遠低于5A級旅游景區的平均接待規模。與上一年相比,4A級旅游景區游客平均接待量有所增長,增長率為0.67%;但入境游客平均接待量有所下降,下降比例為1.70%(見表II-12)。各主題類型中,其他類和工業旅游類景區的游客平均接待量最高,分別為214.81萬人次和202.52萬人次;游客平均接待量高于百萬人次的還有主題游樂類、歷史文化類、鄉村旅游類、博物館類、度假休閑類和自然景觀類景區;游客平均接待量最少的是科技教育類和紅色旅游類景區,分別僅有30.78萬人次和83.03萬人次。入境游客平均接待量方面,最高的是主題游樂類景區,為3.26萬人次;入境游客平均接待量超過2萬人次的還有度假休閑類、工業旅游類、博物館類和其他類景區;入境游客平均接待量最低的是紅色旅游類景區,僅有0.02萬人次(見表II-13和圖II-16)。

表II-13 2017年四川省4A級旅游景區各主題類型平均接待量情況

圖II-16 2017年四川省4A級旅游景區各主題類型平均接待量對比圖

3.從景區收入看,4A級旅游景區的經營總收入和門票收入均實現增長

2017年,4A級旅游景區實現經營總收入440.60億元,同比增長26.60%;其中,門票收入26.44億元,同比增長6.05%。從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經營總收入的比重來看,4A級旅游景區經營總收入所占比重為75.10%,該比重較上一年上浮了1.96個百分點;門票收入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門票總收入的比重為54.18%,該比重較上一年上浮了6.50個百分點。可見,4A級旅游景區在全省景區中的主體地位在逐漸增強(見表II-14)。

表II-14 2017年四川省4A級旅游景區收入及增長情況

從平均收益來看,4A級旅游景區平均收入為2.24億元,平均門票收入0.13億元,二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以及3A及以下等級旅游景區的平均收益。與上一年相比,4A級旅游景區平均收入有所增長,增長率為10.53%;平均門票收入有所下降,下降比例為7.41%。可見,4A級旅游景區的旅游綜合效益在不斷加強(見表II-14和圖II-17)。各主題類型中,平均收入最高的是歷史文化類景區,為3.03億元;另外其他類、度假休閑類、工業旅游類和自然景觀類景區的平均收入也較高,均超過了2億元;平均收入較少的是科技教育類景區和紅色旅游類景區,分別僅有0.04億元和0.58億元。平均門票收入方面,最高的是主題游樂類景區,為1.20億元;最低的是工業旅游類景區,僅有25.83萬元(見表II-15和圖II-18)。

圖II-17 2017年四川省4A級旅游景區收入增長率對比圖

圖II-18 2017年四川省各類型4A級旅游景區平均收入對比圖

表II-15 2017年四川省各類型4A級旅游景區平均收入情況

從人均消費看,4A級旅游景區人均花費167.02元/人次,略高于5A級旅游景區的人均花費;人均門票花費10.02元/人次,高于3A及以下等級旅游景區的人均門票花費,但略低于全省A級旅游景區的人均門票花費。與上一年相比,4A級旅游景區人均花費有所增長,增長率為9.80%;人均門票花費有所下降,下降比例為8.02%(見表II-14)。

從收入構成看,4A級旅游景區的收入構成中以餐飲收入比重最高,比重為31.38%;其次是商品收入和住宿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5.15%和21.47%;門票收入、交通收入、演藝收入和其他收入的比重均低于10%,其中,比重最低的是演藝收入,僅占1.20%。與上一年相比,住宿收入和商品收入的比重有所上浮,分別上浮了1.60個百分點和1.36個百分點;而門票收入、交通收入、其他收入、餐飲收入和演藝收入均有下跌,分別下跌了1.02個百分點、0.82個百分點、0.66個百分點、0.41個百分點和0.05個百分點(見表II-16和圖II-19)。

