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不懂股票,不看財報,照樣能夠穩健賺錢
理財產品這么多,誰不希望自己能買最好的理財產品,分享市場高額的投資回報?然而什么才是最好的理財產品,哪種理財產品又會有更高的價值回報,這考量的是投資者的眼光和心理素質。
很多人剛進入投資領域,直奔股市,還沒等看懂,就著急找專家問:“你覺得明天大盤會漲嗎?”“到底哪只股票收益率最高?”如此簡單又急躁地看待投資,又如何能把握投資的關鍵呢?
我們都知道,投資沒有捷徑,不懂就難以有回報。可是有人跟著股市走了十幾年,看著基金有的成、有的敗,血淚史說起來滔滔不絕,卻依然做不好投資。因為讀懂市場的語言實在是太難了,關鍵是,每個階段市場還都有不同的表達方式。
所有的投資者都羨慕那些世界頂級投資大師,希望自己能有那樣的才華和實力。可是你知道嗎,巴菲特每天要看十多份財報,每周要讀幾十本書,學習新知識,發現新趨勢,為了掌握各家公司的投資價值,還需要進行走訪調研……在投資蘋果公司時,他不僅研究公司的財報,還在大街上和消費者聊天,以確定消費者的消費心理。
關于投資的學習實踐內容復雜而多變,是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那么,有沒有一種不用懂股票、不用看財報、照樣能穩健賺錢的神器呢?
當然有,股神巴菲特就三次推薦過這樣一種投資工具——指數基金。
第一次推薦時,他說:“定期投資指數基金,即使什么都不懂的業余投資者,也往往能夠戰勝大部分專業投資者。”
在第二次推薦時,巴菲特通過著名的十年賭局,驗證了指數基金的魅力。
2007年,巴菲特用50萬美元做賭注,與華爾街的基金經理對賭十年收益。他沒做任何分析,只是選擇了標普500指數基金,與他對賭的是經驗豐富、業績非常優秀的基金經理,他可以選擇任何基金組合。
十年后,標普500指數年化收益率為8.5%,十年累計收益為125.8%。對賭方精心選擇的五個經典的基金產品,最高的年化收益率才達到6.5%,十年累計收益率為87.51%,至于最低的,其年化收益率僅僅0.3%,十年累計收益3.04%。
巴菲特輕松躺贏。
第三次,巴菲特用立遺囑的形式再次推薦了指數基金:在他去世之后,他名下90%的資產都將用于購買指數基金。
對于不懂股票,又看不懂財報的人來說,跟著指數走,差不多等于跟著財富走。
指數基金是一種特殊的股票基金,它和一般基金的差別是:前者追蹤指數,后者依賴基金經理的投資經驗和投資能力。基金經理能力有高有低、忽高忽低,而指數基金則始終基于篩選出來的優中之優的股票,而且還是一籃子股票,從幾十只到幾百只不等。因此,指數基金能最大化分散投資者的非市場風險,使不懂市場、也沒法遵守投資定律的小白,可以穩妥地獲得很好的回報。
對小白來說,投資指數基金,只需要簡單的兩步:一是選擇最優秀的指數基金進行資產配置;二是定投,如每月定投2000元。不用學習難懂的股票知識,不用去看財報,當需要錢了,進基金賬戶看看,有收益就取錢,收益不夠,就按需要的金額賣出獲利比例最高的基金,然后繼續每月定投。這樣做也有利于投資組合再平衡。所謂再平衡,就是當資產比例偏離目標配置一定程度后,通過交易買賣將資產配置恢復到目標比例。再平衡的本質,是低買高賣。
你也許懷疑,就這么簡單?
一般來說,買指數就是買國運。只要國家經濟在持續發展,指數基金就會不斷上漲,指數基金享受的是國家經濟發展的紅利。不懂股票,只看國運,就可以放心投資。
指數基金具有很多優勢:學習成本低,操作簡單方便,風險相對較低。做一個明明不懂股票卻可以笑看股市風云、笑看財富增長的投資達人,真的就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