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20世紀初,約翰·R.康芒斯在《產業榮譽》《產業政府》中均提到過“人力資源”這個詞語。

1954年,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在《管理的實踐》中闡述了人力資源的概念,這個概念一直被沿用至今。他認為人力資源具有“協調能力、融合能力、判斷力和想象力”等特質,在有效激勵下可被開發利用,為公司帶來經濟價值。

20世紀60年代,現代人力資本理論由美國經濟學家西奧多·W.舒爾茨和加里·S.貝克爾提出,認為人力資本是通過投資形成的,它是體現于具有勞動能力的人身上的資本,以勞動者數量和質量為表示。

英國經濟學家哈比森在《國民財富的人力資源》一書指出:國民財富的基礎是人力資源。資本、自然資源是被動的生產要素,人才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動力量。人的知識、技能如果不能得到發展,其他發展就是空話。

對人力資源不同的解釋都包括兩個方面的特點:①人力是資源;②人具有主動、變化的特性。

人力資源是社會發展的一種基礎性資源,企業不能沒有這種資源,失去了這種資源,企業將不復存在。具體來說,就是沒有哪個企業能夠不使用人力資源,而完全靠機器、設備完成生產的全過程。所以,沒有任何一個企業可以回避人力資源問題。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力資源,我們只需要考慮一個問題:如何使人力資源創造的價值最大化,或者說如何使用人力資源為企業創造最大價值。

人具有主動變化的特性,這是使人力資源價值最大化的過程中最大的風險因素。資本、自然資源具有被動性,它們是由人所控制的。使用合適的控制機制、掌握先進的科學技術是令其價值最大化的不二法門。由于人具有主動性、可變性的特點,企業還要對其進行有效激勵,方可對其進行開發利用。要使人力資源的價值最大化,除了要對其進行有效激勵之外,還要通過制度,令其發揮“協調能力、融合能力、判斷力和想象力”。企業之中的人力資源如果不能協同作用,不朝著企業的戰略發展方向前進,人力資源就會失去其應有的價值,人力資源的價值就很難實現最大化,甚至會對企業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可見,人力資源工作除了對人才進行激勵,主要就是建立制度與執行規則。建立人力資源制度,能夠使人力資源在充分發揮個人能力的前提下,協同作用,產生大于個體累加的組織效能;能使人才在充分追求個人職業理想的同時,能夠與企業的發展戰略保持一致,從而起到推動企業發展的作用。

本書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直觀簡潔的圖表把人力資源的各種制度、各種模式、各種方法表達出來,旨在幫助廣大的人力資源工作者獲得工作的條理性,提高工作效率。

本書對人力資源研究人員、相關專業的學習者也有一定參考價值。

在此,感謝就職于恒大地產集團,有多年人力資源工作經驗的東籬,給予我很多有益的指導,彌補了我在編寫過程中的不足。

馮少杰

2019年8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昌市| 搜索| 台东县| 海安县| 托里县| 栾川县| 丁青县| 霍州市| 福建省| 兴宁市| 镇康县| 靖远县| 新晃| 五华县| 郑州市| 咸宁市| 资兴市| 新泰市| 西林县| 合山市| 玉林市| 滕州市| 无为县| 泗洪县| 睢宁县| 望奎县| 郎溪县| 涿州市| 晋宁县| 那曲县| 连云港市| 油尖旺区| 西平县| 东港市| 静宁县| 龙口市| 沽源县| 漾濞| 安岳县| 延吉市| 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