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我們生活的世界
一、怎樣認識世界
我們的心靈出于適應周圍環境的目的,會發展出從外界接受印象的能力。除此之外,心靈會為了追求一個明確的目標而對周圍的環境產生一定程度的理解,并且早在嬰幼兒時期它就會慢慢形成一種理想的行為模式。雖然我們至今還不能找到一個明確而恰當的術語將心靈的這些表現表達出來,但它的存在不會因此受到影響,而且我們一直認為心靈存在這種表現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類的內心始終存在著一種無力感。可以說,心靈要從事各種類型的活動,前提就是要在內心確立一個目標。我們知道,倘若想確立一個目標,那么首先就要具備應付變化的能力以及一定的自由行動能力;而自由行動能力一定會令心靈豐富,這是一種不可低估的價值。
當嬰幼兒首次從地上站立起來的時候,他就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而就在那一瞬間,他也會感覺到周圍暗藏著的不計其數的敵意和危險。在最初開始嘗試行動,尤其是剛開始學步的時候,嬰幼兒會經歷諸多類型的困難,他們極可能因為這些困難而增強對未來的信心,也極可能會因為這些困難而受到打擊。于我們成人看來,有些事情是習以為常或微不足道的,不過它們卻會對兒童的心靈產生極大的影響,并進而塑造其世界觀。通常情況下,那些發育遲緩或體弱多病的兒童在其內心深處極易產生自卑感和障礙感。例如,如果兒童天生存在眼睛缺陷,那么他就會更想就視覺方面來理解整個世界;如果他存在聽覺方面的缺陷,那么他極可能會對某些聽上去令人愉悅的聲音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他極可能會成為“音樂愛好者”。
兒童在接觸并了解世界的過程中,會將自身的一切官能調動起來,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感覺器官,可以說兒童與世界的基本關系是由感覺器官決定的。須知,感覺器官幫助人形成世界觀,而眼睛則是感覺器官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們是借助于眼睛來觀察世界的,倘若我們將雙眼睜開,我們任何人均會注意眼前的一切,如此一來,我們就會讓視覺印象成為人生經驗的主要來源。可以說,周圍世界的視覺印象對我們有著無可比擬的重要性,原因在于相比耳、鼻、舌、皮膚等其他感覺器官僅能感受瞬間或短暫的刺激,視覺印象通常比較深刻、持久。不過凡事都有例外,在某些人身上,或許耳朵會成為其主導的感覺器官,這類人更多的是借助于聽覺來獲取不同的信息和印象,因此其心靈明顯屬于聽覺型。
通常的情況下,兒童均是借助于特別關注的某一器官或機體系統(無論是感覺器官還是運動器官)來接觸世界的,倘若不是這樣,他們很可能無法生存下去。兒童會借助于自己比較敏感的器官從外界搜集信息,然后再依據這些印象形成對世界的整體認識。由此可知,倘若弄清楚一個人是運用何種器官或機體系統來探索世界,那么我們就會對此人有更深入的了解,原因是這一器官對此人與外界的任何關系均施加影響;除此之外,倘若清楚一個人的器官缺陷對其兒時的世界觀以及后來的發展所造成的影響,那么我們就更容易理解此人的行動和反應背后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