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 城鎮化歷史進程

1.1.1 世界城市化歷史進程

世界城市化歷史進程大致可分為兩大階段,即工業革命之前和工業革命之后。

早期的城市化主要形成了貿易城市。高度的集權化使權力從大量封建主手中轉移到少數國王手中,城市規模迅速擴大,形成了一大批貿易城市。工業革命之后的城市化可細分為兩個階段,即城市規模迅速增加與逆城市化階段。

城市規模迅速增加。1750年至1880年,由于技術擴散和工業革命的深入與擴展,世界各國先后經歷了城市化的高速發展,英國城市化水平率先得到快速提升,隨后擴展到除英國以外的歐洲地區、亞洲地區及美洲地區。該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農業生產力的提升、制造業出現大規模分工和生產、城市內和城市間的運輸交通成本降低以及土地利用率提高、樓宇內垂直運輸可行等。

逆城市化。由于汽車使用量的增加、收入增長、偏好和惡劣環境擴散等原因,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英國和日本,分別于20世紀4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先后進入逆城市化發展階段,即市區中心吸引力減弱,居民聚居地主要集中在郊區,中心城市開始分解,小城市成為城市化的主力軍。

綜上,城市化的發生與發展受到農業發展、工業化及第三產業的崛起三大力量的推動與吸引。其中,農業發展是城市化發展的初始動力,它不僅能為城市供應糧食,為城市工業提供原料、市場及資金的原始積累,也能為城市提供勞動力資源。工業化是推進城市化進程的根本動力。產業革命促使人、財、物在機器大生產中高度集中,造成城市規模持續擴大、城市數量急劇上漲。工業化進程中,在其自身經濟規律驅使下,人口與資本不斷向城市聚集,工業化與城市化表現出明顯的正相關性。第三產業是城市化發展的后續動力。隨著工業化國家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與調整,第三產業日益崛起,并逐步取代工業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這種后續動力作用主要體現在生產配套性服務、生活消費性服務和公共服務需求的增加。

主站蜘蛛池模板: 蕲春县| 广安市| 昌都县| 青冈县| 南皮县| 吉首市| 广灵县| 岑溪市| 德清县| 临沭县| 手游| 永修县| 大悟县| 囊谦县| 东港市| 宜春市| 镇雄县| 深水埗区| 江都市| 田林县| 体育| 双江| 岳普湖县| 繁峙县| 都匀市| 赫章县| 崇信县| 玛曲县| 平顶山市| 牡丹江市| 丹棱县| 信阳市| 盘山县| 黔西县| 连城县| 扎鲁特旗| 金阳县| 翁源县| 武山县| 中江县| 陆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