表II-16 2017年四川省4A級旅游景區收入構成情況

圖II-19 2017年四川省4A級旅游景區收入構成對比圖

4.從建設投資看,4A級旅游景區建設投資實現快速增長

2017年,4A級旅游景區是全省景區投資的主體,其年度建設投資為151.32億元,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當年建設投資總額的69.34%,同比增長33.35%;其中,內部建設投資102.68億元,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內部建設投資的70.69%,同比增長27.41%;外部建設投資48.64億元,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外部建設投資66.64%,同比增長47.92%。景區內部建設投資與外部建設投資的比例方面,4A級旅游景區內部建設投資占其年度建設投資的比重為67.86%,外部建設投資占其年度建設投資的比重為32.14%(見表II-17和圖II-20)。

表II-17 2017年四川省4A級旅游景區建設投資情況

圖II-20 2017年四川省4A級旅游景區建設投資及增長率對比圖

從景區平均投資規模看,4A級旅游景區的平均建設投資規模為7800.03萬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60倍;內部平均建設投資為5292.94萬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63倍;外部平均建設投資為2507.09萬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54倍,遠高于其他等級旅游景區的外部平均建設投資水平。與上一年相比,4A級旅游景區的平均建設投資、內部平均建設投資和外部平均建設投資同比均有增長,增長率分別為7.23%、2.45%和18.94%(見圖II-21)。各主題類型中,平均建設投資規模最大的是度假休閑類景區,其平均建設投資2.19億元,內部平均建設投資1.76億元,外部平均建設投資0.43億元,均遠高于其他主題類型景區的平均建設投資規模。平均建設投資和內部平均建設投資最少的是其他類景區,分別為1210.04萬元和581.04萬元;外部平均建設投資方面,主題游樂類景區沒有對景區外部進行投資,博物館類景區僅有38.57萬元(見表II-18和圖II-22)。

圖II-21 2017年四川省4A級旅游景區平均建設投資及增長率對比圖

表II-18 2017年四川省各類型4A級旅游景區平均建設投資情況

圖II-22 2017年四川省各類型4A級旅游景區平均建設投資對比圖

從資金來源看,4A級旅游景區建設投資中,自籌比例高于撥款和貸款的比例。其中,自籌資金74.79億元,占4A級旅游景區來源資金總額的49.42%,接近一半;撥款資金57.07億元,占4A級旅游景區來源資金總額的37.71%;貸款資金19.47億元,占4A級旅游景區來源資金總額的12.87%(見圖II-23)。

圖II-23 2017年四川省4A級旅游景區資金來源情況對比圖

5.從景區就業看,4A級旅游景區吸納就業人數最多且就業人次實現較快增長

2017年,4A級旅游景區吸納就業人數最多,共吸納就業人次13.39萬人,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就業人次的64.58%。其中,固定用工6.02萬人,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固定用工總數的68.95%;專職導游2013人,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專職導游總數的61.60%。與上一年相比,4A級旅游景區的就業人次、固定用工和專職導游人數均有較快增長,增長率分別為12.07%、17.20%和9.40%(見表II-19和圖II-24)。

表II-19 2017年四川省4A級旅游景區就業情況

圖II-24 2017年四川省4A級旅游景區就業情況及增長率對比圖

從平均就業水平看,4A級旅游景區平均就業人次為641人,高于其他等級旅游景區的平均就業人次,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54倍,是平均就業人次最低的2A級旅游景區的4.66倍;平均固定用工人數為288人,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64倍,是2A級旅游景區的5.44倍;平均專職導游人數為10人,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是2A級旅游景區的5倍(見表II-19)。各主題類型中,平均就業人次最高的是紅色旅游類景區,為2022人;最少的是博物館類景區,為182人。平均固定用工人數最多的是工業旅游類景區,為726人;最少的是科技教育類景區,為97人;平均專職導游人數最多的是工業旅游類景區,為19人;最少的是主題游樂類景區,僅有1人(見表II-20和圖II-25)。

表II-20 2017年四川省各類型4A級旅游景區平均就業情況

圖II-25 2017年四川省各類型4A級旅游景區平均就業對比圖

(三)3A級旅游景區經濟運行情況

1.從景區數量看,3A級旅游景區以鄉村旅游類為主,數量實現較快增長

截止到2017年底,全省共有3A級旅游景區162家,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的32.02%。與上一年相比,3A級旅游景區新增48家,占全省新增A級旅游景區的55.17%,同比增長42.11%(見表II-21)。

