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鈺昨天頂撞訓誡先生全靠著一時沖上腦門的熱血提供膽量,現在冷靜下來,心里還是有點擔心的。畢竟,訓誡先生在谷中多年,刻板嚴苛,卻名聲在外頗受朝臣儒生們的贊頌,早已習慣了學生子弟們的尊諾,就是勛貴世家子弟也有三分忌憚。她和師兄這般明目張膽頂撞訓誡先生,那老頭心里肯定火氣大得很,肯定會告到爹爹那里去。
明鈺自己無所謂,反正她看那個所謂的訓誡先生也沒什么好印象。表面剛正不阿,兩袖清風,實則阿諛奉承,四處受賄。要不是有個在朝為相的靠山,誰會怕他。
現在,明鈺就擔心師兄還有她帶回來的柳昭三人。
“明鈺,你在想什么?擔心我嗎?是不是覺得無以為報?”師兄說。
明鈺回過神白了師兄一眼:“吃你的飯,再多嘴。”
“喂,明鈺,你好歹看看我這個樣子怎么吃得了飯嘛!忒沒良心了,也不看看昨天是誰幫得你。”
“逞強!那老頭兒下手真是狠!”明鈺說罷就拿起湯匙舀飯喂師兄。
師兄笑瞇瞇地吃下去。
吃完后,明鈺想了想開口說:“我過幾天就要走了,你自己多照顧照顧自己。手被打成那樣了,得有一個月不能握筆寫字提刀練劍了吧?”
“先生這么快就告到你爹爹那兒去了?”
“怎么可能,一天還不到呢。不過也快了,最多五日。就算先生不告,我也要回家了。我今年及笄呢。”
“哦,我倒忘了。沒想到你竟要長成大姑娘了。”
“及笄后就不能再到青榆谷進學了。”
師兄心知為何,心里有些失望,看著明鈺一言不發,氣氛頓時有些尷尬。
“唉沒想到最后一年還拖你下水,害你挨了頓打,挺不好意思的。”明鈺撓撓頭。
師兄一笑,柔聲道:“沒事。”
青榆谷是張青榆所創。張青榆也是一個充滿了傳奇色彩的人物,明明一介文臣儒生,卻能上陣舞槍弄棒,軍事謀略更是高人一等。南平流匪寇賊,北降戎狄夷人。功勛顯赫為人低調,辭官歸隱便潛心著學,開創青榆谷,招收門徒,有教無類,不論家世,不顯身份,不仗權勢。以“為生民立命,為天地立心”為宗,以“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旨。朝中文臣皆推崇青榆谷,更以在青榆谷有過求學經歷為傲。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青榆谷也會歡迎女子求學。即使引起頗多爭議,但實際上,青榆谷教出的女子確實涵養氣度都與尋常世家女子有絕大不同。當今皇后就曾在青榆谷進學過,如今皇后處事大方,通情達理,堪稱皇帝賢內助。還有皇帝頗寵愛的張貴妃也在青榆谷進學過,包括皇帝本人雖未求學于青榆谷,但也是贊賞有加。還讓著幾位皇子小時候去青榆谷待了些許時間。
天子如此,世家們更是趨之若鶩。然青榆谷門檻卻高,任你家世再顯赫,考核不過關也會被除名。
父親當時是存了什么心思把我送進谷的呢?
離開青榆谷的最后一天,明鈺看著青榆谷入口處龍飛鳳舞的“青榆谷”三個大字,百感交集。
她起初不愿進谷的,天性自由,哪里愿受拘束;但進來后又發現其實不然,她師承的是張青榆夫子嫡系傳人門下,受張青榆夫子思想的熏染,她仿佛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身陷囹圄,思想卻可馳騁數萬里外。這才是自由的。
她在這里還結識了許多朋友,和京城的子弟截然不同,給她一種可信任的感覺。長瑄師兄是與她關系最好的,雖然論出身并不出眼,但行事卻自有想法,不卑不亢,她也從不擺弄架子。兩人打打鬧鬧就這么相處著,雖然磕磕絆絆,卻也是建立了一份情誼。
其實也挺眷戀的。少年時光那么短暫美好。
眼眶逐漸濕潤。明鈺決下心,轉頭就走。師兄說他有事不會來送行的,明鈺有要分別的話只在心里默默說了。
柳昭看著明鈺,有心想上前安慰,但知道明鈺現在的情緒正濃烈著,于是默默地跟在身后,旁邊是弟弟。母親年歲大了,受不得奔波,明鈺就地找了戶好人家安置了她。
“明鈺姑娘是個好人,我們要一輩子忠于明鈺姑娘,明白嗎?”柳昭私下里對弟弟柳昀說,其實也是對自己說。