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視野下的化石能源企業財務再思考
- 王峰章 劉國紅
- 2545字
- 2020-11-12 17:19:38
2.3 總會計師領導力的現狀與分析
總會計師的傳統形象多為低調務實的幕后管理者,專門研究其領導力的文獻相對零星。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引發的國際競爭加劇,總會計師的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已成為能否實現財務績效的關鍵因素。總會計師領導力的研究也隨之成為現實課題。總會計師在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和實際作用是解析其領導力的基本要素,總會計師的現狀分析是建設其領導力的基礎和前提,改變職業現狀是尋求總會計師核心領導力提升的突破口。
2.3.1 限制總會計師領導力發揮的兩難現狀
2.3.1.1 總會計師在廠長經理負責制下居次要位置,具有雙重身份,但在財務決策支撐中名強實弱
廠長經理負責制是我國大中型國有企業的主要管理體制,上級部門聘任企業負責人,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國有企業的治理模式必定有別于現代企業治理結構。總會計師雖然擁有雙重身份,既要對企業主要領導負責,又要對上級部門負責,但企業負責人對總會計師有提名權,尤其是在國企管理者能力評價體系較不健全的情況下,總會計師的任用停留在行政選拔而非業務選聘的階段,“德、能、勤、績、廉”的模糊評價還是主要的評價模式,并未引進權威專業的市場評估,導致總會計師處于次要位置,缺少對企業重大決策的實際參與權,職能往往被邊緣化、輕質化,難以發揮獨立決策支撐的實質作用。
2.3.1.2 總會計師在生產優先的經營機制下居末尾位置,具有雙重責任,但責權匹配失衡致使權小責大
由于《會計法》與《總會計師條例》在總會計師設置規定上不一致,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設置缺位、錯位和虛位現象。總會計師通常排在企業決策層末位,甚至直接放在執行層,雖然掌握企業財權,具有雙重責任,既要對企業主要領導負責,又要對基層單位負責,卻不具有財務人事任免權,不對稱的義務和權利,導致總會計師在企業中責、權、利不平衡。這種處境勢必削弱財務的監督職能,容易產生監督不到位、不規范的問題,很難達到立體化、全方位的監管效果。目前,總會計師處于權力小、責任大、風險高的復雜且尷尬的地位,但這并不能成為豁免其財務責任的理由,企業一旦出現經營風險和管理危機,或多或少會體現和反映在財務狀況上,總會計師承擔諸多責任在所難免。
2.3.1.3 總會計師在相互沖突的法規框架下居兩難位置,具有雙重壓力,但風險激勵缺失,有罰無獎
現行法律法規對總會計師的主管責任、相應責任、工作責任、法律責任等進行了多層級的描述,在專門章節里進行清晰界定和明確處罰,考核與激勵條款明顯缺失,總會計師承受著雙重壓力,既要對現實效益負責,又要對未來發展負責,重懲罰、輕激勵的管理體系無疑增大了職業壓力和工作壓力。《中央企業總會計師工作職責管理暫行辦法》對國企總會計師的責任規定更為寬泛,總會計師對企業管理不當、決策失誤、財務聯簽事項形成重大經濟損失有責任,總會計師不抵制、不制止、不報告企業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財經紀律行為有責任。這就把總會計師置于兩難境地,管理現實與法規預期的博弈帶給總會計師更多、更深、更新的思考。
2.3.1.4 總會計師在國際趨同的職業要求下居被動位置,具有雙重標準,工作界面拓展需從窄變寬
現行總會計師制度中,總會計師的職責還局限在財務會計管理方面,基本上是以傳統的會計核算、會計監督、財務收支、籌資與投資等為主,局限在財會工作的組織權、財務收支的審批權、重大財務事項的簽署權,以及財務機構和人員的建議權等日常業務范疇,權限涉及面過窄、層次過低,缺乏資本運營、價值管理、風險管控、信息管理以及戰略管理等方面的職責,與當今經濟發展對企業總會計師的要求以及企業財務管理的實際情況相去甚遠。企業對總會計師的要求具有雙重標準,既要求其按現行法律法規履職,又要求其按國際首席財務官(Chief Financial Officer, CFO)實踐,并與之趨同,使其由財務最高領導者轉變成企業全面運營與發展的最高策劃者、組織者和決策者之一,但這在當前還缺乏法律制度的支持和認可。
2.3.2 促進總會計師發揮領導力的改革方向
2.3.2.1 法規和體制標本兼治,建設有利于激發總會計師領導力的法理結構
從《總會計師條例》頒布實施到現在,修改與完善的探討就從來沒有停息過,多數研究文獻都是對比中國總會計師與西方CFO的諸多差異與區別,大體觀點是 CFO在國外是除首席執行官(Chief Executive Officer, CEO)外的第二人,權、責、利極其重要,但卻很少有人詳細羅列出西方各國支撐 CFO地位的法律條款,主觀分析和推測的成分較多。實際上,要想實現中外CFO在設置、稱謂、地位、職責、權限、資格等方面的趨同,整合現有法律和規章,出臺適合中國國情的專門法律就可以解決,但這解決的只是形式問題,或者說是在治標。最根本的問題是國企現有治理模式的革新,能否步入改革深水區,推行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只有法規和體制同步,才能建設有利于激發總會計師領導力的法理結構。
2.3.2.2 主觀與客觀內外兼修,建設有利于提升總會計師領導力的能力框架
理順管理體系,完善法律法規,能為總會計師制度的升級和轉型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西方 CFO制度的成功運行,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有良好的外部環境。總會計師地位的鞏固、職能和權限的發揮,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總會計師自身的領導力。我們不能忽略國外CFO能擁有特立獨行的專業地位,與其具有高超的能力和水平是分不開的。“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國總會計師如果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高端需求,位居CEO之后的CFO位置可能由并不具備財務背景的其他副總經理取代,這在跨國大型企業中并不少見。中國總會計師應自覺按照國際趨同的 CFO任職資格要求全面提升自我,只有自身能力和外部條件同步改善,才能建設有利于提升總會計師領導力的能力框架。
2.3.2.3 治理和管理上下兼顧,建設有利于發揮總會計師領導力的運行架構
CEO是企業治理層聘任的管理層,CFO既是受聘于出資人的治理層,也是參與經營的管理層。CFO需要正確處理好三種關系,即外部受托責任與內部受托責任的關系、法律責任與經營責任的關系、監督責任與管理責任的關系。根據企業治理的要求,CFO對董事會負責,要參與公司戰略的制定和管理,負責企業風險防范與內部控制,如有閃失,董事會要直接追究其相關責任。為了有效降低職業風險,CFO會適當抵制并拒絕 CEO的部分例外決定,獨立做出判斷并獨立行動。CEO也向董事會負責,經營業績是CEO最好的成績單,是董事會考核和評價的重要依據。在風險與效益的博弈中,代表不同層級的管理者需要兼顧上下級利益,才能建設有利于發揮總會計師領導力的運行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