表II-21 2017年四川省3A級旅游景區數量情況

從主題類型看,3A級旅游景區中,以鄉村旅游類景區數量最多,共有60家,占3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37.04%;其次是自然景觀類、歷史文化類和度假休閑類景區,分別有25家、21家和19家家,分別占3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15.43%、12.96%和11.73%;其他主題類型的景區數量均未超過10家,其中,科技教育類景區數量最少,僅有4家,僅占3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2.47%。與上一年相比,鄉村旅游類景區增加最多,增數為32家,遠超過其他主題類型景區的增量;科技教育類和工業旅游類景區則沒有增加(見表II-22和圖II-26)。

表II-22 2017年四川省3A級旅游景區主題類型情況

圖II-26 2017年四川省3A級旅游景區主題類型對比圖

從區域看,五大經濟區中,3A級旅游景區數量最多的是成都平原經濟區,共計67家,占全省3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41.36%,遠高于其他經濟區的景區數量;數量最少的是川西北生態示范區,僅有7家,僅占全省3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4.32%。與上一年相比,成都平原經濟區和川南經濟區分別新增3A級旅游景區13家,川東北經濟區新增11家,攀西經濟區新增6家,川西北生態示范區新增5家。另外,成都平原經濟區中,成都市共有3A級旅游景區31家,占全省3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19.14%,2017年新增4家;環成都經濟圈共有3A級旅游景區36家,占全省3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22.22%,2017年新增9家(見表II-23和圖II-27)。

表II-23 2017年四川省各區域3A級旅游景區數量情況

圖II-27 2017年四川省各區域3A級旅游景區數量對比圖

2.從游客量看,3A級旅游景區接待游客量和入境人次均實現快速增長

2017年,3A級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7969.64萬人次,同比增長30.45%。其中,接待入境游客38.67萬人次,同比增長50.41%;免票人次7077.42萬人次,同比增長31.73%。從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游客總量的比重來看,3A級旅游景區接待游客量所占比重為18.14%,該比重較上年上浮了2.25個百分點;入境人次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入境總人次的比重為9.63%,該比重較上年上浮了2.39個百分點;免票人次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免票總人次的比重為21.21%,該比重較上年上浮了2.35個百分點。可見,3A級旅游景區在全省A級旅游景區中的市場份額在逐漸提升(見表II-24和圖II-28)。

表II-24 2017年3A級旅游景區接待游客量情況

圖II-28 2017年3A級旅游景區接待游客量及其增長對比圖

從平均接待規模來看,3A級旅游景區游客平均接待量為72.45萬人次,入境游客平均接待量0.35萬人次,二者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與上一年相比,3A級旅游景區游客平均接待量有所下降,下降比例為3.94%;但入境游客平均接待量有所增長,增長率為10.76%(見表II-24)。各主題類型中,度假休閑類景區的游客平均接待量最高,為144.07萬人次;其他主題類型景區的游客平均接待量均低于百萬人次,其中,游客平均接待量最低的是博物館類景區,僅有13.36萬人次。入境游客平均接待量方面,最高的是工業旅游類景區,為0.86萬人次;其次是博物館類景區,為0.73萬人次;入境游客平均接待量最低的是主題游樂類景區(不包括入境人次為零的紅色旅游類景區),僅有0.002萬人次(見表II-25和圖II-29)。

表II-25 2017年四川省3A級旅游景區各主題類型平均接待量情況

圖II-29 2017年四川省3A級旅游景區各主題類型平均接待量對比圖

3.從景區收入看,3A級旅游景區的經營總收入和門票收入均實現較快增長

2017年,3A級旅游景區實現經營總收入55.30億元,同比增長46.10%;其中,門票收入1.84億元,同比增長12.00%。從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經營總收入的比重來看,3A級旅游景區經營總收入所占比重為9.43%,該比重較上一年上浮了1.47個百分點;門票收入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門票總收入的比重為3.77%,該比重較上一年上浮了0.63個百分點。可見,3A級旅游景區在全省A級旅游景區中的經濟效益份額在逐漸增強(見表II-26)。

表II-26 2017年四川省3A級旅游景區收入及增長情況

從平均收益來看,3A級旅游景區平均收入為5027.07萬元,平均門票收入167.42萬元,二者均遠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與上一年相比,3A級旅游景區平均收入有所增長,增長率為7.58%;但平均門票收入有所下降,下降比例為17.52%。可見,3A級旅游景區的旅游綜合效益在不斷加強(見表II-26和圖II-30)。各主題類型中,平均收入最高的是工業旅游類和度假休閑類景區,分別為1.60億元和1.05億元,遠高于其他主題類型景區的平均收益;另外,平均收入超過千萬的還有自然景觀類、鄉村旅游類和其他類景區;平均收入較少的是主題游樂類景區和博物館類景區,分別僅有122.28萬元和175.34萬元。平均門票收入方面,最高的是自然景觀類景區,為400.25萬元;最低的是鄉村旅游類景區,僅有10.75萬元(此處對比分析不包括門票收入為零的紅色旅游類景區)(見表II-27和圖II-31)。

表II-27 2017年四川省各類型3A級旅游景區平均收入情況

圖II-30 2017年四川省3A級旅游景區收入增長率對比圖

圖II-31 2017年四川省各類型3A級旅游景區平均收入對比圖

從人均消費看,3A級旅游景區人均花費69.39元/人次,人均門票花費2.31元/人次,二者均低于全省A級旅游景區的人均消費水平。與上一年相比,3A級旅游景區人均花費有所增長,增長率為11.99%;人均門票花費有所下降,下降比例為14.14%(見表II-26)。

從收入構成看,3A級旅游景區的收入構成中以餐飲收入比重最高,比重為34.80%;其次是商品收入和其他收入比重,分別為31.34%和23.41%;門票收入、交通收入、住宿收入和演藝收入的比重均低于5%,其中,比重最低的是演藝收入,僅占0.70%。與上一年相比,除其他收入比重下跌了58.93個百分點外,其余收入比重均有上浮,其中上浮幅度較大的有餐飲收入和商品收入比重,分別上浮了27.65個百分點和23.76百分點(見表II-28和圖II-32)。

表II-28 2017年四川省3A級旅游景區收入構成情況

圖II-32 2017年四川省3A級旅游景區收入構成對比圖

4.從建設投資看,3A級旅游景區建設投資實現了倍增

2017年,3A級旅游景區年度建設投資為49.05億元,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當年建設投資總額的22.47%,同比增長287.17%;其中,內部建設投資26.78億元,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內部建設投資的18.44%,同比增長247.10%;外部建設投資22.27億元,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外部建設投資的30.51%,同比增長349.60%。景區內部建設投資與外部建設投資的比例方面,3A級旅游景區內部建設投資占其年度建設投資的比重為54.60%,外部建設投資占其年度建設投資的比重為45.40%,內外部建設投資比例基本持平,在所有等級旅游景區中差距最小(見表II-29和圖II-33)。

表II-29 2017年四川省3A級旅游景區建設投資情況

圖II-33 2017年四川省3A級旅游景區建設投資及增長率對比圖

從景區平均投資規模看,3A級旅游景區的平均建設投資規模為3405.91萬元,內部平均建設投資為1859.70萬元,外部平均建設投資為1546.21萬元,三者均低于全省平均建設投資水平。與上一年相比,3A級旅游景區的平均建設投資、內部平均建設投資和外部平均建設投資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增長率分別為88.21%、68.73%和118.55%(見圖II-34)。各主題類型中,平均建設投資較高的是自然景觀類和主題游樂類景區,分別為9129.76萬元和8201.60萬元;另外平均建設投資超過千萬的還有度假休閑類、歷史文化類和鄉村旅游類景區,分別為4558.97萬元、2699.37萬元和1043.17萬元。內部平均建設投資最高的是主題游樂類景區,為7377.20萬元;另外內部平均建設投資超過千萬的還有度假休閑類和自然景觀類景區,分別為3744.83萬元和3520.59萬元。外部平均建設投資較高的是自然景觀類景區和歷史文化類景區,分別為5609.17萬元和1818.59萬元,其余主題類型景區均未過千萬元。平均建設投資、內部平均建設投資和外部平均建設投資最低的是均是博物館類景區,分別僅有38.98萬元、29.75萬元和9.23萬元(見表II-30和圖II-35)。

表II-30 2017年四川省各類型3A級旅游景區平均建設投資情況

圖II-34 2017年四川省3A級旅游景區平均建設投資及增長率對比圖

圖II-35 2017年四川省各類型3A級旅游景區平均建設投資對比圖

從資金來源看,3A級旅游景區建設投資中,自籌比例高于撥款和貸款的比例。其中,自籌資金31.87億元,占3A級旅游景區來源資金總額的64.99%,超過六成;撥款資金11.45億元,占3A級旅游景區來源資金總額的23.34%;貸款資金5.72億元,占3A級旅游景區來源資金總額的11.67%(見圖II-36)。

圖II-36 2017年四川省3A級旅游景區資金來源情況對比圖

5.從景區就業看,3A級旅游景區就業人次實現快速增長

2017年,3A級旅游景區共吸納就業人次4.92萬人,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就業人次的23.76%。其中,固定用工1.46萬人,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固定用工總數的16.67%;專職導游516人,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專職導游總數的15.79%。與上一年相比,3A級旅游景區的就業人次、固定用工和專職導游人數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增長率分別為80.43%、98.92%和67.53%(見表II-31和圖II-37)。

表II-31 2017年四川省3A級旅游景區就業情況

圖II-37 2017年四川省3A級旅游景區就業情況及增長率對比圖

從平均就業水平看,3A級旅游景區平均就業人次為308人,平均固定用工人數為91人,平均專職導游人數為3人,三者均遠低于全省平均就業水平(見表II-31)。各主題類型中,平均就業人次最多的是村旅游類景區,為566人;平均固定用工人數最多的是工業旅游類景區,為412人;平均專職導游人數最多的是工業旅游類和科技教育類景區,均為7人;而平均就業人次、平均固定用工和平均專職導游人數最少的均是歷史文化類景區,分別為55人、24人和2人(見表II-32和圖II-38)。

表II-32 2017年四川省各類型3A級旅游景區平均就業情況

圖II-38 2017年四川省各類型3A級旅游景區平均就業對比圖

(四)2A級旅游景區經濟運行情況

1.從景區數量看,2A級旅游景區數量實現穩定增長

截止到2017年底,全省共有2A級旅游景區121家,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23.91%。與上一年相比,2A級旅游景區新增13家,占全省新增A級旅游景區數量的14.94%,同比增長12.04%(見表II-33)。

表II-33 2017年四川省2A級旅游景區數量情況

從主題類型看,2A級旅游景區中,以鄉村旅游類景區數量最多,共有58家,占2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47.93%;其次是自然景觀類景區,共有20家,占2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16.53%;度假休閑類、歷史文化類和其他類景區分別為14家、10家和10家,分別占2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11.57%、8.26%和8.26%;另外還有博物館類景區5家,紅色旅游類景區3家和主題游樂類景區1家,科技教育類和工業旅游類景區數量目前為零(見表II-34和圖II-39)。

表II-34 2017年四川省2A級旅游景區主題類型情況

圖II-39 2017年四川省2A級旅游景區主題類型對比圖

從區域看,五大經濟區中,2A級旅游景區數量最多的是成都平原經濟區,為44家,占全省2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36.36%;其次是川南經濟區,共有34家,占全省2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28.10%;數量最少的是川西北生態示范區,僅有1家,僅占全省2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0.83%。與上一年相比,川南經濟區新增2A級旅游景區7家,川東北經濟區新增4家,成都平原經濟區新增2家,攀西經濟區和川西北生態示范區則沒有增加。另外,成都平原經濟區中,成都市共有2A級旅游景區14家,占全省2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11.57%,2017年未新增2A級旅游景區;環成都經濟圈共有共有2A級旅游景區30家,占全省2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24.79%,2017年新增2家(見表II-35和圖II-40)。

表II-35 2017年四川省各區域2A級旅游景區數量情況

圖II-40 2017年四川省各區域2A級旅游景區數量對比圖

2.從游客量看,2A級旅游景區接待游客量略有增長,但入境人次下降明顯

2017年,2A級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5506.73萬人次,同比增長2.54%。其中,接待入境游客4.46萬人次,同比下降34.80%;免票人次5189.12萬人次,同比增長3.01%。從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游客總量的比重來看,2A級旅游景區接待游客量所占比重為12.53%,該比重較上年下跌了1.44個百分點;入境人次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入境總人次的1.11%,該比重較上年下跌了0.82個百分點;免票人次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免票總人次的15.55%,該比重較上年下跌了2.13個百分點(見表II-36和圖II-41)。可見,2A級旅游景區在全省A級旅游景區中的市場份額在逐漸縮小。

表II-36 2017年四川省2A級旅游景區接待游客量情況

圖II-41 2017年四川省2A級旅游景區接待游客量及其增長對比圖

從平均接待規模來看,2A級旅游景區游客平均接待量為54.52萬人次,入境游客平均接待量為0.04萬人次,二者均遠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與上一年相比,2A級旅游景區游客平均接待量和入境游客平均接待量均有下降,下降比例分別為8.63%和41.90%(見表II-36)。各主題類型中,游客平均接待量最高的是歷史文化類景區,為234.31萬人次,其他主題類型景區均低于百萬人次;游客平均接待量最少的是博物館類景區,僅有8.10萬人次。入境游客平均接待量方面,最高的是自然景觀類景區,為0.13萬人次;其余主題類型景區均低于0.1萬人次;入境游客平均接待量最低的是度假休閑類景區(不對比入境人次為零的主題類型景區),僅有0.001萬人次(見表II-37和圖II-42)。

表II-37 2017年四川省2A級旅游景區各主題類型平均接待量情況

圖II-42 2017年四川省2A級旅游景區各主題類型平均接待量對比圖

3.從景區收入看,2A級旅游景區的經營總收入和門票收入均有下降

2017年,2A級旅游景區實現經營總收入28.19億元,同比下降24.55%;其中,門票收入0.48億元,同比下降4.43%。從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經營總收入的比重來看,2A級旅游景區經營總收入所占比重為4.80%,較上一年下跌了3.05個百分點;門票收入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門票總收入的比重為0.98%,該比重較上一年上浮了0.02個百分點(見表II-38)。

表II-38 2017年四川省2A級旅游景區收入及增長情況

從平均收益來看,2A級旅游景區平均收入為2790.80萬元,平均門票收入47.21萬元,二者均遠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與上一年相比,2A級旅游景區平均收入和平均門票收入均有下降,下降比例分別為32.76%和14.84%(見表II-38和圖II-43)。各主題類型中,平均收入最高的是其他類景區,為9622.05萬元;其次是歷史文化類景區,為4041.54萬元;平均收入較少的是紅色旅游類景區,僅有1.03萬元。平均門票收入方面,最高的是度假休閑類景區,為110.62萬元;其次是自然景觀類景區,為103.46萬元;最低的是鄉村旅游類景區(不對比門票收入為零的主題類型景區),僅有5.23萬元(見表II-39和圖II-44)。

表II-39 2017年四川省各類型2A級旅游景區平均收入情況

圖II-43 2017年四川省2A級旅游景區收入增長率對比圖

圖II-44 2017年四川省各類型2A級旅游景區平均收入對比圖

從人均消費看,2A級旅游景區人均花費51.19元/人次,人均門票花費0.87元/人次,遠低于全省A級旅游景區的人均消費水平。與上一年相比,2A級旅游景區的人均花費和人均門票花費均有下降,下降比例分別為26.41%和6.79%(見表II-38)。

從收入構成看,2A級旅游景區的收入構成中以餐飲收入比重最高,比重為36.59%;其次是其他收入、商品收入和住宿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5.73%、19.68%和12.83%;門票收入、交通收入和演藝收入的比重均低于10%,其中,比重最低的是演藝收入,僅占0.60%。與上一年相比,餐飲收入比重下跌幅度較大,共下跌了16.06個百分點;而其他收入、商品收入、門票收入、住宿收入、交通收入和演藝收入均有上浮,分別上浮了10.83個百分點、3.13個百分點、1.60個百分點、0.21個百分點、0.19個百分點和0.10個百分點(見表II-40和圖II-45)。

表II-40 2017年四川省2A級旅游景區收入構成情況

圖II-45 2017年四川省2A級旅游景區收入構成對比圖

4.從建設投資看,2A級旅游景區建設投資實現較快增長

2017年,2A級旅游景區的年度建設投資6.09億元,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當年建設投資總額的2.79%,同比增長19.45%;其中,內部建設投資為4.62億元,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內部建設投資的3.18%,同比增長24.76%;外部建設投資1.47億元,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外部建設投資2.01%,同比增長5.34%。景區內部建設投資與外部建設投資的比例方面,2A級旅游景區內部建設投資占其年度建設投資的比重為75.88%,外部建設投資占其年度建設投資的比重為24.12%,內部建設投資明顯高于外部建設投資(見表II-41和圖II-46)。

表II-41 2017年四川省2A級旅游景區建設投資情況

圖II-46 2017年四川省2A級旅游景區建設投資及增長率對比圖

從景區平均投資規模看,2A級旅游景區的平均建設投資規模為628.23萬元,內部平均建設投資為476.69萬元,外部平均建設投資為151.53萬元,三者均遠低于全省平均建設投資水平。與上一年相比,2A級旅游景區的平均建設投資、內部平均建設投資和外部平均建設投資同比均有下降,下降比例分別為13.80%、9.97%和23.98%(見圖II-47)。各主題類型中,平均建設投資規模較大的是自然景觀類和博物館類景區,分別為1145.88萬元和1056.40萬元;最少的是主題游樂類景區,僅有8.00萬元。內部平均建設投資方面,最高的是博物館類景區,為1054.40萬元;最少的是主題游樂景區,僅有8.00萬元。外部平均建設投資方面,較高的有自然景觀類和歷史文化類景區,分別為398.85萬元和173.80萬元;最少的是博物館類景區(不對比外部建設投資為零的主題類型景區),僅有2.00萬元(見表II-42和圖II-48)。

表II-42 2017年四川省各類型2A級旅游景區平均建設投資情況

圖II-47 2017年四川省2A級旅游景區平均建設投資及增長率對比圖

圖II-48 2017年四川省各類型2A級旅游景區平均建設投資對比圖

從資金來源看,2A級旅游景區建設投資中,自籌比例高于撥款和貸款的比例。其中,自籌資金3.05億元,占2A級旅游景區來源資金總額的50.03%;撥款資金2.35億元,占2A級旅游景區來源資金總額的38.58%;貸款資金0.69億元,占2A級旅游景區來源資金總額的11.39%(見圖II-49)。

圖II-49 2017年四川省2A級旅游景區資金來源情況對比圖

5.從景區就業看,2A級旅游景區就業人次實現較快增長

2017年,2A級旅游景區共吸納就業人次1.58萬人,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就業人次總數的7.63%。其中,固定用工6088人,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固定用工總數的6.97%;專職導游192人,占全省A級旅游景區專職導游總數的5.88%。與上一年相比,2A級旅游景區的就業人次、固定用工和專職導游人數均有較快增長,增長率分別為25.90%、11.83%和34.27%(見表II-43和圖II-50)。

表II-43 2017年四川省2A級旅游景區就業情況

圖II-50 2017年四川省2A級旅游景區就業情況及增長率對比圖

從平均就業水平看,2A級旅游景區平均就業人次為138人,平均固定用工53人,平均專職導游人數2人,均遠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見表II-43)。各主題類型中,平均就業人次最多的是主題游樂類景區,為330人;最少的是紅色旅游類景區,僅有7人。平均固定用工最多的是歷史文化類景區,為258人;最少的是紅色旅游類景區,僅有6人;平均專職導游人數最多的是主題游樂類景區,為10人;最少的是歷史文化類、度假休閑類、鄉村旅游類和紅色旅游類景區,均只有1人(見表II-44和圖II-51)。

表II-44 2017年四川省各類型2A級旅游景區平均就業情況

圖II-51 2017年四川省各類型2A級旅游景區平均就業對比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冈山市| 浦北县| 民权县| 济阳县| 中超| 兴安县| 怀仁县| 洪湖市| 平阳县| 漳浦县| 西充县| 垦利县| 泰来县| 茂名市| 宁国市| 北碚区| 小金县| 洛隆县| 南宫市| 长子县| 古交市| 乳源| 新民市| 大石桥市| 黎平县| 长武县| 马尔康县| 斗六市| 互助| 灵台县| 马边| 扶风县| 铜梁县| 通河县| 望都县| 潼关县| 彭山县| 灌云县| 武邑县| 潼南县| 水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